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智慧的人,才能享清福

有智慧的人,才能享清福

作者: 太平洋玫瑰 | 来源:发表于2018-05-05 10:24 被阅读341次

    看了这个题目,大概有人会说,清福谁不会享呀,如果有钱有闲,不用上班,是件很舒服的事,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清福,顾名思义,是清静的福气。在普通的人心中,享清福是退休以后要做的事。那时是人生的黄金阶段,子女成年,身体尚可,有收入,又有一点积蓄,有闲暇时间,是最应该享受人生的时候。

    老来能享清福,是很多人的梦想。论资格、论年龄、论经济基础似乎都到了可以享受的时候,但究竟有多少人能安心享清福呢?

    很多人,退休之后反而闲出病来了,每天不知道要做什么,忙忙碌碌几十年,一朝闲下来,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只觉寂寞难耐。

    有些人,退休前有过一官半职,退休之后,失去了权利,失去了被仰视被簇拥的繁华,失望加失落,反而抑郁了。

    也有很多人,退休之后和同学比工资,与同事比子女,无论是自己不如人,还是子女不如人,都凭白给自己添堵。

    在国内,还有一些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骗局。一位好友的父亲,退休前是位知识分子,退休后家境殷实,却被骗子几次三番的诓骗了不少财产,抑郁成疾。这样的晚年,怕是有清福也无心去享了。

    其实仔细想想,人到晚年,越过不惑,心中的混沌理当渐渐清澈;行至知天命,应该知道很多事不能强求;又及耳顺,明辨是非,什么都听得下去,心平才能气顺。

    可是很多人,放着有钱有闲的清静日子,却不好好享受,既怕老又怕死,患得患失,长吁短叹,完全没有活在当下的通透和勇敢,简单的说,就是清福难享,没活明白。

    享清福,从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但需要经济基础,还有年龄限制。按照大多数人的观念,太年轻就想着怎么悠闲,是不思进取,无所事事。

    即便真的有条件在年纪不大时就告别繁忙,隐居避世,日子一长,也不知道他们是觉得享受呢,还是难受呢。

    去年刷屏的一篇文章《我卖了北京的房子,移居大理后》,文中作者提到一些提前实现财务自由的人,正值壮年,就拥有了退休的资本,堪称人生赢家。

    他们每日散步发呆、养生会友,可闲得久了,也不再淡然了。他们又想方设法的让自己忙碌起来,原来奋力卸下的枷锁,又一件件戴了回来。

    作者感悟到,如果心随境转,那就会在闲时想忙,忙时想闲,闲适的日子过久了和忙碌的日子过久了,结果都是一样的厌倦。

    看来,清福真是难享呀!

    前几天,重温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却看出了多年前没有看出来的新意。

    男主人公老朱,是位退休的中餐大厨,早年丧妻,有三个女儿。他退休后,丧失味觉,但每周日都要做一次家宴,女儿们无论多忙,都必须出席。老朱的厨艺不再为三个女儿称道,只是父意难违。

    剧情不断推进,两个女儿出嫁,一位老友离世,仅剩一女,也是因为放心不下老朱,才纠结是否要去海外赴任。

    旧日的家逐渐解体,女儿们希望他梅开二度,戏里戏外的人都以为老朱看中的是女儿同学的母亲,却没想到老朱暗渡陈仓。

    在一次隆重的家宴中,他公布了恋情,对方是女儿同学的姐姐,只比自己的女儿年长几岁而已,离婚带着一个仍上小学的女孩,结果当然是举座皆惊。

    按照剧里的交待,老朱是个完全可以享清福的人了。身有一技之长,家有旧宅,三个女儿已成人,都自立。

    没有琐事所累,没有感情羁绊,不为衣食住行操心,可他却没有闲下来。最初是每周必开的家庭晚餐,他杀鱼捉鸡,煎炒熘炸,忙得不不亦乐乎。

    后来是公布恋情,离开旧宅,与恋人搬入了公寓。影片快结尾时,他们将要迎接另一个新生命的来临。

    想想已要奔七的老朱,却选择了这样一个不清静的晚年,难说对错。只是他的女儿和看戏的局外人,大概都在感叹他放着清福不享,没事儿给自己找事儿吧。从此之后,不但要伺候那对儿母女,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小生命,要他操心了。

    而剧中的老朱,却因自己的选择而充满了幸福,累中有笑,忙中有爱。老朱在女儿及老友远去的生活里,重新找到了活着的意义,找到了可以相携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的人,既然清福难享,就只能安享鸿福了。

    应该感谢社会的不断进步,给不同年龄的人多样的人生选择,人们不再以统一的标准来评判人生。

    耐得住清静是一种福,享得了繁华何尝不是呢?只是此福非彼福而已吧。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有一篇短文《清福最难》,他说人生鸿福容易享,清福却最难,没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

    鸿福是什么?鸿福就是功名富贵,红尘的人生里很多人都想得到的东西,得到之后多数人也会乐享,所以说,鸿福容易享。

    而清福则不然,享清福首先要耐得住寂寞。清福是孤独的乐趣,但对很多人来说,最难忍受的就是孤独。

    “独钓寒江雪”和“独酌不相亲”,都是诗中孤独的意境,在文人笔下,透着清高美好,有江风月影相伴,孤独也是享受,这就是清福。

    有人说,能享清福的人,都是高人,因为心静。

    “人到了晚年,本来可以享这个清福了,但多数人反而觉得痛苦,因为一旦无事可管,他就活不下去了。有许多老朋友到了享清福的时侯,他硬是享死了,他害怕那个寂寞,什么事都没有了,怎么活啊!”  --南怀瑾《清福最难》

    由此看来,清福不是多数凡人能享的,有时是没有那个心境,有时是没有那个福气。

    在文中,南怀瑾先生还讲了一则故事。

    明朝的时候,有一个人,每天半夜都在院子里烧香拜天,因为无论哪个宗教的神灵,都在天上。他也不管东南西北,反正一支香都拜到了。

    他拜了三十年,非常诚恳,终于感动了天神,天神下凡,问他想求什么。

    这人说:“我什么都不求,只想一辈子有饭吃,有衣服穿,不会穷,多几个钱可以一辈子游山玩水,没有病痛,无疾而终。”

    天神听了之后说:“哎哟,你求的这个,此乃上界神仙之福。你求人世间的功名富贵,要官做的大,财发的多,都可以答应你,但是上界神仙之清福,我没法子给你。”

    这个故事是说,功名易求,清福难享,那是神仙才能享的福,凡人是求不来的。

    估计很多人会说,这也是矫情。这世上,要享清福的人能有几个,几乎所有人都等着享鸿福呢。

    主动提前退休的人,能安享寂寞的人,少之又少;被动正常退休的人,享不起清净的福,贪恋繁华的就更多了。

    清福难享,不止要看内心,还要看外境。在新西兰能耐得住的清静,到国内就有些难了。看着国内朋友整天热火朝天的努力奋斗,追求成功,妄谈享清福都有些惭愧了。

    虽然说没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但也不能反推成,不想享清福的人,就没有智慧。

    是否愿意享受清静清闲的福气,要看个人的选择,有些人是有条件不去享,有些人是没条件享不了,有些人既有条件又有愿望,但却消受不起。

    当然,也有些人就是闲不住,想要老有所为,在此并没有批评之意。在新西兰,有好多人都去做义工,献身慈善事业,我非常钦佩。

    明代的苍雪大禅师写过一首诗: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成虑忘,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无事可想,是比孤独更高的境界,是一种人生智慧。让人生清简至此,当不是凡人可及了。所以,如果以后,看到享清福的人,听到享清福的事,千万要注意,因为能安享清福的人,都不是平凡的人。

    年关将近,将一幅对联送给大家,据说是李鸿章晚年所做。

    上联: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

    下联:祈寿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为地上神仙

    横批:天天快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智慧的人,才能享清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ys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