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地震,给当地的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当时我正在准备高考,并且当年的作文题目,就是有关汶川大地震的内容,所以对“512地震”印象极为深刻。
正如温总理所题写的“多难兴邦”四个字,我们国家绝大多数的地方都遭受过惨烈的地震。公元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州(今华县)发生8级地震,川原拆裂,水涌沙溢。城垣、庙宇、官衙、民房倒塌,压死官吏、军民有名者83万余人,史称“关中大地震”。因为震中位于华县,并且以渭南、华县、华阴和永济四县的震灾最重,所以又被称为“华州大地震”。
将近500年的时间过去了,当时大地震留下的遗迹,还可以看到吗?
2016年中秋节的第一天,我和家人去河南旅行的途中,经过华县的时候,第一次来到县城里,寻找了地图上标注的郑桓公墓和李元谅碑。这两处华县的著名古迹,曾经见证了“关中大地震”的惨烈景象。
郑桓公墓位于华县的西关,原本隐藏在螺钉厂的后院中,近年经过郑氏后人的修建,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包括牌坊、文化墙、碑廊和大殿等。墓冢的规模也变大了,周围被石块包裹起来,前方树立高大的石碑、供桌和香炉。郑国国君的墓,不应该在新郑吗,怎么会埋在华县呢?经过一番了解,才知道自己孤陋寡闻了!
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宣王姬静把自己的庶弟姬友,分封到都城镐京附近的咸林,国号为“郑”。“咸林”在今陕西省华县西北一带,这就是历史上最早的郑国国都,“姬友”就是郑桓公。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1年)西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郑桓公阵亡,战马驮尸回郑,葬身于封国之地。
离开郑桓公墓,就进入了热闹的县城,沿着新华大街向东,公安局门口的亭子内,陈列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元谅碑,是当年华州百姓为纪念唐朝名将李元谅而立。碑头为六螭首,雕刻雄健,碑侧雕饰蔓草花纹,李彝篆额,张哲撰文,韩秀弼书。篆额书日:“大唐镇国军陕西节度使右仆射李公懋功昭德颂”。
由此可见,华县自古就是文化昌盛之地,拥有悠久的历史,生活着众多的百姓。在这样人口稠密的地区发生地震,无论对生命,还是对文化,损失必然会相当惨重。
离开华县县城,向东经过少华山后,原本东西向平直的公路,瞬间开始绕了一个180度的大弯,好像要躲避路中间的某个巨大障碍物似的。行驶到一半,路边出现写着“华州大地震遗址”的巨石,原来这里就是当年“关中大地震”的震中所在地——柳枝镇张桥村!
进入张桥村后,沿着道路径直跑到山下,并没有看到任何地震的遗址呀?正巧旁边有户人家正在修房,向一位大爷询问地震遗址的位置。他告诉我,面前的这座山,就是500年前地震的遗迹,被称为“半截山”。
但是,我在网上查阅了些资料,与大爷告诉我的时间并不同。眼前的这座山,原本是少华山的阜头峰,北宋熙宁五年(1072)华县发生地震,阜头峰崩裂,形成今天的“半截山”。这处地震遗址,与1556年的“关中大地震”相距500年,并不是当时地震留下的。
但由此可见,华县确实是地震频发之地,怪不得我曾经听到某些人说过:“关中地区每500年左右,就会发生一次大地震!”
离开半截山,返回公路时,路边的民房和操场旁边,随处可见堆积成山的石块,看到其中一块上面写着“遗址石”,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石块,都是当年地震的时候,从南面的山上滚落下来的呀!”
透过一处院落的大门,望到其中有一块更大的石头,上面还长着一株柏树,树干被红绸包裹。走近之后才发现,巨石南侧平滑的表面,有明清两代游人留下的题刻。其中,明代著名文学家袁宏道与友人朱非二,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题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赫然呈现在眼前。
巨石的下方有块碑,介绍了这处“石抱柏”的历史,其中有一段对时间的描述,让我很诧异:“北宋熙宁五年(1072)即公元1556年1月23日”。可见,当地的村民委员会也将两次地震搞混乱了!
查阅相关资料,才得知“石抱柏”的学名,其实叫“白崖湖石柏”。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半截山崩裂,其下出水,形成一个大如郡城,水深数十丈的湖泊,名为移山潭,又叫白崖湖。此石因形状怪异,石上生柏的奇姿,为白崖湖平添一份景色。明清两代,游人如织,在此石上留下了一些摩崖题咏。因此,“移山灵湫”成为明代华州八景之一。
经过这样一番钻研,我才初步搞清楚,原来1072年和1556年,均以华县为中心发生过一次地震。也许1072年的“华洲地震”也同样惨烈,只不过时间较为久远,被我们淡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