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V先生其人其说
2月1日碰撞:如何分组?(话题)

2月1日碰撞:如何分组?(话题)

作者: 花叶集 | 来源:发表于2016-02-01 18:11 被阅读93次

V:分几个组,怎么分?

现在有个问题,群里人一多,不免会出现讨论混乱、潜水、刷屏等,根据我参与过的200来个群观察,群就是这样死的,形同虚设,放那只是徒耗流量和电量。

那么怎么避免这种情况,想了一下,有必要把大群分组(分组不是拆群),每个组有组长。这样小组内人少沟通方便,组与组之间也可以轮流做任务。

任务比如说:

  • 各平台热点追踪,以早报或晚报形式
  • 群分享
  • 给群内某公号把脉
  • 命题作文
  • 文章PK
  • 头脑风暴
  • 等等各种玩法

任务分到组,每个人只需做少量的事情。这样也便于轮换,不会有人感觉不公平。
那么,现在问题是,分为几个组,按什么分,具体怎么操作?
请大家各抒己见哈
此外,在小组之外,群主和群管(暂定两到三位)负责汇总整理、联络各组、督促任务。

琴:10一个小组,选出一位组长。由组员交流议题,组长负责统计,公示。
可以先采取随即分组,简单粗暴些。不同行业会有更多火花。组长很重要,要有剔除制度。

行者汪:命题作文好,可以联合转发啥的

彭杨森 | loseral:

怎么分组#建议如下:

1、人数:11人一组,多了交流不充分
2、怎么分:随机分,反正都不认识,随机选10个人+V先生,共11人
3、组长:组长自荐,没有人愿意当组长,从别的有愿意当组长的人过来换一位

并非公众号内容相同才有共同话题
而且,大群并不是没有了,大群一样可以交流
小组只是为了更高效的输出集体智慧
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路,不同的知识背景,有碰撞有争吵,彼此收获更大

圈圈:要不要考虑公众号类型呢

「最瑞典」高阳:根据公众号的内容进行分组,垂直性比较好
要不等人群固定了,大家用钉钉?公司在用这个,感觉不错
钉钉也有群聊,和微信一样,就是不支持表情包
而且同一分组的人也可以群聊,还有一个模式——澡堂模式,群聊的人看不到对方的名字和任何信息。
可以小组内先试用

V:#如何分组#

我的目的是做一个不依赖某个人就可以运转高效的系统。那么这就需要大家一起来设计架构、规则和必要的流程。这样,可以各组长轮换做群主。组与组也并非一成不变,可以过一段时间重新打散分配,避免出现区隔、交流狭窄的情况。
以上是我一点补充。
大家继续说你们的想法哈。

陶瓷兔子:如何分组#
1.根据公号的主题分组,每组10人。以便大家对某一领域进行交流和充分讨论。
2.每两个月重新分组,以便新鲜思想进一步流通
3.每一组更换组长,组长将组里讨论的话题&亮点总结发布进总群。

袁春阳 moxtra.com:
推荐使用自家产品:Moxtra。
钉钉还是个管理工具 不适合写作沟通分享。
钉钉和微信比没啥优势..还不如微信方便 澡堂模式也是意义不大
我觉得无非就是确定玩法和工具,如果为了增加产出,增强纪律性和参与感,那么微信本身的形态可能也不能够完全支持,这毕竟是个社交聊天工具,并且大家的群本身已经很多了,继续分小群也未必是好事,我觉得@V先生 说的几点比较重要,我刚刚也用软件匹配了一下需求,效果应该还不错,分享给大家,仅供参考
首先是分享,分享必要要支持各类的网页链接、文件、图片、视频,这些素材收集在一起,并且能够自动同步和整理,类似于这样,(图)
其次是讨论,我们要讨论一个素材怎么用,可能就是头脑风暴,这时候可以发起一个在线白板,大家都可以圈圈画画,发表看法,讨论一篇文章怎么改,就可能需要一个大家都可以协同编辑的笔记,类似于石墨,一起写,有道云笔记这种,类似于这样
还是得有个多方的会议应用,大家一起来讨论,讨论的时候还能把各自的文章拎出来单独讲,大家可以圈圈点点,
之后就是任务,每个人每周要完成什么任务,也要有个工具记录起来,随时跟踪和把控,类似于这样
文档共享 笔记协同编辑 任务跟踪记录 实时多方讨论 基本上就是这些 不知道各位怎么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月1日碰撞:如何分组?(话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us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