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她一起看了几集《欢乐颂》。
我觉得至少这部剧把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巨大影响讲得比较清楚了。还有一个人的心智状态和ta的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从这一点我就比较肯定这部剧的意义。
我觉得是它80后对自己成长过程的一次比较全面的反思。里面有很多心理层面的剖析。也试图给出一些出路,但我目前还没看到出路在哪儿。
剧中展现了很多现实的冲突,比较真实。但在我看来,还是太温柔太美化,没有到达深入人心的力量(还没有让我想哭或大笑的点)。起码我经历过的现实要比这复杂很多。
看到一些剧情时我薄弱的情商已经卡壳了。多看这样的国产剧对我在这片土地上继续有效地混下去还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在讨论过程中提到了一种我们所感受到的时代的悲情。是的,这个时代表面繁华,内在悲情,大部分人还是明显地背负着过去的伤痛。大众现在只是刚刚开了一个反醒的头而已。
20160627
《欢乐颂》背后折射的中国式童年决定论何时休,为什么相似的童年却有不同的未来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867721
看到评论太多,一下子看不完了,先写一些。
看了文章和精选评论,我觉得《欢乐颂》并没有像文中所说,是在表达“童年决定论”,而是准确地把一个人的童年对一个人的重大影响表现出来了,接着主人公是在自己内心里寻找力量。
童年的成长环境在一个人还没有能力有自主意识之前,对人的影响的确是非常大的,人只有有意识地去返回来看这些影响,才能够从这些影响中走出来。《欢乐颂》中的几个主人公,都是被动地返回去看童年的影响的,她们或许还没有走出来,但已经开了个头,剧中的剧情就是她们如何从被动走向主动的一个过程。可以看到她们正在朋友的帮助下慢慢找回自己内在的力量。
我觉得这样的剧情就已经给很多还在无意识重复家庭模式的年轻人一个很好的启发了。只要目光、聚焦点回到自己身上,回到自己家庭身上,就是扭转的开头。而我观察到的中国当下的现实是,大部分人都还是把目光放在外面,说环境不对、别人不对、家庭不对,而没有关注到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