现在是五月中旬,杭州的气温已经是盛夏时候的高度了,北京却是要热但是热不起来。我在北京南二环,这里是老北京人聚集地,走在小区间的路上,很少能看见大片的绿化地和花园,更多见到的是几只开得红艳的花透过铁栅栏从狭长的花圃里探出头来,似乎在向遛弯儿的路人招手。看着它们,总是不由得想到吴伯凡的一篇文章《大自然的首席营销官》。
花儿和营销
他说,整个大自然就是一个营销系统。比如植物开出各种各样的花来吸引蚊蝇虫鸟完成授粉,长出各种各样的果实来吸引飞禽走兽完成播种。动物也有这样的手段,比如小猫,小狗,小鸡,刚出生的时候毛茸茸的,看起来很萌,这样可以赢得母亲的关怀和照顾,来获得更多的成长机会。而幼年的鱼,虫子,蜥蜴等动物不同,它们一出生就能自己独立的生活,所以就不需要这种萌态。在这里,萌态是一种营销策略,至少是一种营销力。
近来在做和营销有关的工作,深感销售思维的博大精深,比如在营销环节中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获取陌生人的信任,让消费者花了钱但是觉得占了便宜等等,比如销售人员要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的素养和技巧,务必要达到类似植物的花果,动物的萌态一样的营销效果。
众多套路中,话术似乎是最基础也是最可能先掌握的一项技能,比如,推销业务的最终目的是把产品卖出去,而不是把产品解释尽可能清楚(不要证明自己对产品很了解),或者是所谓的帮客户解决问题(不要一副掏心掏肺的样子),所以虽然要求业务员了解产品,了解客户,但是在沟通过程中随机应变才是最重要的。比如, 万一客户问到很专业的问题,自己要会应付(实际上这是话术培训的重中之重),要保证下一次谈话的可能,不要把天聊死。对,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忘记,就最后一点最重要:不要把天聊死,如何做?出门左拐找郭德纲或者陈安之。
如果是需要面谈才能成单的业务,就要想方设法约谈。带团队的经理们都会声称,只要客户来,就没拿不下的道理。这一招很管用,因为毕竟对方为了见面,也付出时间和精力成本,而且面对面讲话的时候,人更容易被说服。
至于其他的,入行没多久,不敢妄自揣测太多东西,只选其中确实受益的点来写。
一 用业务社交
我们大部分人起点低,没资本,但是我们可以拿公司作名片,拿业务作资本,把它们打包卖出去。去一些陌生的社交场合,每个人都会感觉自己的存在感和识别度很低,这种情况下要是能具体强调一下自己的业务,最好是讲一个简短的故事,就会给人留下相对深刻的印象。
古人讲以武会友,现在可以以业务会友。那些成为金牌销售员,或者因为业务做得好进而创业当老板的人,都是会通过业务积累有效人脉的人。
没有业务怎么办? 那就介绍朋友的业务,把朋友和朋友的业务打包卖出去。实际上真正的牛人是不会任何业务的,但是他们能链接很多会业务的人,我们把这种人叫老板。
二 用销售思维认识世界
人总是这样,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意思是只要干哪一行,眼里就都是那一行的人,所以我看到花就会想到吴伯凡的那篇文章。
销售,广告,宣传,都是同义词,只要是营销,其背后的思维就相差不大。现在的产能过剩,每天有大量产品亟待出售,所以每家企业需要有很强的营销能力。那个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做好产品体验就不怕卖不出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比如,罗永浩之前认为自己是本身是个网红,自带流量和影响力,江湖上无人不知,所以不重视在第三方平台上的宣传,结果锤子卖的很差(虽然现在也卖的不好),后来才开始注意营销,才开始和京东天猫的合作。大如可口可乐公司,每年也要花掉至少十分之一的收益去做广告。
产品本身已经足够成熟。没什么创新的空间,完全靠营销来维持或者扩大利润的公司占市场的大多数,比如所有的化妆品公司,所有的奶制品公司,所有的健身房,所有的矿泉水公司等等。
实际上这些公司早已经是纯粹的广告公司了,而这,才是营销真正有意思的地方,不是吗?
主要靠提升营销力度来打造品牌,而非仅靠产品研发来抢占市场,所谓公司就是营销团体,商业模式就是营销模式。在这一点上,宏观人类商业世界的营销手法,不知道比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丰富多少倍。
(我个人最感兴趣的是金融,金融衍生产品以及保险业的营销手法)
其实,从小的创业公司到大的巨无霸公司,都像是在进行一场军备竞赛,不进则退,绝无回头路。小公司要抢占的是消费者有限的注意力,对新兴品牌的印象转瞬即逝,大公司要应付的是竞争对手的排挤,可口可乐的对手是远不止百世可乐,而是所有的饮料公司。它要不停地刷屏,推出爆款,维持一个新鲜感,最起码不会让人觉得喝可乐就落伍了。
对营销这个概念的理解,是理解现代社会运作规律和现代人际关系的一个很好的窗口,刚开始步入社会,面对价值索取会有些不适应,会觉得冒犯和被冒犯。但是渐渐地,也就适应了。正所谓大自然不允许真空的存在,我们的社会也不会允许没有营销的流量存在。
总之,适应就好,,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