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也是自律了那么两三个月的。但最近,又开始有点回到解放前的趋势了。(还好觉察力还在线)
到底是什么像一条橡皮筋一样,总是试图把奋力奔跑的我们扯回原地?以下是要警惕的“凶手”:
1、手机
你说你没有任何别的经历我都信,但说没有这个,我绝对不信:想拿起手机做点什么,结果二十分钟后,微信抖音微博淘宝看了一圈,却忘了自己本来要干嘛……
我前段时间之所以保持自律,是因为把朋友圈关了,删了一堆公众号(留着的大多数也只起查询的功能,不接受推文),至于抖音微博,我是连装都不装的。
有一天手贱,打开朋友圈看了看,忘了关回去,于是手指又走上魔鬼的步伐……
以上提到的这些app,提供的大多是碎片信息。但碎片信息不占内存吗?太!占!了!分分钟让你信息过载,把本该用来做正经事的注意力资源消耗完了。
所以切记管好手机,如同管好狗狗,人遛狗不要变成狗遛人。
2、无目标
有多少人每天按部就班把该做的事做完,其实挺努力,但就是感觉永远够不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问题来了,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有钱?有闲?很美?很多人爱?世界和平?……非常好。可是想想太不现实了,还是算了吧。
“算了”的意思,就是你并没有那么想要。很想要的话,就会时刻惦记着,能马上想象到实现目标的自己是什么样的,能想方设法接近那些已经拥有这些东西的人。
你会把梦想变成目标,把年目标变成月目标、周目标、日程清单……
3、太过紧凑的日程安排
过犹不及。有些人很拼,却没有结果。小朋友一放寒暑假,很多家长就会让他们安排好一天的时间:起床几分钟,刷牙几分钟,早餐几分钟,作业几分钟,休息几分钟……一天的每一分都被妥妥安排——可惜没有孩子完全做到。
家长就说:你做事没毅力,成不了大事。
长大后发现:果不其然。你就是那个永远做不成一件事的人。
太可怕了,都没有人怀疑过这个时间安排的科学性吗?而且,这样安排到底是为什么?孩子这个假期要收获什么?
其实时间安排这事非常简单:每天不要做超过三件重要的事,其中一件必然与目标相关。优先完成这三件事。
就足够了。为什么呢?看下一条。
4、不可预料的意外
生病了、朋友到访、孩子学校活动、临时出差、心血来潮的旅行……每一件你计划外的事,都会影响到日程。
所以精确到分的日程,是有多蠢?
只要你优先完成了重要任务,时间的机动性其实相当大,而且怎么折腾都不影响你实现目标。
5、完美主义
像我以前,若是由自律回到懒散,我就会破罐破摔:看吧,我就是不行的。事实再次证明我的懒癌没救了……但现在由于脸皮太厚的原因,我会告诉自己:任何时候再次出发都不晚,只要你不赖着不走。
这丝毫都不鸡汤,因为这就是人性:向后看都是问题,向前看都是希望。那为什么要盯着昨天那个不完美的自己耿耿于怀呢?
好,愿你再次挣脱懒怂拖,脸皮厚如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