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098035/a1b4a60c23a87141.jpg)
寄黄几复①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②。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 ①黄几复:诗人的故交,十年前与诗人在京城有聚。写此诗时,黄几复任职广东,诗人任职山东。②蕲:古同“祈”,祈求。三折肱:多次跌断胳膊,古有“三折肱为良医”之语。
许多读者在没见到这首诗之前,先认识的是这一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这句话太扎眼了,过目难忘。只要你有过桃李春风一杯酒的过往,就一定会感慨江湖夜雨十年灯的现在。反过来说也行,只要你经历了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孤寂,就一定会怀念桃李春风一杯酒的欢悦。
“桃李春风一杯酒”,酒里面装的是放肆的青春年华。想一想吧,在最狂妄的岁月里,有一群好哥们儿,坐在春风里,坐在桃李树下,一杯一杯复一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咱家院。那个时节里,眼中是有光的,内心是清澈的,爱是纯粹的,心中是有信仰的。就像电影《芳华》里面演的那样,军人退伍了,大家来一个狂欢之夜,虽然也略有伤感,但更多的是明眸善睐。这一句容纳了诗人十年前和友人一起在京城的生活。“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就是这么美好的感觉。
还乡之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呢?“江湖夜雨十年灯”,夜雨凄迷,江湖漂泊,独对孤灯,深宵难寐。漂泊江湖的路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反而是风风雨雨相随,这期间的辛酸岂是三言两语可以道得尽呢?和朋友远隔天涯,“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也有新交,但总比不上故知。想起桃李春风一杯酒的时刻,总觉得恍如隔世。当年饮酒的哥们儿们,你们都散落在哪里呢?“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家徒四壁,老病缠身,这就是流落江湖的落魄。听着窗外的淅淅沥沥,就想起了“巴山夜雨涨秋池”,这绵绵的秋雨,无止无息,是不是水池都溢满了呢?溢满的还有这满心惆怅啊。
这两句放在一起看,写得真好。写出了时空的纵横感,在时空的距离里,人生出现了极大的反差,在反差中,悲与喜的感觉就格外鲜明。“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是“乐”与“哀”的对照;“一杯酒”与“十年灯”,是“一”与“多”的对照;“相聚饮酒”与“孤坐灯下”是行为上的对照。
这两句甚至都没有用什么艺术手法,作者就是找出了六个意象,“当啷”一声放在那里,画面感全有了。如果非要找出一个修辞格,那就叫做“列锦”或者是“白描”。这种技巧用的最好的诗除了这首外,还有两首:一首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通篇是意象的罗列,但是每一幅画面都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另一首是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两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那个离开故乡的旅客,听到鸡鸣的声音,起床走出茅店外,一抬头,看到天上的一轮残月,他踏上了远行的路,走在霜落的板桥上,已经看到了先行者的人迹。
对于温庭筠而言,他漂泊的这个早晨,想起的是天涯故乡。对于黄庭坚而言,在这样一年一年又一年的跋涉里,想起的是天涯友人。无论是友人还是故乡,都是心中永远的星星,在闪烁,又在远方。
黄庭坚和友人只是分隔了十年,如果是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是阴阳两隔呢?“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当白居易想起友人元稹的时候,什么感慨都没有了,唯有夜梦醒来泪沾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