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选了不喜欢的专业,是复读一年的代价大,还是继续读下去的代价更大?

选了不喜欢的专业,是复读一年的代价大,还是继续读下去的代价更大?

作者: 脑知信 | 来源:发表于2020-10-27 09:23 被阅读0次

秋季入学,许多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继续读下去,还是复读一年?

最近知乎热榜上有个话题:30岁转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人怕入错行,这句话不仅适用男人,也适用于女人。

入错行后,比赚不到钱更可怕的,是入了既赚不到钱,又不喜欢的行业。

所以,很多人到了30岁还想转行,陷入煎熬。

溯其原因,大多人都归咎于大学时,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据相关统计数据的显示,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人,其中高三应届生789.81万人,复读生242.2万人,复读生占考生总人数的比例22.67%。

每一百个考生当中就有22个复读生。

那么,继续读下去和复读一年,哪一个才是正确的选择?

01

复读,也是一种好的选择。

华为天才计划入选名单流出,90后张霁获得最高档年薪201万元,登上各大媒体热搜。

值得一提的是,张霁是个复读生,他复读后只考上了武昌理工学院,一所因为张琦上热搜才慢慢有点名气的普通三本院校。

复读,最糟糕的结果,无非是既推迟一年进入大学的时间,又没有考上想读的大学。

很不幸,张霁两个都踩中了。

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了突破阶层的奇迹。从普通教师家庭出身,到加入可以改变世界的团队。没错,就是改变世界,如果你知道华为的招聘标语:拖着世界往前走。就不会怀疑了。

被问起如何拿到这样的高薪时,张霁说:

每一行只要努力了,都会成为这个行业的工匠。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自己学习的专业,才是最好的。

每一个人的起点不同,阅历不同,运气不同。

它们加杂在一起变成通往未来的路,有人的终点是奇迹,有人的终点是平庸。

大多数人都想选择未来有钱途的专业。事实却是,大多数人都选不中有钱途的专业,世界变化太快了。

放在十年前,AI for system 的应用极少,谁会预料到它如此有钱途?

知名网红教授戴建业在选专业上建议,同学们优先选择自己的喜欢的、口径比较宽的专业。

我在这里和同学们讲,所有人的眼睛都是长在前面,没有长在后面,你看不清楚以后是怎么样一回事,今天这个专业赚钱,过几年就有可能成了狗不理了,这个东西你一跟风,就可能被风刮倒。再一个你报考专业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尊重小孩子的意见,他喜欢什么专业,一定要兴趣放在第一位,

我们的选择,跟不上时代变化的速度。

曾在B站上看见一个up主分享自己的经历,辞去四十万年薪的新东方英语老师,北漂做普通策划人员。原因是大学时,就很喜欢策划,但却选择了不喜欢的外语。

这就是命运的神奇之处,有人历经风云千樯,兜兜转转,最终还是会回到最初的那条路上。

02

真读了不喜欢的专业,也未必是一条死胡同。

培养自己的爱好,试着找到脚下的阳光大道,会在不经意间开启意想不到的人生。

年仅28岁的郭宇,从字节跳动退休,实现财务自由,他大学的时候选了政治与行政专业。

意识到毕业后找对口的工作会及其困难,并且工资不高。

面临这种状况,大多人会选择沉迷游戏,来逃避现实中的焦虑和迷茫,等到最后无可奈何时,再被迫作出选择。

但郭宇在大学时,就开始熬夜自学代码,他说:

学的过程很痛苦,因为没人教,那个年代也没什么教材,我买了几本书,但书的内容都很落后。大部分时候我都是在网上搜索,看一些只言片语,自己试错、纠正。那一年暑假我一直在上海的舅舅家。舅舅和小姨给买了一台电脑。每天下午,我就在一个很热的小房间里,光着上身,一边流汗,一边琢磨这个事情到底怎么解决。上大学之后,渐渐有能力去做外包项目。暨南大学的勤工俭学招聘板上经常会有各种信息,我就去撕这些单子,赚了一些钱。

郭宇没有退学重考计算机专业,半路出家,在另一个领域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郭宇的经历不可复制。

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像郭宇一样在已选的专业上再找出路,是更好的选择。

就像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经历过一次高三,再来一次,未必就能如愿以偿。

复读考得不如第一次,大有人在。

他们在复读时,就陷入习得性无助中。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一种心理效应。

它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或者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

大多数复读的人,在复读后不久,就会陷入对现实的绝望,不再在乎高考的结果,褪去了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生活千变万化,唯有坚持自己的初心才不会迷失。

意志不坚定的人,习惯性逃避的人,没有主见的人,慎重选择复读。

03

有人属于既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又对其他专业不感兴趣。

刘同在《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中写道:

写这篇序言的前几天,我一个17岁的弟弟问我:“我以后要做什么?” 我:“做你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他:“我不知道我自己擅长什么。” 我:“那就找一件事情,现在开始做下去。”

27岁以前,是容易迷茫的年纪,许多人在27岁以后,才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以前没有意识到,条件优越的家庭和条件普通的家庭,除了物质外,它们之间最关键的差别是什么。

等到入大学选专业的时候,突然明白了。

条件优越的家庭会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这样出身的孩子,他们从小就知道自己要什么,选择专业时,有自己明确喜欢的专业。

而普通家庭出生的孩子,从小就没有有意识的培养和挖掘兴趣,导致选择专业的时候,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或者伪兴趣。

如果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没有兴趣爱好,就从现在开始选择一个方向去努力,终有一天会触发一万小时定律,成为这个行业顶尖的大师。

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转折。

作家陶杰说,当你老了,回忆过去,就会发觉:

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一份职业,何时选择对象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

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是的,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相关文章

  • 选了不喜欢的专业,是复读一年的代价大,还是继续读下去的代价更大?

    秋季入学,许多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继续读下去,还是复读一年? 最近知乎热榜上有个话题:30岁转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目标已定,不惧风雨兼程

    选择是有成本和代价的。既然做出了选择,就应该把选择的事情做好,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付出更大了代价。就如网上...

  • 2020-12-21

    可以试错 但是试错的代价会很大 试错不改的代价会更大

  • 一周总结

    时间放长,多花代价,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有大的收获。

  • 将错就错,代价更大!

    一个男孩子为了一个云南的女孩子奋不顾身前往云南,当时男孩子以为那个女孩就是可以和他步入婚姻的殿堂,男孩来到女孩家,...

  • 为自己付出代价

    你不理自己的事,自己当然就得付出代价,不想付,越推越要付更大的代价。 不想付代价 就得好好准备 好好做事

  • 别让“知识付费”浪费了生命

    既然有选择,就一定有代价 选择,大到选专业、选工作、买房、结婚,小到吃什么、穿什么…… 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做选择。有...

  • 付费成本

    不是所有付出去的钱都是代价,有时候,不付钱要支付的代价更大。任何的决策,无论正与反,都有其代价和收益。不付钱...

  • 学习要花代价,不学习,花更大的代价

    今天同样在洪都商贸学习,他的整个管理体系非常流程化,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哪怕捡货,哪怕验货哪怕拉货,这三个动作呢...

  • 代价

    憎恨是喜爱的代价 痛苦是幸福的代价 离别是重逢的代价 打击是成长的代价 舍弃是得到的代价 付出是收获的代价 失望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选了不喜欢的专业,是复读一年的代价大,还是继续读下去的代价更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pt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