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年之久,我们又迎来了新版平安福——平安福20。
重疾险几乎每隔3个月就群魔乱舞一番。
只有大公司不动如山,一年升级换代一次,而且每次都是小修小补,让人难言兴致。
2月份平安老总马明哲的一个发言,成了其他公司业务员的素材:
「过去产品,我们是从公司的角度出发」
「而不是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
马总自己总结过去的代理人渠道,追求的是人海战术,未来需要逐步过渡到追求质量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那么容易。
受疫情影响,许多代理人无法出门展业,平安1月份健康险保费同比去年下滑了160亿,客观让也让更多人接受了线上投保的方式。
当然 ,这么大个体量的公司,无论从模式还是产品,都难以发生巨大转变。
比如今天的平安福20。
平安福20,值得买吗?
我们先来看看平安福的保障内容:
![](https://img.haomeiwen.com/i8507775/6890cd9747f74705.jpg)
2020版的平安福与2019版的平安福保障内容一模一样。
只是价格稍微便宜了一点点,大概——
和2019年的通货膨胀量差不多。
所以你也可以认为没什么改变,就是去年的2019版,今年改个名字继续卖。
与去年人人嫌弃的平安福不同,经过去年2次升级,基本上把各路测评媒体的嘴都堵上了,该有的高发轻症齐了,该取消捆绑销售的长期意外险也取消了。
嫌弃它贵,似乎是我们太穷的问题,也不是平安的问题。
所以今年的平安福,穿着去年的衣裳大摇大摆就来了。
从整体来看:平安福的保障形态是重疾单次赔付+轻症3次赔付,无论从重疾额外赔付还是轻症赔付20%,都比较「大公司味道」,谨慎守旧。
(1)发生轻症后,重疾/身故保额递增
70岁前,每次发生轻症,都会按20%的比例增加重疾和身故的保额。
这里也变相弥补了轻症比例较低的缺漏。
第一次患轻症,重疾/身故保额递增至120%;
第二次患轻症,重疾/身故保额递增至140%;
第三次患轻症,重疾/身故保额递增至160%;
相对轻症来说,重疾/身故肯定是更重要的保障部分。
(2)运动达标后保额增加
按运动标准一和标准二划分保额增加的条件。
标准一:累计18个月内每月有25天达到1万步以上;
标准二:累计25个月内每天有25天达到1万步以上。
分别对应第三年开始增加5/10%重疾/身故保额,还有一点点轻症额度。
这部分保障本身不是特别出彩,但鼓励运动的设计方式学姐非常赞赏。
对一个成年人来说,1万步相当于7-8公里。
要完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癌症多次赔付依然不给力
学姐对这部分保障比较不满意。
癌症多次赔付已经发展得越来越成熟,间隔期3年也是大家比较接受的模式。
但平安福20的癌症多次赔付依然间隔期5年,且第一次患重疾不是癌症的话,后续也不能再获得癌症多次赔付。
这么说可能比较绕,给大家看看常见的癌症多次赔付的形态:
首次患癌症,3年后再次获得癌症保障(平安福是5年);
首次患非癌症重疾,1年后可获得癌症保障(平安福直接终止合同)。
无论从间隔期,还是保障诚意,平安福20都有待提高。
癌症多次赔付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保障之一,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癌症越来越可控可治,买对一份保险,也意味着我们有机会去尝试最新最贵的医疗方式。
更何况,癌症间隔5年后仍生存,在医学上来说已经被视为治愈了。再复发或转移的概率也小了很多,这也是平安福被诟病的原因之一。
最后,保障好不好,一定跟价格有关。
我们列出了市面上比较优秀的产品,与平安福对比一下。
重疾险横向对比
![](https://img.haomeiwen.com/i8507775/33360da9288a2bdb.jpg)
从保障来看,几乎一目了然,平安福20距离当前优秀的重疾险还有一段距离。
重疾保额:xx岁前,额外赔付50%(无)
中症保障:赔付60%保额(无)
轻症保障:赔付40%保额(有差距)
癌症多次赔付:120%保额(有差距)
相比起来,平安福呈现出一种品牌大于保障的情况。
尤其在价格上也平均高出30%的状况。保险无非就是以小钱保大钱的杠杆行为,用过高的价格买到较低的保障,本身就不是一件特别划算的事。
当然,大公司有其优势,无所不在的代理人可以无偿进行保险科普,足够大的体量和知名度也无形中建立了信任感。
但当我们稍微了解保险后,会发现以公司知名度去挑选保险,是一件极其偷懒的行为。大公司主打的重疾险通常就1-2款,无法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
在线上的保险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我们总不能熟视无睹。
我们都是普通人,不是非要买豪车、好表、奢侈包才能过日子的群体。
我们花力所能及的钱,买尽可能好的保障,是永远不会过时的选择。
当然,如果你预算也比较充足,也喜欢大公司品牌,可以选择平安福20。
但要想选到性价比高的保险,可能还要再斟酌一下。
巨人转身慢。
平安一年卖这么多产品,不可能大刀阔斧地去动原有的产品线。
否则对于前几年的投保人来说都是一种伤害。
保险毕竟是长达几十年保障的产品,平安即使想改变,也不可能像小公司一样来去自如。
平安的代理人也总是面临着与其他公司进行产品对比的难题,如何解决?可能还需要一点勇气和魄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