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都是活一次,但等到和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候,人和人之间的财富,地位,社会影响力会相差悬殊呢?出于好奇,我开始从书中寻找答案,并广泛涉猎了商业,人物传记,投资,理财,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翻看了众多成功人士的成长故事之后,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个人品质,比如目标明确,坚韧不拔,敢于冒险,百折不挠等等,但最终拉开他们和普通人之间巨大差距的还是他们有别于常人的思维方式,今天就来分享一下我总结出来的一个人能成事的5个最顶级的思维方式,即使你不能像他们一样成功,但你可以变得更优秀。
01 复利思维
一提到复利思维,很多人就会想到巴菲特,老爷子纵横投资界几十年,光经济危机就经历了数次,至今依然屹立不倒,创下了年复合收益率19.8%的成绩,别看这个收益率不过2个涨停板,但它的时间幂次是60次,这是除巴菲特以外很难有人企及的投资神话。虽然巴菲特一直被尊为股神,但他不是靠炒股发家的,而是靠长期投资,坚定持有,几十年间,他持有的股票屈指可数而且是投资者耳熟能详的比如可口可乐,美国银行,苹果,美国运通等公司。巴菲特不在乎股价的涨涨跌跌,他只在乎自己投资的公司能不能持续成长,公司成长越好,股价就越高,投资收益也越高,这就是投资的复利。
除了投资有明显的复利效应,我们的工作也是有复利效应的。如果你现在从事的是简单的重复性劳动,工作只是在消耗你的时间,今天别人可以雇你做这个工作,明天也可以雇别人做。如果一份工作只是拿时间换钱,或者你的付出和收入成正比,也就是你付出的时间越多,收入越高,这样的工作都不能算是复利的工作。
那么什么样的工作才算是有复利的工作呢?一定是有收入之外的获得感。比薪水更重要的是你的个人能力的增长,你的人脉的拓展,你的认知的升级,这些都将有助于你在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上获得更多更好的机会。你的能力,人脉和认知就是你的复利因子,经过时间幂次的不断放大,你的财富也会被无限放大。
02迭代思维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打怪升级的迭代游戏。打游戏最让人欲罢不能的地方就在于你的等级越高,你越有满足感,你满足感越强,你越想继续升级到更高的等级,于是,你的等级不断迭代,直到王者的水平。人生也是一样,一开始你只有一个小目标,当小目标达成后,你会有中目标,中目标完成后,你会有大目标,大目标完成后你就会更大的,更多的目标,人生就是跟着目标一步步的走完的。
正因为人生是需要不断迭代的,所以我们不需要着急给自己设定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目标太过宏大,当自己能力不足的时候,你会被现实锤到怀疑人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唯有从小到大不断的迭代目标,你才能稳扎稳打,最终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
除了目标需要迭代,认知也需要迭代。一个人的认知来源于自己读过的书,做过的事,见过的人。古语有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时候某位高人的点睛之句,就会让你茅塞顿开。有时候你多年形成的思维定式,可能因为看到的一句话而彻底崩塌。人就是一个不断否定之再否定自我的过程,同样一句话,十年前你觉得是至理名言,十年后你会认为是狗屁不通,因为你的认知迭代了,思维升级了,看问题的角度更客观了,因此有了新的看法。
03共赢思维
社会是人际关系的总和,要想做成任何事,没有人是不行的,不与人合作也很难成功。我很喜欢一句话: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利己,更体现了利他,先利他才能利己,不要先问别人能为你做什么,而是要先问你能为别人做什么,你俩合起来能做什么。真正能赚大钱的人都知道多让利给对方,表面上是让利给别人了,其实是为自己争取了更多的与对方合作的机会,与多让出的那点利润相比,长期合作才是更重要的、
97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一位日本富商来找玻璃大王曹德旺,希望可以加强合作,减少自己的损失。当大家都以为曹德旺会趁火打劫,趁机压低价格的时候,曹德旺不仅按原价购买,还比平时进了更多的货,金融危机过去之后,玻璃价格猛涨,但这位富商给曹德旺的价格却一直没变。
都说上等人,人捧人,人帮人,下等人,人挤人,人踩人,上等人懂得帮别人,就是帮自己,在别人危难的时候拉一把,即使是滴水之恩也会涌泉相报。《影响力》这本书里谈到一个互惠原则,被帮助的人心里总会有亏欠别人的感觉,总想有个合适的机会还上,所以你不经意的一次出手相助,换来的会是长期的合作共赢。
04杠杆思维
几千年前的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虽然现实做不到,却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式,就是杠杆思维。杠杆就像跷跷板,一端坐着我们自己,另一端是可以让我们起飞的东西。《纳瓦尔宝典》这本书里说我们普通人可以利用的杠杆就是复制边际成本为零的产品,会写代码,会写作,会写书,会讲课,这些都属于杠杆产品,这些产品的创造过程虽然耗时间,但其完成后带来的收益却是不带杠杆工作的十倍百倍,甚至千倍。
除了自己创造带杠杆的产品,也可以借助平台的力量帮助自己快速成长。很少有人一进入职场就创业的,大部分老板也是从打工人做起的,他们之所以完成了角色的转换,也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找到了一个好的工作平台,因此成长速度特别快,他们的一年可能顶普通人的三年甚至五年,不仅完成了个人的快速迭代,而且也实现了自己的资本原始积累,因此从打工人走向了老板。
粥左罗一直是我很敬佩的一位新媒体老师,他的成功与他个人努力和悟性固然不可分割,但他前两次打工的平台却是不一般的,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创业圈内拥有40万粉丝的创业邦,所以他只要发文章,不管质量好坏,都会被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看到,这就是平台的力量,平台给个人的赋能,当然,粥老师也没有辜负这么好的平台,连续写出了上百篇的10万+爆文。他的第二份工作是职场领域的头部公司,正是在这里他完成了从一个爆文写手到新媒体的讲师的升级,又一次被平台赋能。他本人也亲自说过,如果没有这两次的工作经历,他不会成长的这么快,也不会赚那么多钱。
当你还弱小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选择一个优质的平台,借助平台的力量完成自己的蜕变和成长。优质的平台起点高,有我们接触不到的资源,也有更多的高人,他们都是我们成长的杠杆,他们会成倍放大我们的努力,也会成倍放大我们的结果。宁可选择一个起薪不高的优质平台,也不要选择一个薪资稳定的一般平台,因为数年后,人和人的差距会是天壤之别。
05长期思维
互联网一方面拓展了所有人的视野,另一方面却让人的思维越来越“短视”,抖音刷多了,很多人都想一夜成名,小红书看多了,似乎互联网上的博主个个都是年入百万,于是很多人不想努力了,不想奋斗了,梦想着自己怎么可以一夜成名,怎么可以一炮而红,泼天的富贵什么时候才能砸到自己头上。互联网有很强的模仿效应和示范效应,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什么突然火了,抄袭者就会接踵而至,但是各位看官老爷也会刺激适应,第一次看,有趣,第二次看,还行,第三次看,直接划走,互联网的记忆是有限的,火过了太多的人和事,但大部分都如昙花一现,烟火绚烂过后终归变成一片死寂。
不管是网络也好,现实也罢,真正能成功的一定得是有长期思维的人。他们相信:路虽长,行则将至,事虽难做成必成,他们不仅有美好的使命和愿景,亦有势必达成的决心和毅力。马云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于是有了阿里巴巴;曹德旺想造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汽车玻璃,于是有了福耀玻璃;乔布斯相信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为这个世界创造伟大的产品,于是有了苹果。
我们虽然不能和这些大佬相提并论,但拥有长期思维,就像黑暗夜里的一座灯塔,让我们知道前行的方向,不至于在半路迷航。长期思维对我们的人生有很强的引领力,我们所有的选择和行动都是为了要达到我们自己的使命和理想的,人总得做点让自己不枉此生的对社会有益,对他人有利,对自己有用的事,而这个使命的达成需要长期的坚持与努力。
结语
复利思维会让你不断积累,迭代思维会让你不断精进,共赢思维会让学会利他,杠杆思维会让你懂得借力,长期思维会让你坚持目标。这些思维方式会共同助力你成事,如果你觉得有用,也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