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贵阳二十天了,虽每天足步未停,却大都徜徉于郊野的山水之间。偶尔接近城中心,也是擦肩而过,留下的往往是一锅酸菜豆汤饭、一碗地道牛肉粉的美食印象。
昨日百度贵阳景点,得知云岩区文昌北路有条电台街,因1939年民国政府贵阳广播电台设立于此命名;1949年11月贵阳解放,贵阳人民广播电台诞生,街道沿用原名不变。近些年国家倡导传统民族文化,城市建设关注旧城改造,不少看似千疮百孔的破旧街道,经投资者和艺术家一摆弄,重放异彩成为当下网红。贵阳电台街当属此类,当地文艺青年喜欢来这打卡,外地游人也慕名前来,一时间名声雀起。问燕妹们去过没?一脸懵懂恍然;想去看看不?当然义不容辞。于是今早步行几百米小区外公交站乘车,10公里路半个小时到达最近车站。问路边小店妹子,电台街往哪走?眼前一亮, 随即沉思,继而摇头说:真说不清楚,你们先直走一段再问。好在有百度地图辅助,虽七弯八拐还是到了要去地处。电台街没想象的惊艳,手机镜头全力以赴,也只是捕捉到破陋的房屋,狭窄的街道,蛛网纵横的管线,略有几分文艺情调的店铺。倒是有一家挂有“大觉精舍”匾牌的宅院,走进去感觉有点来头、有些底蕴。一问得知是旧时贵阳三大家族之一的华家阁楼 ,始建于明末清初。不过当初的奢华贵气已经不在,唯庭院内一溜排列的竹质茶桌显眼,放在阴凉处颇能招客,喝不喝茶无所谓,想坐坐就是了。
这些年去过不少文艺街区,在尊重保留历史的基础上,添加一些有艺术、有特色、有品位的元素,激活人们怀旧的美好情愫,令年轻人趋之若鹜,让老者流连忘返。从怀旧的角度看,贵阳电台街具有网红的潜质,但还有需要提升的很大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