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近的金融周期》一书对金融基础薄弱的读者十分友好,且作者思路异常清晰,每个知识都从从基础讲起,让人收获颇丰。但其读书笔记尤为难写,因通篇皆无废话。加之智障经济学基础薄弱,书读起来仍然有些吃力。
但蠢人自有蠢人的办法,“书抄百遍,其义自现”是有道理的。当尝试按照记忆写下每一章的主旨的时候,智杖发现那些自以为已经理解的理论,原来自己根本就没搞懂。也常常写了两句之后又拿书出来再读一遍,但最终因为这篇笔记,受益良多。记得年少时做竞赛题,第一遍做,不会,看答案,会了,从新做,还不会...... 理解和掌握,大概是两个相距甚远的概念吧。
所以这一篇仅仅应该算是抄书笔记,若读者对本书感兴趣,建议去买原著。或者读一下这位豆瓣上的读书笔记。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636466/ 豆瓣上的神人真是不得不跪,这位写的读书笔记智杖再看十遍书也写不出来。
==导论==
智杖一看就知道导论写的很好,可惜没看懂-。-!
==第一章. 货币是中性的么?==
作者首先从两个货币来源的两个假说开始。
- 金属货币说:强调货币的交易功能
- 国家货币说:强调货币的法律地位
金属货币说因为强调货币的交易功能,其延续就是货币中性理论。其认为货币只是作为商品交易的媒介,货币即使超发一倍,也只是所有商品价格增长一倍而已。并不会产生其他影响。这也是古典经济学所秉承的观点之一,该理论最初就是当欧洲发现新大陆之后,黄金和白银源源不断从新大陆流入欧洲,欧洲本地经济学家发现“物价开始随着黄金白银的流入不断上涨开始的”。
货币交易功能的经典公式是M*V=P*Q。
M是货币存量,
V是货币流通速度,
P是物价水平,
Q是商品交易量。
按照货币中性理论,货币翻一倍,价格翻一倍,不影响交易量,所以M的变化不影响Q,只导致P的变化。其对应的,正是V与P对应成比例,即货币流速与物价水平成比例。到目前为止,似乎哪里都正确。
可目前按照这个核算方法,GDP=P*Q,而实际情况是中国M2/GDP这几年一直是上升态势。按照公式,M2/GDP与货币流速成反比,难道说这几年货币流通速度一直在减慢么?我们观察到的现实状况不是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和便利,应该是货币流通速度上升才对啊。
作者由此认定有问题的只能是公式本身。说明货币数量论并不能很好的解释中国的发展状况。
而后作者先后从总量视角和结构视角来探讨货币的非中性特征。
=货币非中性的总量视角=
在总量视角中,作者借用了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货币也是资产的一种形式。而不同的资产具有不同的流动性,现金流动性最好,但储值功能最差。比如一块钱现金放在手里一年之后还是一块钱现金。而其他投资品可有可能出现价格变化,各种投资品依照流动性优劣包括:
银行存款,证券资产,房产
这些资产的流动性(卖成现金)的能力逐渐变差,但在经济周期上行的过程中收益率也往往逐级递增。
按照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在一个给定的环境的一段时期中,社会的流动性偏好是固定的,也就是说 M2=b * W.
其中W是社会中的总财富,M2就是全部的流动性,而b则是全社会总财富中,人们配置流动性的比例。当货币量上升的时候,流动性增加,即M2增加。而因为人们的风险偏好变化较慢,所以这时候人们倾向用更多的流动性去兑换更多的资产W,导致资产价格上升。
具体举例而言,人们的风险偏好为80%资产,20%流动性即b=0.2,W=100时,M2=W*b=100*0.2=20.
这时候流动性增加,M2从20增加到40,此时人们风险偏好不变,所以会用多余的流动性购买资产,而流动性只会从一个人手里变到另一个人手里,并不会因此消失,所以直到W=200时,从新达到M2=b*W的均衡水平。
事实上,当流动性增加时,刺激利率下行,下行的利率促使私人部门更多的投资风险资产。而风险资产往往和信用联系在一起,风险资产上升改善了私人部门融资条件,通过财富效应刺激投资增加,最终影响物价。
如果尝试用流动性偏好解释M2/GDP的上升则会更加符合实际。近两年M2大幅增加,私人部门风险偏好没有显著变化,因此会更加倾向用流动性去购买风险资产。反映到实际就是CPI运行平稳,但风险资产(股票,房产)价格大幅上升。
=货币非中性的结构视角=
除了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作者也尝试通过奥地利学派的视角从经济结构来分析货币的非中性。
奥地利学派强调微观层面的影响,其强调货币在供应增加的情况下,并不是立刻到达每个人手中,而是先到达一部分人手中。这个时候,只有先拿到货币的人明白货币量增加了。而价格具有粘性,或者说因为信息不对称,一些市场上的价格并不能立刻意识到货币量的增加,因此持有增发货币的部门还可以按照之前的均衡价格购买资产,劳动力。因此他们其实在货币增发的过程中受益了。相反最后获得货币的部门其实是在意识到劳动力资本价格上升之后才拿到增发的货币,实际上他们的利益是受损的。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90年代到2008年之前,有大量贸易顺差,而外汇储备制度要求央行发行人民币购买出口商手中的美元。这种方式使得增发货币落入到出口商手中,从而使出口商获益,使其可以进一步投资企业扩大出口。这也是近年来我国出口量大增的原因之一。同时,货币发行的另一种方式就是银行信贷。作者在第二章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货币增加的时候,对经济结构也会产生影响。
=第一章小结=
作者认为在货币层面,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以及奥地利学派并不是完全矛盾的。凯恩斯和奥地利学派更多的是分析的短期内货币变化对经济体的影响,在一些极端时刻具有比较具有意义。而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如果没有外界干预,最终会印证古典学派的观点。
==第二章.信用周期==
=货币与信用=
在讨论信用之前,我们仍然需要继续讨论一下货币与信用的关系。在现代金融理论中,广义的货币一般范围两类,流通中的现金以及银行存款,二者之和即为M2。二者都是交易媒介,但除此两类之外,包括一些商业票据,甚至企业,居民的贷款凭证,都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交易媒介。但这些又有明显的差异。
- 现金是央行的负债,背后是央行信用的体现。任何持有现金的人都是央行乃至政府的债权人。央行有义务在居民出示现金的时候保证其具有现金对应价值的购买力。之前北京就曾对一部分影城进行处罚,因为他们拒收现金,虽然他们只是因为嫌麻烦想让消费者用移动支付,但在央行看来,拒收现金是对央行乃至政府信用的质疑,是绝对要严厉查处的。
- 存款是银行的负债,背后是银行信用的体现。任何持有银行存款的个人都是银行的债权人,对应的银行也有义务在存款人出示存款证明的时候,兑换给其等量的现金。只是大家交易为了方便,且相信银行的信用,每次交易时把现金取出来给另一个人,另一个人再存进去的过程太复杂,最后就变成了转账。当然,在经历过多次经济危机之后,银行背后往往有政府一定程度上的信用担保,所以一般人们也倾向于把银行存款与现金基本等同起来,在不发生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二者是基本等价的。
- 支付宝等移动支付看上去似乎有别于银行,但其本质上还是在对存款进行转账,背后依赖的依然是银行的信用。而余额宝更像是一种随取随用的理财产品,应属于影子银行的范畴,作者在第四章有具体介绍。
- 此外,企业甚至是居民的贷款凭证,也可以作为交易媒介。背后则是企业和个人信用的体现。
可以看到所有的交易媒介的背后,其实都是信用的体现。在个人,银行,国家破产之时,就是其负债价值趋于零的时刻。所以在使用这些交易媒介的过程中,是要考虑到其信用风险的。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新兴起的以比特币为代表的一堆“数字货币”。其背后是没有任何个人或者团体的信用作为担保的,它可以作为一个交易媒介,但当有人拒收时,背后是没有暴力机关背书的。而其号称的数量有限所以具有保值功能则是一个笑话。特币数量有限,我改个参数发个比二币,数量还有限,再来个比三币,数量还有限。所以你还认为数字货币数量有限么?事实就是这样,有人看到数字货币有利可图,就纷纷自己发币......
比特币刚出现之时,虽然明白其无论在算法上,还是经济学中是毫无意义的。但本智杖的最幼稚之处,则在于低估了民众对财富的狂热。
而FB牵头发行的Libra,则是在数字货币的基础上,尝试实现有担保的货币。但目前现有的货币都是以国家暴力为依托的货币,其背后都有国家的信用作为担保。相比较而言,Libra的信用担保较弱,所以Libra对自己的定位也很明确,那就是先去占领小国家的市场。Libra一定程度上更像是一种银行,储户存入货币获得Libra币,而Libra机构则获得货币利差,但其背后是大公司的信用担保,和其他银行背后具有国家的隐性担保相比,其信用担保能力更差,所以Libra的前景并不一定非常乐观。
=本位币与信用货币的差别=
如前所述,本位币是央行负债,而狭义上的信用货币则主要指银行负债。二者的增加都会导致货币总量即M2的增加,但两种增加货币的方式却有明显差异。
本位币的增加一般通过政府支出的形式,政府将其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发展。本位币是央行的负债,也就是私有部门的资产,本位币的增加会使得居民实际收入上升,但本位币增加过快则有很严重的通胀风险。
信贷的增加则是债务和债权同时产生为代价的。所以信贷的增加并不直接增加私有部门的财富,对通胀影响有限。但政府以及央行对信贷的控制能力比较低,信贷的增加很容易和一些风险资产结合在一起催生泡沫,这在后文作者有详细的叙述。
对于信贷同时增加债务和债券的问题,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智杖在银行借款100块,银行实际上是生成了一张100块的借条,让智障签字。与此同时在智杖的账户里+100,这100块是凭空产生的么?
一定程度上讲,这100块算是凭空产生的,在没有央行之前,这100块可以完全算是凭借银行自身的信誉产生的。但这也存在了风险,因为100块账户余额的增加,代表着任何人拿着这100块的存单,银行都要支付100现金。可事实上智杖还欠着银行100块,可能约定了分10年还清。所以银行虽然账面上是盈利的,但却存在挤兑风险,就是突然所有人拿着银行存单要求支付现金,而银行却不能立刻收回所有贷款,则会出现现金不足,或称流动性危机。所以这也是央行产生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作为最终贷款人,银行在流动性紧张的时候可以向央行借款,当然前提是以其债权等资产作为抵押。而央行的背后则是政府信用,政府的信用来自哪里?税收和暴力。
这样看来这个信用依赖链条似乎是完美了。但这也存在道德风险,银行既然背后依靠央行,似乎永远也不会破产,所以银行会进行更加激进的贷款策略,放松贷款审核条件。因为放出更多的贷款,在经济上行期,坏账率低,银行通过存贷利差大赚,而一旦出现危机,有央行兜底,银行完全可以一脸无辜的说,经济形势不好啊,不怪我啊。
鉴于道德风险,央行也必须对银行进行一些监管防止其搞出太多幺蛾子。其中之一就是准备金率,即银行没具有100元存款,则样在央行中存储一部分准备金,这个准备金必须是现金,这就有效约束了银行的最大放贷金额。比如央行一共发行1万亿现金,准备金率10%,则银行最终也只能放出去10万亿贷款。这样就限制了银行的放贷规模。
=信用的顺周期特征=
一般来讲,政府在经济领域应该是起到平复周期的作用,即逆周期调节。但信贷一定程度上却是顺周期行为。
- 预期:私有部门对未来的预期一定程度上是受到经济形式的影响的。在经济上行阶段,企业个人预期未来收入增加,进行更多的负债,并将至用于生产性投资以及消费。此时企业利润率增加,现金流改善,违约率下降。银行此时有倾向投放更多的信贷。中国目前依然在这个阶段的末期。而一旦经济进入下行通道,最先改变的就是预期。居民预期未来收入减少,会降低消费,企业预见到未来利润率下降,收入降低则会减少投资,清偿贷款。这个过程有可能会进一步促进经济下行。
- 抵押品价格:因为存在信息不对称,银行很难对请求贷款者进行很完善的评估。因此银行往往希望保留一些抵押品(土地,股票,房产),这样即使贷款者跑路,银行还可以变卖抵押品。但在经济上行阶段,资产价格不断上升,导致抵押品价格大幅上升。这使得信贷的获取变得更加容易,进一步推高抵押品价格,实现正向循环。而在经济下行阶段,抵押品价格下跌,银行为保证不受损失,会要求贷款者追加保证金或抵押资产。贷款者此时往往不得不变卖部分资产,进一步推进抵押品价格下跌。因此从抵押品的角度上看,无论在上行周期还是下行周期,信贷都是一定程度的顺周期行为。
- 铸币税: 作者还提出了一个和抵押品价格类似的观点。银行产生信贷的过程就是增加债务和债权,释放流动性的过程。但流动性最终被以较低的利率存入银行,而银行持有的债权则产生源源不断的高利率,存贷利差一定程度上讲也是一种铸币税,其差值为银行所得。在经济上行阶段,违约率较低,银行部门有扩表的冲动,释放大量信贷,以获得大量利差。但在经济下行阶段,违约率快速升高,银行此时会和私有部门一同追求流动性,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其实这个过程在现在已经开始有所体现,各种公司,债券出现的奇葩事件就是一种表现。
==笔记结语==
本书已经购买半年,第一二章更是读了不下6遍,一遍半写半抄下来收获甚多。与现在的经济形势相互印证更觉此书之难得可贵。但唯有遗憾的是此书并未详加分析经济下半场出清具体的过程,仅描述了庙堂之上应有的对策。但政治本就与经济结构紧密相关,金融周期在改变经济结构的同时,会不会一定程度也改变了政治结构?作者恐怕有些低估了有些人摸石头过河的上瘾程度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