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提到关于iOS系统已被完全破解,有很多iPhone用户给我留言、发私信说我是故意抹黑苹果。其实并没有,正相反我非常尊敬苹果公司及其团队,因为他们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无与伦比的产品还有精彩纷呈的故事。但是大家想没想过iPhone新品发布价格动辄上万,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这里面有什么深层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购买iPhone。
苹果发布会现场1. iPhone其实是间“大房子”
乔布斯在2007年的D5会议和比尔盖茨一起接受访谈时说:“如果你想一下iPod存在的原因,那是因为这些真正出色的日本家电电子产品公司,他们本来差不多拥有整个移动音乐市场,但是他们做不出合适的软件。iPod实际上就是软件,虽然它有一个很漂亮的外壳,但它是软件。如果你仔细想一下Mac是什么,它是OS X操作系统,虽然它也有一个漂亮的外壳,但它是OS X操作系统。如果你想一下iPhone是什么,它也是软件。所以苹果公司最大的秘密,或许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那就是苹果把自己看成是一家软件公司(Apple views itself as a software company)。”
D5会议时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一起接受采访那么这句话有什么深意呢?换言之,苹果卖的不仅仅是硬件,而是把自己的一整套软件和数字解决方案统统打包进行出售。在这种模式下,iPhone好比是一个“大房间”,iOS就是“房东”,而众多技术公司、软件开发商与大型企业都成了“租客”。举个例子,谷歌作为iOS默认的搜索引擎,一年大概需要向苹果公司支付大概30亿美元的“房租”,而像谷歌这种“巨头租客”,苹果公司多的数不清。就这样,在众多大小“租客”的经营与扶持下,iPhone的“房间”越加精美,“房东”iOS的用户体验也不断优化。
苹果公司总部各方力量加持下的良性循环形成了马太效应,单凭这一点,就不是其他品牌商可以匹敌的。
2. iPhone成为身体的延伸
在PC时代,电脑单方面向人脑发送信息,而人脑无法向电脑做出直接、迅速的反馈。在移动互联网、智能设备与人类三者已经高度交互的今天,智能手机似乎已经成了每天和我们接触最多的“第二器官”,我们的一次触摸、一个手势、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智能手机都可以给予准确反馈。
PC时代计算机无法直接接收人脑反馈试想一下,如果是在你的身体里植入一块芯片,你会选择性价比高的呢,还是会选择最贵最好的呢?其实购买手机也是同理,市面上绝大多数品牌旗舰的交互体验跟iPhone相比都还有一段不长不短的距离,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的话,iPhone售价昂贵却还是用户众多就不难理解了。
苹果经典机型iPhone 43. iPhone代表智能设备中的顶尖生产力
众所周知,iPhone在硬件方面的配置往往是领先于同期发布的其他品牌竞品的(包括芯片、镜头、屏幕等等方面)。最快的处理速度、最好的成像质量、最准确的交互反馈,首推iPhone。
憨豆先生使用iPhone假想你是一个生产力高、赚钱速度快的成功人士,你会吝啬对于生产工具的投资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 iPhone生态系统的绝佳闭环体验
一个例子说明问题,用同一个Apple ID在iPhone或者iPad上复制内容,在Mac上就可以直接粘贴。这样的体验,你还能在苹果之外的产品线遇到吗?
iMac Pro5. iPhone在同类产品中投资成本最少
这一点恐怕很多人的心里会非常困惑,iPhone动辄上万的发布价怎么能说所需投资最少呢?其实账不能那么算,产品投资成本=产品售价÷产品使用时间。这么说大家明白了吧,不妨自己想一想,在纷杂的二手市场中最保值的手机是不是iPhone呢?
iPhone 6价格一直稳定稳定的iOS系统、过硬的手机质量、缓慢的老化速度让iPhone成为了电子产品中的硬通货。而且就算自己已经准备购入新机,原来退役的iPhone也可以给亲朋好友继续使用,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6. iPhone在同类产品中转移成本最高
Apple ID输入界面Apple ID、iOS等等要素只适用于苹果产品,上文已经提过乔布斯自称苹果是一家软件公司。这就导致了苹果产品使用时间久了会对其产生依赖性,这里面不仅是习惯上的,更有账号信息、资料保存、软件不兼容等等客观上的原因。所以往往买了2台以上iPhone的用户会选择继续购买苹果产品。
7. iPhone的峰值效应
2004年至2013年苹果公司股价走势示意图对于有的用户来说,更看重的iPhone的峰值效应,好比买一台跑车。如果社会公认iPhone是世界上我们可以买到的最好的手机,那么对于有钱人来讲还会在乎它的价格吗?iPhone在营销策略方面确实存在类似奢侈品的溢价处理。
8. iPhone如武林高手般的“抱残守缺”
苹果的设计语言从创立之初一直延续至今,无论时代更迭,产品线策略变化,“极简”的美学传统一直没有变,在众多用户心里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品牌印象。巴菲特就曾称赞苹果公司,称苹果所有的产品都可以放在一张桌子上。
从不买科技股票的巴菲特于2010年开始投资苹果公司固定的外观与手感体验看似没有改变,但是有时对于大企业来讲坚持“不创新”比“创新”更难。有意识的“抱残守缺”一方面可以看出苹果公司对自己产品的极度自信,另一方面则说明了用户对苹果产品的极度青睐。
乔布斯在苹果发布会上说到这里,我不禁回想起一个多年以前的问题:当我们在讨论iPhone时我们到底在讨论什么?是产品本身,还是系统生态,抑或是一种不可侵犯的情怀?大家的看法是什么呢,评论区留言让更多朋友看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