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读《给教师的建议.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因》这个章节时,想到自己当老师时,在课堂上提问,为了使程度弱的孩子更好地建立自信,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认真听讲,会有意地把一些简单的问题抛给这些孩子,对程度好的孩子提出难度高的问题,自以为是在差异化教学,是在分层,帮助他们。可看完苏大师说的话,觉得自己做错了。苏大师说:“老师平时很少向这些学生提问较难的问题,这样造成的结果会使这部分学生形成自己‘在学习上没能力’的概念。这些学生和全班学生都形成了固定的想法。”
他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课堂,在备课时,要深刻而周密地考虑让学生通过什么途径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无论如何不能回避这些困难,而是要引导学生走上克服困难这条虽然艰巨然而受益极深的道路。
儿童学习与顾问心理学家华莱士(Ian Wallace)认为儿童学习有四种类型,视觉类型、听觉类型、触觉类型、动觉类型。在差异化的课堂上,对待学习程度弱的学生,我们要做的并不是一味地降低知识的难度,而是要帮助他/她用更适合的学习方式去学习,运用多元化的评估策略来评估所学,让他/她能看到自己的哪怕是不显著的进步,最大程度地去发掘他/她的潜力,培养他/她的学习愿望。
最后,再放上两句苏大师的话,和大家共勉!
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发展儿童从学习中得到满足的良好情感,以便从这种情感中产生和形成一种情绪状态------即强烈的学习愿望。
学习愿望并不取决于学生的任何天赋才能,而是要在日常劳动中、在克服困难中逐步培养出来的一种品质。
——《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