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参加易效能时间管理90天践行活动。
我和大家谈谈我的早起系统是如何建立并运行的。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最初理解早起就是“早点起床”,原来6点起床,提前到5点,就是早起了。
在易效能理论影响下,我开始发觉并感到系统的力量,尝试用系统来管理。我的早起最初记录的就是一个点,醒了在朝夕易效能早起里面打个卡,发到群里,就OK了。但是,打完卡过一会儿很容易就又睡着了。还是会在最后一刻才从床上爬起来,开始一天的忙碌生活。点,太自由、太灵活了,很不容易固化。
后来我尝试把点变成线,参照易效能晨间日记提供的模板,我把早起分成几个点,这些点串成了一条线,也就是流程或仪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录和调整,100多天以后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早起:
1、伸懒腰
2、早起打卡(朝夕易效能打卡/分享各群)
3、冥想(简易般若加持法)
4、喝水
5、洗漱(边听喜马拉雅课)
6、称体重
7、早运动
8、为女儿做早饭
9、反思/小组打卡(写晨间日记/分享朋友圈/小组打卡)
这个结果,它不是孤立的,是和其他习惯磨合之后而形成的。我曾经历过100天的天使班践行活动,自己也大胆尝试做导师和教练,讲授和带领十几人(中学生和家长)经过了20天的实战,逐渐形成了固定的一日生活模式,谓之“一把手的健康生活”:早起、早睡、运动、饮食和反思,这五项刚好凑成一把手,也意味着对生活的自我掌控和自我管理。
说早起是系统,体现在两方面:
一则,它的单个流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点,比如第3项:冥想【简易般若加持法】。它有自己的一套运作流程,其来源和原理,一两句话说不清楚,此处先略过吧。大家可以看一下图,直观感受一下。
再有第7项:早运动,也是我根据自己的现状组合而成的,比较适合自身情况。因为时间和场地的缘故,我没法选择晨跑,在家里换衣服和使用瑜伽垫比较方便,所以就诞生了这个“运动菜单”。请大家看一下图。
二则,它的运行和其他四项有密切关系。比如伸懒腰和早运动,其实是“运动”这个项目的延伸,早起喝水再洗漱(通常是先入厕再刷牙等)也和“健康饮食”这个项目是有密切关系的。
对我影响最大的变化在于早运动,原先我都是和女儿一同吃早餐,现在因为加入早运动,时间非常紧张,所以只能采用套裁的方法节约时间,女儿吃饭,我换外出的衣服、整妆等。我只能选择去单位食堂就餐,而这极大地改变了我的饮食结构,必然对饮食这项产生影响。同时,我必须早起早出门,否则赶不上食堂早餐,早起和饮食,它们又是互相牵连和影响着。早起路上车少,躲过早高峰,开车心情很轻松,还可以听喜马拉雅课程呢!单位的早餐花样繁多,蛋、奶必备,好心情+美食,滋养心灵,一个美好的早晨就这样开始了!这个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五项内容的范畴,波及到我整个生命系统了。
渐渐地会发现,5个习惯,其实每个习惯都自成一个体系,但两两系统之间又不是孤立的,往往是相互交错,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在不断的践行中,发现一个规律:先在生活中建立起一些核心的惯常行为,那么其他的所有习惯,都会自动各自就位。这就是所谓的系统的力量吧!
如何发现自己的核心习惯、成功培养,并融入自己的生活中,且能用此带动其他的习惯,这个过程是有深层的心理学和生理学机制的,找到它,会事半功倍;找不到,事倍功半,会很辛苦。
我很幸运,有心理学和中医心理学垫底,因此对易效能的“易”领悟较快,践行如鱼得水,且能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