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光影流年台湾国学与传统文化
蒋勋:最好听的《红楼梦》

蒋勋:最好听的《红楼梦》

作者: 立人草 | 来源:发表于2015-11-27 12:33 被阅读4609次

    蒋勋先生的头衔很多。画家、诗人、作家、美学家。我对最后一个体会最深。美,是我听《红楼梦》最强烈的感受。

    私以为,美的教育是我辈大陆孩子缺少的。我们不缺乏技艺的训练,我的小时候已经开始有各种特长班。也有过好几届火热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如今身边世界级名校高材生也不少,但是我很少感受到美学教育的存在。

    前几日有个90后姑娘和我说,她出身美术世家,喜爱莫奈,曾经在《睡莲》前站了4个半小时。这是一种让人羡慕的能力,如同多一种器官,可以更深地享受艺术。

    关于蒋勋的粉丝最知名的代表莫过于国民女神林青霞了。在蒋勋开设课程细说红楼梦时,林青霞每次飞去台湾听课,传为佳话。

    林青霞说,蒋勋是她“唯一的偶像”,是她的“半粒安眠药”。不知道大家关注过林青霞为ELLE拍的2014年度大片没有,真何谓“美人依旧”。她的书《云来云往》我还没看,其实我也不关心她写了什么,只是觉得女神当如此 —— 美人总会迟暮,越是那样闪耀过的人越需要懂得如何自我滋养,如何人老气亦华。我相信,蒋勋的课定是她这条保持美的路上重要的陪伴。

    我就是从《蒋勋细说红楼梦》开始听的。非常推荐。听到五十几回后停了好几个月,会继续听下去。提几个欣赏的点,抛砖引玉,欢迎大家交流:


    其一:弃考据。以前大家一聊《红楼梦》就是红学,复杂的考据成了大家炫耀野史知识甚至想象力的时刻。其实我真不明白,贾宝玉是不是某皇帝到底有什么要紧。蒋勋也认为贾宝玉很可能是以曹雪芹本人为原型,其家没落前是江南纺织品富商(书中对织品的描述最细致,从衣着到窗纱),元春探亲其实是皇帝南巡住在他家等。

    我的体会是,一个作者用数十年写的小说一定带有很深的自身体验,这十分可信。没有经过繁华的落魄文人不可能写出那么多精致的细节,尤其该细节的篇幅不合理地长,超过一般意义上小说结构所需(有见识就是任性),以及许多细节寻常百姓根本无法想象。这些合理推测可以加深对小说背景的理解,却也不至于让人深陷脑补不可自拔。

    其二:菩萨心。蒋勋说,作者简直就是个活菩萨,能随时幻化为书中的任何一个人物,对笔下的每个人都有理解和悲悯。

    “曹雪芹阅尽经史子集,发现中国道统中最缺乏的东西就是:情,所以他发下大愿,要用泪研墨来写一部有“情”的书。因此红楼梦又是“人”书,是人的发现的书,是人从人中发现人的书,是人从非人中发现人的书!”

    这段话十分打动我。我在书中很喜欢很多小人物,比如平儿和鸳鸯,聪明周全,正气忠诚,可惜都只是丫鬟命。若说晴雯吃了性格的亏,这两个就真的是命苦了。蒋勋老师也特意提及到一些非常不起眼的小人物,小红,描述她“放在今天是职场励志故事”。

    蒋勋老师一直在强调宝玉的用情之深,这个情,不是滥情、色情,甚至不是爱情,而是对自己周遭所有生命的体贴与同情、怜悯与安慰,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情。

    比如对金钏投井的自责,在宁国府大办生日宴时偷偷跑去坟前看望;又如为生病的晴雯暖手,为保护她而将她留置在自己房中,伺候汤药。这完全不是一个贵公子,一个主人的作为。若说起对女孩子的喜欢,更是掺杂着对少女纯美的欣赏和对儿时温情的眷恋。湘云过来时,他要用她用过的洗脸水洗脸,这些细节的童趣和温存,都被一一提及。面对妙玉对刘姥姥的鄙弃,他也是好言相劝,说“你嫌弃这杯子不如就送她罢”。如果不是他这般解读,我自己很难理解到宝玉的“佛性”。

    对于薛蟠这样的大反派,蒋勋老师也是从家庭教育讲到给人机会。即使是贾瑞那样的不堪,蒋勋老师也念其情欲之苦。他还常提到因果轮回,珍视每一次善缘。如王熙凤对刘姥姥无心的善缘,最后救了她的女儿。

    总之,有情之人才能看到情,有菩萨心的人才能看到菩萨心。蒋勋先生这种悲悯心,时时呈现在讲解中。

    其三:自省。不同于一般的小说,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是注定的,第五回命运签就已派发。在大背景“从繁华到幻灭”之下,整本书侧重的是人物本身的性情和命运,而不是故事情节的发展。

    虽个人性格不同,蒋勋老师常强调“我们可能是每一个人”。

    讲到贾政的专横父权,蒋勋老师会回忆自己在对待学生也有过的威权和偏爱;讲到奶妈无理训斥袭人时,蒋勋老师会反思作为老人的“无赖” —— 很可能因为自身价值的渐弱而对后辈心生忿然。

    这种坦诚,不属于任何文艺评论技巧,却直触人心,带领听众自省。我听的时候,常惊恐地发现,自己声称讨厌的特质,刚好就是自己的一部分。比如黛玉不时的敏感尖锐,比如晴雯陷自己于绝境的任性。我喜欢宝钗多于黛玉,也许正是内心自我修正的渴望。

    另一方面,他多次提到“受苦和修行”。人的苦有的来源他人,有的来源于自己。最典型的代表是妙玉。妙玉高傲到刘姥姥喝过茶的杯子都要扔掉,修道确实不在道也。刘姥姥不过是出身卑微,这绝不应是她应该被如此鄙弃的原因。都知道妙玉结局悲惨,玉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我们平日挣扎之处,如对人对事的难以释怀,也许都正是我们需要修炼之处。

    其四,有趣。蒋勋老师有时也很有趣。我们都知道林黛玉是用眼泪还恩情,所以没玩没了的哭。你知道为什么你对你蓝盆友也总是那么任性那么爱哭吗?蒋勋老师说了,因为“宠爱是用来证明的”。听到这里真是会心一笑。我们会认同宝玉更爱黛玉,不仅仅是因为他总是第一时间想到她,在每一次比赛中捧她,更因为她对宝玉那么傲娇却总是被原谅。

    怀着对青春的赞美,蒋勋老师细细讲解小说中的少年生活趣味。讨论作画,诗社规则,群烤鹿肉,一一道来。他称大观园为“青春的王国”,常强调主角们十四五岁的年纪。一个六旬老人,真诚去理解和欣赏那个时代富贵人家的少男少女。借宝琴之嘴赞美这些姑娘们“非寻常胭脂”,将他们办诗社理解为游戏,感慨如何才能让教育变得如此优雅生动。


    听书时,唯一让我想跳起来“反对”的是可能就是蒋勋老师对黛玉的偏爱了。相比起他早期更喜欢宝钗,他在这次讲解中有些偏爱黛玉。当然,他更多地还是强调不同的美,对宝钗的成熟和能干也常赞叹不已。他从少年时开始读《红楼梦》,读了一辈子,对人物的体会一定也情随境迁,融入了其自身的经验和际遇。

    蒋勋先生的体贴在于他公平地欣赏每一种美好的特质,相信佛、儒、道并存互补的可能性,这在《美的沉思》里也有体现—— 将李白和杜甫分别以“仙人”和“圣人”做比:一个是“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自在淡薄,一个是写“三吏三别”的家国情怀,出世入世,本无高下。

    我更喜欢宝钗,是喜欢她内敛、周全和大气。很多人说她有心机我也没意见,只是在我看来,不害人的心机叫聪明和同理心,伤人伤己的常是天真。宝玉确实是更爱黛玉的。宝钗劝宝玉读书做官他说,“林妹妹从不说这样的话”,所以进京求入宫的宝钗与他自始就不是一路人。这不是谁更好的问题,是道不同。若说硬要摆出藐视仕途前程的姿态真的不必,富贵闲人何尝不恋繁华(文中多有体现,宝玉对“物”的欣赏很明显的,荔枝都要配缠丝白玛瑙盘)。“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样的诗句比女权运动口号优美多了,可惜她生错时代,但这显然也不只是她一人而已。

    随着蒋勋老师音频材料的逐渐增多,题材也变得广泛,网络上开始出现很多质疑。质疑主要针对他在讲述中多次出现别字(读音错误)和一些古文解释的错误,不乏有一些非常尖锐的指责。

    面对错误和质疑,我也曾一时兴起在网上到处看吐槽贴,有意无意了解些知识性错误以做谈资(是的就是这么坦诚)。后被一个网友回复打动:“想起熊十力先生骂徐复观的话: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他的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他的好处,再批评他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

    是啊,我因听他的书而重回经典中文小说诗文,听读过程中有按捺不住的赞叹、真诚的内省反思、不时心有戚戚。因听他的书,对文学了解更多,对人性体会更深,对生命更多悲悯。

    总言之,蒋勋老师最大的魅力是展现美学,艺术的、生命的美学。在诗词解释方面的争议,大家有兴趣可以多方参考,古文底子好的其实一听一查便知。

    他用温柔平缓的台湾腔说美学,偶尔冒出英文法文词汇,旁征博引,沉静恳切,是音频材料的上佳选择。周末打扫和熨烫衣服时开着,上下班漫长而辛苦的地铁上塞着耳机,睡前平静下思绪……都可以。

    17世纪的绅士们聚在一起都谈论诗歌和艺术,如今的绅士们谈论A轮B轮IPO。我无意批判什么,我也是这大潮中的一员。

    只是正因如此,我们需要蒋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安陆禺:每天早上跑步听一个小时,蒋勋老师陪伴大半年了,几乎都放弃了所有的付费频道,从冬天到夏天,因为蒋勋老师几乎每天都能体会都一些美好,很多时候上班和下班的拥堵都静静地在车里聆听蒋勋老师阐述美,我是一个iOS程序员,最近想做一个关于红楼梦的小程序或者app(淡淡的,只有美的app),这么伟大的著作感觉没有一个红迷们的聚集区,希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联系。iosyfc@163.com
      • 707a5e6e0a54:现在都找不到他的音频了
      • a3a8161f1059:千古奇书红楼梦让人悟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永远享受其中的劝世良言。世人糊涂乃梦中尔。我惜黛玉之才情更佩服宝钗的成熟周全更感叹于凤姐的机关算尽反送了性命。红楼梦让你我对人性有更深的体会和悲悯。你的文章让我重温红学之精髓。
      • ace332abcc54:已经在听第二遍了:smile:
      • 杰克李:是真的很好听。
      • c2c26d1570e5:儒家道貌岸然功利冷酷,缺了温情,其实就是装
      • 鱼小童:细说红楼已听完,正在听蒋勋老师讲诗经-楚辞-唐诗...
      • e2954d620b85:特别喜欢听 ,讲的超级好
      • e640cebc339f:听到54回了
      • e96e1c5af475:已收藏
      • 3131690bdb19:谁爱红学我爱谁
      • 燕不器:蒋勋细说红楼梦,我听了差不多快一年。一周开车回家一两次,来回的路上正好听他讲完一两回。虽然的确有些明显的错误以及前后矛盾的地方,但瑕不掩瑜,让我受益匪浅。因为他的引领,我第一次阅读完了《红楼梦》前80回(看到82回,实在读不下去了),这算是今年自己的一大收获。
        蒋勋的书我也看了不少,质量参差不齐(感觉很多都是他的音频文字版),他给我的最大启发就是:我们从小就在说真善美,但我们并不懂,其实每一项都是人生的终极修炼,每一项都是抵达道的路径。审美并不是茶余饭后那点谈资的事儿,而是需要集中调动精神与身体的能量,将知识、感受与世界熔为一炉。不论是“仁者爱人”“修身为本”,“一花一世界,三藐三菩提”还是“涤除玄鉴”“澡雪精神”,修炼都是不易的。
        就像 @立人草 所说“我们需要蒋勋”,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他给我们讲授的知识,更需要琢磨他所讲述的内容背后的眼光与心法。而且,并非一个蒋勋就够了,我们需要不停学习。
        庄子说“道术将为天下裂”,我们能否在自己的心中,合一大道,就看我们怎样学习如何修炼了。《大学》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似可共勉。这句话,也是我听蒋勋讲红楼梦时时常跳到脑子里的。
        第一次在这儿认真写评论,因为喜欢,有感而发。
      • 辛夷观心:我也在听,不过才听到30回
      • 9c49a7173b25:我很喜欢红楼梦,也喜欢听各位大家对红楼梦的理解。
      • 0db5d6dd6dcb:美,无处不在
      • fea996a01943:喜欢他的书
      • 冷小冬:我有段时间把他设置成背景音,没事就反复听。他的声音很好听,是一种磁性沉稳的娓娓道来,即便有时讲的有些拖沓细碎,甚至有些内容感觉偏主观,不太认可,但因为声音好听,听的人也就心甘情愿的宠溺一笑了事,像上瘾了一样继续听下去。
        立人草:@冷小冬 哈哈哈很同意 就是那种宠溺
      • 920b69221a34:细说红楼梦已经听到第76回了,实在不忍心再听下去,第一,看着家族的败落,众人的离去,看着树倒猢狲散的凄凉景,实在心痛;其二,听完了结局生怕整个人要陷进去,久久不能自拔。蒋勋先生就是这么一位让人入迷的人。
      • 薇花一笑:喜欢蒋勋先生,不仅仅是他解读红楼梦,更是因为他能将很多细微的东西写得很美。因为我喜欢细微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
      • 莲花香片:同感,我也是蒋勋先生的粉丝,握手😊
        薇花一笑:@莲花香片 我也是蒋勋的粉丝。
      • 桃花月球:美学绝非欣赏莫奈,亦非聆听大师就是懂美学。蒋勋说了一个美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它无处不在。他不趋于对大师级别的收藏,哪怕是一段干树枝都有美的意境和意义。他说美学存在于我们手边。有时是我们忽略的全部。
        立人草:@桃花月球 well put. 艺术也经历过从少数人到多数人,从封闭到大众的过程。美无处不在,而审美的能力还是需要培养,或熏陶。一个人从床单和杯子的选择,也无不体现着审美。这一切,与大环境也密切相关。这就说远了。无论如何,精致的艺术品是浓度高的审美教育,多接触下,也会提高日常的审美感知。昨天才注册简书,谢谢你第一个这么长的评价:)

      本文标题:蒋勋:最好听的《红楼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aud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