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康德哲学与《纯粹理性批判》--非原创

康德哲学与《纯粹理性批判》--非原创

作者: 如果暖春风 | 来源:发表于2024-07-28 16:01 被阅读0次

    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康德

                                                          一、背景与意义

    康德,一个传闻中散步的时间可以被邻居拿来对表的哲学家,一个一辈子没结婚也没走出自己小镇的德国人,却写出了整个哲学史都无法回避的一本著作——《纯粹理性批判》。

    这本术语多,长句比术语还多的哲学著作,劝退了很多想要研读的人。康德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他的灵感来源是什么,他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又是什么。即便是通读了全书,都不一定能够找到答案,更不用说把这本书放置到一个新的时代当中,去发掘能给我们生存的当下带来什么帮助了。

    《纯粹理性批判》主要集中在一些外围的东西,来纵览《纯粹理性批判》,去了解一下康德在什么样的契机之下写了这本书,他要解决什么问题,他用什么方法以及这本书对于人类文明的历史意义。

    这些内容,分为七个部分,首先是三个不同维度的背景:即《纯粹理性批判》的历史性、时代性和个人性,从历史的角度、当时时代的角度以及康德自身的角度看看这本书诞生的契机。

    其次,关于《纯粹理性批判》的内容,有三个不同的方向:目标、结构和方法。最后在此基础上,简单的总结一下这本书的历史意义。

    【注:本人只读过邓晓芒的《纯粹理性批判指要》,只是初步有个概念,虽然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感兴趣但确读不太懂,所以看了别人的评价总结很精彩,觉的写的非常好,特转载为以后做准备,以下非原著,只是有个别的修改,特此说明】

    1、《纯粹理性批判》的历史性:从本体到主体

    《纯粹理性批判》乃至康德的哲学,在整个哲学史中的位置,这是一个过于庞大的而又艰难的主题,如果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历史契机上,只为了理解康德写下这本书的历史渊源的话,可能问题就会简化很多。

    首先,还必须要从一个宏大的主题开始,那就是“哲学”,这门被称作“爱智慧”(Philosophy)的学问,往往会由于其过于抽象而让人望而却步。虽然时至今日哲学已经发展出多种门类、数不清的流派,但如果找一个通俗的理解方法的话,那么哲学就是一门关于“人类思想”的学说,其关注度的就是人类如何思考,用现代人更容易理解的话就是,如何认识世界、如何思考世界、如何改造世界。

    所以哲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人的思维本身。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做一个非常简化的总结的话,那么人对于思维的理解可能大体会呈现出三个阶段:

    【本体论】——>【主体论】——>【主体间论】

    以西方哲学的视角来看,可以将哲学史划分为四个阶段:

    1、古希腊罗马哲学

    2、中世纪哲学

    3、近代哲学

    4、现代哲学

    这其中,作为人类思维早期阶段,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大都将人与物混在一起去思考,认为一切物质都是有生命,有灵魂的,并没有将物质和精神、主体与客体分开。所以这一阶段人类的思维被称为“本体论”。后来进入到漫长的中世纪,虽然人已经能渐渐认识到精神与物质的区别,但由于宗教过于强大,压制了整个哲学的发展,我们可以变相的将中世纪这段哲学历史,看作是一种“宗教本体论“阶段。

    单独理解本体论,的确是有些晦涩,但如果将之与“主体论”对应起来就好理解了。随着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整个社会重新发现了自然和人,将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这时人们开始习惯性的用一种二元的眼光去看问题,也就是“主体”与“客体”。可以说大部分近代哲学都是带有主体论特性的,这也恰好与本体论相对。

    很多时候,人从什么视角、以什么眼光、抱着什么态度去观察和理解问题,就会带来什么答案。虽然主体论的二分法可以很好的让人去理解世界,但二元的同时也必然带来对立,由此带来了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比如人与自然的对立,感性与理性的对立等等。

    所以进入20世纪之后,人们发现有必要用一种全新的观点来看待主体,也就是所谓的“主体间”——并不把主体客体看作对立的存在,而是将一切都视为平等的主体,并主要研究主体间的关系,这就是现代哲学的一种“主体间论”。

    当然,以上的内容也只不过是一种近似的模拟,比如在古希腊阶段,柏拉图就提出了感性世界和理念世界的区别,已经具备了主体性的雏形,智者派的普罗泰戈拉提曾经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具有很强烈的主体色彩。但还是可以在人类思维的整个历史中,看到这种大块阶段的划分的。

    而康德,就是处于人类思维从本体向主体转换的一个重要节点,可以说康德哲学学说的中心就是主体性的学说。康德可以说是整个古典哲学中,为主体性提供了最重要支持的一个人,当然这种历史的转换,并不是康德一个的功劳,这时我们就要从他所处的时代的角度,来看看《纯粹理性批判》诞生的时代背景。

    2、《纯粹理性批判》的时代性:从唯理论与经验论到独断和怀疑

    如果说古希腊是西方哲学思想的儿童黄金期,那么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则是一个成熟的爆发阶段。康德恰好就置身于这个浪潮之中,并成为了这个浪潮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复兴和启蒙的究竟是什么?实际上,这都是针对着中世纪基督教的神学压制而言的,在通常被形容为漫长而又黑暗的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成为一切社会生活和思维世界的核心,在宗教的权威之下,只有教义而没有人权。

    从这个角度来说,复兴就是对人天生权力的复兴,启蒙也是对人自由思想的启蒙。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的序言中写道:“我们的时代是真正的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批判。宗教由于它的神圣,法律由于它的尊严,通常可能想避免批判,但是,宗教、法律正因为如此而引起怀疑,从而不能要求对它们的真诚和尊敬,因为只有那些经得起自由和公开检验的东西,才能博得理性的真诚的尊敬”。

    如果说人权的复兴和思想自由的启蒙只是一种表面化的现象的话,那么康德指出了背后真正的核心——理性的复兴和启蒙。

    在这种时代思潮之下,主体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笛卡尔正是在深刻的自我反思之后,喊出那句振聋发聩的“我思,故我在”。不过虽然方向一致,但在具体的认知层面,人们的观点,也正如主体客体对立的二元一般呈现出一种对峙的状态。

    有一派认为主体把握客体的桥梁在于感觉,而与之相对的是认为主体把握客体的桥梁是思想、概念。前者就是所谓的经验论,而后者就是唯理论。当这两种思维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就会出现完全肯定经验而否定人类思维理性能力的怀疑论,以及企图用理性能力来概括一切的独断论。

    康德正是处于一个全新时代的思潮斗争的漩涡之中,企图用一种他自己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来弥合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分歧,来解决怀疑论和独断论的问题,当然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也不能忽视的就是康德个人的一种思维变化。

    3、《纯粹理性批判》的个人性:从休谟到卢梭

    先看两段康德的原话:

    “我坦率地承认,就是休谟(怀疑论)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教条主义的迷梦,并且在我对思辨哲学的研究上给我指出来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我根本不赞成他的结论。他之所以达成那样的结论,纯粹由于他没有从问题全面着眼,而仅仅采取了问题的一个片面,假如不看全面,这个片面是不能说明任何东西的。”

    “我生性是一个探求者,我渴望知识,不断地要前进,有所发明才快乐。曾有一个时期,我相信这就是使人的生命有其真正尊严的,我轻视无知的群众。卢梭纠正了我。我臆想的优点消失了,我学会了来尊重人,认为自己远不如寻常劳动者之有用,除非我相信我的哲学能替一切人恢复其为人的共同权力。”

    从中能窥探出康德在学术上的进路,除了哲学家这个身份,康德本身也是个博学家,对于当时最新的科学进展以及已经完成的科学体系都有着很深的研究。正如他所说,他是一个知识的探求者,痴迷于在知识中发现快乐。

    就在康德沉浸在知识的象牙塔里时,休谟给了他第一个震动,这个震动主要来自于知识本身,也就是作为康德兴趣的来源——知识,是否就如我们看起来那样稳固呢?

    休谟的怀疑论,并没有怀疑一切经验的现象,只是怀疑我们似乎不假思索就确认的在经验背后的那些普遍规律,比如因果性,休谟认为那些只是我们思维的一种习惯,并不具有客观性。这种观点,康德形容就是将他从独断论的美梦中惊醒,促使他去思考,关于知识本质的问题。

    而后,卢梭在这个基础上,又给了康德第二次的震动。正如康德自己所说,卢梭让他看到了此前对于纯知识的兴趣,是一种臆想的优点,他需要做一些真正对大众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休谟和卢梭,成为了康德的两个引路人,康德也并没有拘泥于他们的理论,只是在他们的指引之下,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对认识本质的研究,以及将认识应用在社会中,应用到人的生活中,也就是从认识到实践。

    4、《纯粹理性批判》的目标分解:从认识到实践

    可以说从经院哲学美梦中惊醒的康德,给了自己一个目标,也就是为人的独立自主和尊严提供哲学理论的基础。

    这个目标对抗的是两股力量,第一是来自于中世纪的宗教压力,在神的权威下,人是没有任何自由而言的,只能按照宗教的教义,在神的引导下生活;第二则是来自于当时被康德称作独断论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中有着一种共通的特点,虽然将世界从宗教的神手中夺回,但又树立起了一个新的权威,也就是自然的因果性,世上的一切都在自然的因果链条当中,无一例外,那么人的自由又该如何解释呢?

    这两股力量,前者已经随着文艺复兴而式微,但后者的强大力量,丝毫不比神的力量弱,似乎在宗教之后建立起了一种“自然宗教”(并不是自然神学),人们只能臣服在自然的刻板规则之下。刚刚从神的意旨中解脱出来的人性,又被自然的因果踩在了脚下。

    对此,作为博学家的康德,看到了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性,他清醒的认识到,人类的一切行为,都要在自然规律的框架之内,也就是在自然因果性的指引之下,这是确定无疑的。人的行为本身,并不能跳脱出自然的束缚而完全自由,但他依然发现了自由的火种,应该是在人的思维里,在理性当中。

    于是沿着自由这个目标,康德找到了理性。而理性不过是人的思维的方式,其对象应该是什么?应该是我们头脑中的那些概念,那些我们称为知识的东西,如果研究理性,就不能不研究概念和知识,于是康德的入手点,就是从认识论开始。

    初读《纯粹理性批判》往往会认为这是一本关于人类的知识如何可能,人类如何获得知识的著作,但通篇下来,就会发现,虽然是从认识论入手,但最终康德的落脚点是在实践论,从认识到实践,康德的目标就是给人的自由找到足够的理论支撑。

    5、《纯粹理性批判》的内容及结构:

    康德曾经这样说《纯粹理性批判》:“大家尽管肯把书翻阅一遍,却不愿从头到尾对它反复加以思考;而大家之所以不愿费那么大力气,是因为这个著作枯燥、晦涩、不合乎现有的一切概念,尤其是过于冗长。”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这本书涉及的主题较为艰深,但还有个原因是康德的写作方式:这部著作是他从1769-1781年的12年间长期酝酿和构思的结果,他把平时想到的一些东西写在笔记上,或札记、文章、讲稿,后来急于成书,只有了四五个月的时间,仓促整理出来。这也就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阅读困难。

    对此,康德在1783年,用比较通俗的语言写了《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简称《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将《纯粹理性批判》中的主要内容进行缩写和通俗化。从这个历史事实的角度看,《纯粹理性批判》,本身就是“未来形而上学”的导论。

    由此,我们厘清了康德的目标,他希望构建一个“未来形而上学”,也就是一门科学的形而上学,以此来将自由名正言顺地还给每一个人,并指导所有人的实践活动。

    但在达成这个目标之前,他需要扫清很多困难,首先就是要对人类理性能力进行一个深入考察。如果自由的唯一希望来自于理性,那么理性能否承担得起自由的责任呢?这就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要解决的问题。

    对此还要稍微走远一点,来到“形而上学”,这个词经常会给人带来困惑。抛开那些经院式的定义,我们可以从形而下和形而上这一对立的概念上做一个通俗的理解。形而下就是人们每天所经历的东西,也就是经验的内容,这些都是偶然的,随机的。而形而上则是有关这个世界所存在的普遍性,必然性的内容。

    经验的东西,还不能称为知识,如果我们只是看到一次太阳升起,是无法判断明天太阳会如何的。所谓的知识,除了经验的现象之外,还需要能给我们带来普遍性、必然性的那种稳定感的东西。所以形而上学研究的就是我们在经验中看不到摸不着的那种,能够最终促进我们知识形成的普遍、必然的学问。简单地说,我们如何能够对知识保有如此强烈的信心呢,一定是有一种普遍必然的信念支撑着我们。

    休谟就是通过怀疑论,怀疑人们在思维中的那种普遍和必然的稳定性,试图一举击毁人类知识大厦的地基。除了休谟之外,被康德称为独断论的那些派别,都是在用一厢情愿的设定,来建造一栋空中楼阁,这种形而上学的存在并没有比被休谟彻底击溃更好。

    所以,康德的目标,就是要重建形而上学,也就是所谓的科学的形而上学,以此来为人类认识中的那些普遍性和必然性提供支持,进而借此来讨论在这种稳定的认知基础上能有的自由限度。

    回到《纯粹理性批判》标题本身,这个批判有着多重含义,首先是当时流行的意义——鉴别和区分,其次还有审查的意思,最后还带有一种评价的意味。康德期望通过批判,来去检查纯粹理性是否能够担当得起把握本体(认识)的工作。

    那么纯粹理性是什么?我们可以把理性简单的先理解为人的思维能力,纯粹在哲学中,特别是在康德的笔下,则有一种特别的含义,大体上,“纯粹”就是与经验性相对,也就是不含有经验的,脱离内容的一些形式上的东西。所以康德考察的不是理性思考的内容,而是理性思考的形式结构。

    康德接下来是这样组织起《纯粹理性批判》的结构的:

    整个书分为两大部分——先验原理论和先验方法论,可以粗略的认为前者讨论认识,后者讨论实践;

    大部分的内容集中在先验原理中,分为两大部分——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其中先验感性论讲的是人在认识当中的感性的两个形式结构,即空间和时间;

    先验逻辑分成了两部分——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前者包括概念分析和原理分析,主要是讲人的知性中的那些普遍形式。后者主要是讲人的理性的一些推论。

    在这里会发现,《纯粹理性批判》中,大多数的内容都被称为“先验”,这个跟康德对自我学说的定义也有关系,他称自己为“先验唯心主义”。这个先验的意思呢,就是先于经验,也就是在逻辑上先于经验的一些形式、结构、逻辑等等。这些先验的东西本身离开经验了只能是空的形式,只有加上经验才能最终被使用。

    6、《纯粹理性批判》的方法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大概理解了康德的一个思维逻辑,也就是他要建立一门关于自由的科学,也就是科学的形而上学,这门学问的重点是人的思维能力,也就是理性的问题。而思维的关键,是对概念思考并获得知识,所以最终落脚到认知论上。

    将这个思维逻辑反过来,就变成了《纯粹理性批判》的方法——先考察人如何认知世界的,也就是如何获得知识,但在这之前,首先要问一下人是否能够认知世界,然后再去看这些知识是如何构成的。最后根据这些结论,来去延展并通向对自由的探讨。

    既然知识是要研究的对象,那么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知识?

    康德认为,单纯的概念不是知识,知识是由概念连起来的判断。比如苹果这个概念就不是知识,只是单纯的概念,或定义,当我们在概念上建立起联系的时候,比如苹果是甜的,这就构成了一个判断,这种判断才是真正的知识。

    接下来,康德就开始对判断进行分析,他认为判断有两种,一种是判断的正确与否是可以从判断中“判断”出来的,这种叫分析判断;还有一种是需要借助第三方才能对判断进行确认的,这种叫做综合判断。前者比如“红苹果是红的”,这个判断的对错是可以通过判断本身“分析”出来的,后者比如“苹果是可以吃的”,这个判断字面我们无法确定对错,必须要借助经验这个第三方来去裁决。

    康德敏锐的指出,分析判断只是重复的陈述了一个事实,只有综合判断才能带来真正的知识。既然要研究知识,就需要去解剖综合判断了。刚才说综合判断需要借助第三方进行裁决,那么这个第三方的分类也就决定了综合判断的分类。如果这个裁决者是直接或间接的经验,那么这就叫经验性的综合判断,如果这个裁决者不依赖于经验,而是来自于人类思维中的一些纯粹的东西,那就叫做先天综合判断。

    依靠经验来进行判断,首先是不争的事实,这个即便是如休谟的怀疑论,也从来没怀疑过经验的现实性;其次是经验判断的种类繁多,不胜枚举,研究它们,就等于研究所有学科的知识。所以康德并不打算去考察经验性的综合判断,而是把目光集中在先天综合判断上。如果存在先天综合判断的话,那么就说明人类的理性能够承担起认识、思考和改变世界的能力。

    康德对此提出了四个问题,也就是:

    1、纯数学中的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成为可能的?(对应先验感性论)

    2、自然科学(物理)中的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成为可能的?(对应先验分析论)

    3、作为一种自然倾向的形而上学是如何可能的?(对应先验辩证论)

    4、形而上学作为科学是如何可能的?(对应先验方法论)

    《纯粹理性批判》全书也就是围绕着这四个问题来组织的,从认识论开始,到实践论结束。在此篇文章中,不去涉及康德的具体观点,详细内容留置后续的总结篇章中展开。

    7、《纯粹理性批判》的历史意义

    如何去评价《纯粹理性批判》,这是一个跟理解其中的思想同样困难的问题。如何在其历史意义的基础上,用当今的视角去重新使其获得生命力,则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下面就尝试着去给出一些不完善的见解。

    从历史的角度去考察《纯粹理性批判》,可以有三个不同的维度,从小到大就是人类的观念史,人类的文化史和人类的文明史来去评述。

    在观念史维度来说,康德在从本体论向主体论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对主体性的考察中,康德克服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各自问题,以一种综合的姿态,将感性和理性的在认知中的作用分离出来,并给予了同样重要地位的确认。同时康德本身也是一座桥梁,从古希腊到古典主义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康德为后世的哲学家提供了宝贵的观念资源。

    从文化史的维度来看,康德以自己的理念,向宗教的宰制发起了挑战,把人的权力从上帝的手中夺了回来,把自由分享给每一个人。同时也让人可以在看似牢固不破的自然因果链条中,看到一丝可以慰藉的希望,让人可以逃离被设定的宿命,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从文明史的维度来看,康德的主体论,特别是他提出意识对经验的综合作用,以及强调意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性以及在实践中的道德性,已经成为现代世界的文明基石。无论从什么角度去看当今人类的常识和所达成的共识,都能够找到康德理论的影子。

    当然康德的哲学不是完美的,他过于强调二元的对立、相对静态固化的逻辑、以及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论述方式,以现代人的视角来看,的确也有些“过时”。那么现代人读康德,该读的是什么呢?

    如果不是做康德学术的话,大可不必去纠结康德具体是怎么说的,他的观点精准地表达是什么,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个中文译版更精准,谁对康德有更权威的解释,这些问题,如果给到康德,他可能会觉得是异常可笑的。

    在先验方法论中,康德提出知识系统,要么是历史的(出自事实的知识),要么是合理的(出自原则的)。我们可以借用康德的这个观点,来去寻找康德在当前时代的意义。

    我们所看到的,学习的康德的哲学,都是历史的,因为是他已经写就了的,那并不是康德哲学本身,最多算是一个流派,算是一种历史的文本,真正的哲学的东西是活在文本里的思辨理性、实践方法。所以康德明确的说,不能学习哲学,只能做哲学研究。

    历史的东西,是可以学习的,甚至可以死记硬背,但系统的,具有动力的、构成性的知识,只能靠研究、靠反思不断地去迫近真相。这种观点,具有一种超越时间的长久震慑力,康德的哲学内容,往往就是可以在类似的这种方面给人以足够的启发。

    所以,康德给身处现代的我们,带来了一个双面的思考,一方面,作为一种历史的哲学,可以去了解人类思想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合理的哲学,其内涵的那些能够促动每个人反思的内容,让人们在脚踏大地之时,依然不忘头顶理性的光芒,并沿着这光芒,探索人生与世界的无限。

                                                      二、核心与内容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从学术的角度来看,是整个哲学都绕不开的一个关键环节,而从整个人类思想史或文明史的角度来看,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所阐述的思想,有一部分成为现代世界人们的“常识”,虽然没有成体系的存在与所有人心中,但却以散落碎块的形式,构成了现代人思想的基石。

    那么《纯粹理性批判》到底讲了什么,康德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用了什么具有里程碑式的方法?

    要回答这些问题,可能并不是简单的一篇文章能够实现的,甚至要几倍几十倍于《纯粹理性批判》篇幅的内容才能初步完整的呈现。但如果换一个思路,以一种个人总结的方式,目标是让自己以及更多对《纯粹理性批判》没有过接触的人有一个初步的概览,那么还是可以大胆的尝试一下对康德的思想进行概括的。

    本篇将以三个步骤——核心、内容和总结,对《纯粹理性批判》进行解读。其中【核心】部分,将会用最通俗的语言,抛开康德那些哲学性的术语,来去理解《纯粹理性批判》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内容】部分,按照原书的五个大的篇章——先验感性论、先验分析论-概念分析、先验分析论-原理分析、先验辩证论、先验方法论,通过概要总结,来厘清康德的思路;最后【总结】部分,在一些不同的侧面,找到理解《纯粹理性批判》的不同线索,并给出一些个人的理解。

    1、【核心】对思考自身的反思

    人在自然界中最大的特质是什么?有说人会使用工具,但这似乎只是一个结果性的表象,在这个表象之下持续向内追寻的话,终究会遇到一个关键点——人是会思考的动物。

    那么什么又是思考?粗略地来说,就是在我们大脑里所呈现出来的那些东西。可以是看见一只羊时的反应,也可以是看见之后对这只羊形象的再现回忆。但这种思维似乎并不是人类的特质,从动物世界的捕食过程中,我们似乎也能推断出它们具有这样的能力。

    更深层次的思考,应该是人类可以将看到的每一只羊,寻找出它们的普遍性,并构建出一个“概念”——羊,从而可以脱离单独一只羊的形象,而从普遍性的角度,更加抽象的去思考“羊”。从而在思考和对话中,不用说“我昨天晚上在悬崖上看到的那只活物”,而可以说“羊”。

    由此可见,能够生成“概念”是人的一种关键思维能力,但这些就够了么?人的头脑中,如果只是充斥着羊牛猪狗之类的概念,并不能说他会思考。“概念”只不过是思考的素材而已,真正让思考活起来的是人可以用“概念”进行“判断”。比如说“羊是活的”,“羊可以吃”等等,这些内容,也可以被称作“知识”。

    所以,通过对思考本身的反思,这个人们最习以为常的行为,可以被粗略的解构为——概念的形成(思考的素材)、判断的形成(思考的动作)。而那些被公认的判断,就沉淀下来,成为了人类所共有的“知识”

    2、【核心】对思考能力的质疑

    思考所带来的知识,给人类带来了这个星球独一无二的发展能力。环顾现代世界四周,每一样的人造物,都凝聚着被我们分类为不同知识的内容,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等等。这些飞速狂奔的知识,都共享着思考的本质性的东西——概念的形成和判断的形成。

    以概念和判断为地基构建起来的各个学科的大厦都异常宏伟,只从其效果来看,这些知识似乎都牢不可破。但如果把目光深入到地表之下,思维敏感的人,就会隐约的产生一些担忧。即便是科学现实的丰硕成果已经可以从结果层面证明了人类思考的现实性,但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都会发现这其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

    这问题就是知识的地基,也就是概念和判断,并不具有绝对的真实性,或者说总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人类得出的概念,是否真的有效,人在概念上做出的判断,是否具有现实性?

    如果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人类知识的宏伟建筑,也只不过是一种偶然的奇迹,其根基是不牢靠的,是随时都有可能崩塌的。大多数的科学,基本都绕过了这个问题,或者说把它悬置起来,假定概念和判断的有效性,在此之后去发展具有应用性的科学知识。

    但有一门学问,关心的就是思维的本质问题,无论是称之为形而上学也好,玄学也好,抑或是哲学,总有一些思维敏感的人,在“杞人忧天”。他们担忧我们所引以为傲的一切科学成就,只不过是一场幻梦。

    所以哲学当中一个最重要的追问,就是概念和判断,以及在此之上形成的知识,是否能反应现实。

    3、【核心】康德式的问题分析

    当这个问题落到康德那里时,早已形成了很多固有的见解,有人(唯理论)认为人类可以通过理性来把握一切,有人(怀疑论)认为除却现实的经验之外,一切不过是人类习惯性的幻觉。这两方在康德所处的时代各持己见,并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观念战场,然而并没有谁能够真正打败谁,也没有谁能够真正赢下这场思想的争斗。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康德并没有掉入传统的窠臼。大多数人面对一个问题,都是努力的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但康德式的解题方式是返回问题本身,他看到对这个问题的互斥的回答,在某些方面来说都可以是对的,而在另一些方面来看又都是错的。这时,如果继续沿着现有的问题思路作出解答,无非也就是在现有的答案中选择其一,永远也无法真正解决。

    康德认为,没有无法回答的问题,但如果问题导致了矛盾的答案,那么就是“问题”本身出了问题。也就是要回到问题本质上,去思考问题的源头,并对问题加以修正。

    原来的问题是:人的概念和概念的判断,也就是可以统称为知识的东西,是否具有现实性。在这样的问题形式之下,答案只能二选其一:有或没有。

    康德回到问题本身,对其做出了修正。并不直接去问所有的知识都是否有现实性,而应该去问,导致知识现实与非现实的分界线是什么。也就是说,哪些知识是我们可以百分之百确信的,具有现实性的,哪些知识是我们无法说清楚现实性的。康德把原本二选一的是非问题转换为一个范围的问题,这也导致了他对这个问题解决的方法,并不是去单纯论证,而是先去划定范围,然后依照范围进行论述。

    4、【核心】康德的观点

    康德对这个古老的哲学问题的解答,可以从几个对立的概念入手,进行一个粗浅的理解。

    首先是,可知和不可知。康德认为人所获得的概念以及对这些概念的判断,有一些是现实的,有一些是不现实的,也就是这个世界上有我们可知的、确切的东西,也有我们不可知的东西。那么如何划分这个可知和不可知呢?

    那就是第二对概念——本体和现象。比如一个苹果,我们看到的,以及所得到的苹果的概念,都是“现象”,也就是苹果向我们的知觉呈现出来的东西,我们认识到它的颜色,必须是在我们视觉可见范围之内的,味道,形状等等都是。这现象是我们可知的,但现象背后苹果的本体究竟是什么,我们是无法越过我们感知的限制去了解的,也就是本体,或康德所说的“物自体”是无法被认识的。

    本体和现象这对概念,是整个《纯粹理性批判》的钥匙,康德对知识划分的界限就在这,现象是可知的,本体是不可知的。

    在划定范围之后,也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在可知的现象领域,依然要回答我们的概念和判断为什么是具有现实性的这个问题;而面对不可知的本体,我们也要去探索,即便是不可知,我们是否还能做点什么。

    这也就构成了康德哲学的两大核心内容——认识和实践。对于可知领域,我们的认识是如何发生的、如何有效的、如何运作的,这也就是认识论部分。而不可知领域里,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可以希望什么,这是实践论,或道德哲学部分。

    先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依然有一对非常重要的概念——内容和形式,或叫经验与先验。康德认为,一切我们能认识到的,能产生确定知识的东西,都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内容、经验,也就是现实中我们遇到的、感受到的东西,还有一部分是这些内容、经验的组织结构,也就是形式,康德把这些称作先验的,也就是“先于经验”的东西,它们并不在被认识的对象之中,而是在我们人的先天思维里。

    这样一来,认识,就变成了人与现象的一种必然互动结果。对象提供了内容,而人的思维提供了形式,经验与先验结合,成为了知识。这样一来,知识也就必然具有了现实性,虽然知识是在人大脑中的东西,但人大脑中的思维为这些知识提供了结构,并非完全被动的呈现,大脑中的知识也是由于这种形式上的桥接,而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现实性。

    而对于那些不可认识的东西,康德认为我们至少还可以做点什么,以及在这个做之外去希望点什么。也就是那些无法用经验完全验证的东西,可以被称作理念、理想甚至信仰,人可以用自身行动去追求,去尽量地靠近,这也就是康德的道德实践观。

    以上基本上就是《纯粹理性批判》的一个大致脉络,从认识到实践。认识当中从感性到知性到理性,而实践讲的是一种方法,一种指导。康德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先验唯心主义”,这个先验就是说明他研究的是思维当中的形式部分,唯心则讲的这些形式并不是属于认知对象的,而是人的先天提供的。下面我们来简单的逐一了解《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各个部分:先验感性论讲的是感性的工作原理,先验分析论(概念分析和原理分析)讲的是知性的工作方法,先验辩证论讲的是对理性的探讨,先验方法论则是认识论之后的实践方法论。

    5、【内容】先验感性论:哥白尼式的革命

    在以下的内容里,尽量绕开康德的哲学名词,用通俗的方法来去对康德的观念进行解读,虽然不能避免庸俗化,但或许对现在以及对在哲学之外理解康德有更大的价值。

    康德的感性论、分析论和辩证论对应的是感性、知性和理性三种人的思维认知能力,简单的说,感性是获得概念的能力,知性是做判断的能力,理性是做推理的能力。人的思维就是首先对外界反应形成概念,然后在概念基础上作判断,以及在判断的结果上进行扩大化的推理。康德就是遵循这样的认知过程来构建自己的认知论的。

    在认识的最初阶段,康德就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突破。他称自己的理论是“哥白尼式的革命”,就是由于其在感性认知领域所提出的不同观点。在人们固有的思维里,概念符合对象,这是基本的常识,亚里士多德也说了真理就是概念与对象相符。

    康德认为这种固见就像此前人们认为太阳绕着地球旋转的地心说一样,是被一些现象所迷惑了。他认为认识论需要有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也就是在原有的地心说的基础上转换角度,提出日心说,在原来人们都认为概念应该符合对象这种传统思维基础上,提出全新的理念。

    先验感性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象符合概念。当然这个不能单纯的从简单的字面去理解,否则就会将康德哲学彻底的违心化,觉得康德向贝克莱那样,认为心外无物。

    这就涉及到前文提到的,康德的一个核心划分——本体与现象。一切人类的认知都是现象领域的事情,而这些认知是由内容和形式构成。经验提供内容,先验提供形式。经验在客体,在外界,先验在主体,在内部。而且“先验”叫先于经验是因为其逻辑在先,人在组织经验的过程中,必须以先验的形式为基础,否则我们就无法认识任何一样东西。

    先验的形式就是空间和时间,康德认为空间和时间不属于被认知的对象,而是存在于人的思维当中,是一种先验形式。一切被认知的对象都在空间和时间内,我们都要用时空形式去认知它们。人为这些对象的现象提供了这些形式,这也就是对象符合概念的根据。

    但在这还是要说一下的是,康德并不认为我们的思维能够决定认知对象的本体,因为本体是无法认知的,所以我们只是为本体的现象提供了一个时空形式,我们没有能力去认识其本体,更不能决定其本体。

    在先验感性论部分,最核心的就是本体与现象的划分,让现象成为稳定、确切的可知的,而让本体承担起不可知的东西。这样一来,就可以明确的去进行不同层面的探讨了。

    6、【内容】先验分析论-概念分析:十二范畴

    在对感性素材进行统合形成了概念之后,人的思维就要对概念进行连结,并做出判断,形成知识,这就是知性的能力。康德认为有两类判断,一种分析判断,一种是综合判断。

    分析判断就是在判断中,就能得到结论的。比如“热水是热的”,这个判断结论就包含在判断之中。还有一种就是要借助第三方验证才能得出结论的判断,比如“人是会死的”,这个判断就需要经验性的去验证。

    康德认为,分析判断并不能给我们提供什么新知识,只有综合判断才能产生新内容,所以关键要讨论的就是综合判断。在先验分析论的概念分析部分,主要是探讨都有哪些种不同的判断类型。

    判断,其实就是一种逻辑,康德将西方哲学中积累下来的逻辑转化为他的判断类型,也就是四大类的“范畴”——量、质、关系、模态。

    举个通俗的例子,比如对一个苹果的概念,首先我们会做一个量的判断,比如它的大小体积,颜色的程度等等;其次会做质的判断,也就是是不是能吃的、有什么营养等;随后还会去作一些扩展性的关系判断,比如有苹果树才会结苹果,吃了苹果就会饱等等;另外关于这些判断是否是真的,或者是偶然还是必然的,这就是所谓模态。

    这四大类的范畴,前两个量和质,是关于事物本身特性的判断,第三个是关于事物跟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判断,而最后一个模态不涉及事物本身,而是一种主客体之间,也就是在认识者与被认识的物之间的一种判断。

    在每一类的范畴中,又可以分为三类,在此就不展开了。康德是按照正、反、合的结构去构造的。也就是肯定,否定和否定的肯定,打破了原有的二元对立的逻辑思想,这也是康德的一种创建。

    在先验感性论中,康德通过改变视角,让感性所获得的概念具有现实性,在先验分析论的概念分析中,康德提出了十二范畴,也就是判断的类型。那么接下来要论证的就是这些判断类型,是如何具有现实性的。

    7、【内容】先验分析论-原理分析:图式思考

    纵观整个《纯粹理性批判》,先验分析论的原理分析部分,可能是最艰深的部分,因为这部分离现实经验足够远,以至于必须全部用概念思维去掌握,同时又不像理性部分那样本身就是关于一些不依赖于经验内容的理念性的概念。原理分析部分关键解决的就是范畴如何应用到认识中,同时确保其现实性的。

    前面我们提到了,康德核心关注的是综合判断,综合判断就需要一个第三方的验证。在感性当中,我们可以对现象有一个“直观”,比如在提到苹果的时候,头脑中会有一个图形化的苹果与之对应,这样去判断苹果形状时就可以参考这个直观的形象,作出判断。

    但在对概念进行操作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不能依靠于直观了。所以康德创造了一个思维的类比,当我们要对概念进行判断时,也会有一种类似于直观的“图式”,通过对比“图式”,或者说通过图式所架起的桥梁,人的知性判断才具有了现实性。

    那么这个图式是什么呢?康德认为是感性条件中,也就是空间和时间中更为基础的时间,因为凡是现实中的东西都必须在时间中,这样通过利用具有时间特色的思维,人就可以把范畴运用到现象当中去。

    时间的图式可以分为:序列、内容、秩序和把握,实际上就是对应着范畴的四大类别。而在这个基础上,康德提出了知性的原理,它们分别是:直观的公理(量的判断)、知觉的预测(质的判断)、经验的类推(关系判断)、经验的公设(模态判断)。

    康德对这些原理进行了深入的解释,在此就不一一展开,总的来说,其结论就是知性的运用,是有其规则的,而这些判断的规则,也是有现实性的。比如在关系判断中的因果关系,就是时间的先后顺序的一种体现,根据时间秩序这个图式,因果关系不仅是人思维的一种模式,而且具有了应用在现实中的特性。

    8、【内容】先验辩证论-灵魂、自由与上帝

    如果只停留在知性,那么一切知识都是可靠的、稳定的、现实的。但偏偏人不安于现状,或者说是无尽的求知欲,推着人类去探索,比如针对主体,在判断基础上不断去推理,于是就产生了是否有灵魂这个问题;针对客体,在因果关系上不断的推理,去探索终极的原因,于是就产生了自由是否存在的问题;在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上,不断去追问,于是就产生了上帝的终极问题(这也能看出康德三分法的特征,主体、客体、主体与客体的综合)。

    康德认为,这种超越了知性判断的理性推论,已经超出了认知界限,也就是进入了不可知领域。传统的形而上学对这些问题得出的结论——灵魂不朽、自由意志、上帝存有,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针对自由部分,会产生诸多“二律背反”,也就是矛盾的结论都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

    这就有点像最开始我们提到的康德式的解题方式,康德认为这并不是结论的错误,而是问题本身的问题。回到问题本身,关于灵魂、自由和上帝,这本身都是本体的问题,而非要问它们是否存在和不朽,那就是向本体提出了一个现象领域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注定得不到答案。

    康德把这一部分命名为“先验辩证论”,其实际意义就是在于去辨别将理性运用到一种极限,从有限去追求无限时,会遇到的一些问题,或得到的一些“玄想”。或者说,用“认识”去认识“不可知的本体”,这不是关系到错误结论的问题,其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

    那么是不是就放弃理性的这种追求呢,康德认为虽然我们无法认识,但我们可以去实践,用实践去逼近本体,去满足理性的这种追求。

    9、【内容】先验方法论-康德的“社会契约”

    在先验辩证论中的三大终极追问——灵魂、自由和上帝,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理解。

    而既然说到实践,也就以人可以开展一些行动为前提,这本身就是自由了,所以自由就不再是个问题。那么关于灵魂不朽和上帝存有这两点,康德认为这种理念,或者说理想甚至是信仰,是保证人们能够以道德的名义生存的共同前提。

    当然,人可以自身向善,但这种完全自觉的行为,是要求极高的。只有有一个最高的道德观察者——上帝存在的时候,上帝有奖赏和惩罚的权力的时候,人才可以更加轻松的向善。那么这种奖赏和惩罚,如果没有一种来世的应许,就会遇到现实的困境,人们会问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当灵魂进入天国,好人自然就会获得好报,这种奖赏的分配,让人有了一种希望,有了对善的践行,对苦难的忍受,对恶的排斥的希望。

    康德也曾经说过卢梭的理论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从霍布斯到卢梭所形成的“社会契约论”,讲的就是当人们聚在一起形成社会的时候,会“签订”一种契约,在对这个契约的履行中,人们能够更好的和平相处。从这个角度来看,康德的实践理论,或者说他的道德神学,是“社会契约论”在形而上学层面的延伸,抑或是更加本质的思考。

    康德也这样评价自己的哲学,就是给知识限制,为信仰腾出位置。康德并不是冰冷纯粹的理性主义者,在其哲学观念当中,有坚定的理性部分,也有热情洋溢的人文精神。

    他通过给知识划定界限,区分出本体与现象,让凯撒归凯撒,上帝归上帝。在知识的领域,是自然规律在做决定。而在不可认知的领域,则是需要人的道德,人对上帝的信仰,以及在这个信仰指导下的实践能去探索的地方。

    10、【总结】《纯粹理性批判》的四三二一

    在对《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部分进行逐一了解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线索的发现,来去更好的理解康德的哲学观念。

    在此总结了“四三二一”,虽不能完全的体现出康德的观念,但是可以从不同维串穿起对康德思想的研读。

    四——“四张表”

    传统逻辑表——>范畴表——>图式表——>知性原理表

    由于知识的核心就是判断,在认知论部分,康德从“传统逻辑表”推出了“范畴表”,获得了先验判断的类型,用“图式表”给先验判断赋予了现实性,并得到了“知行原理表”这些判断的根本原理。

    三——“三划分”

    本体——现象——主体

    康德最具有创见的理论,就是提出了现象与本体的区分。如果把人加入进去的话,在一个认知过程中,人是主体,对象是本体,而人跟对象共同创造了现象,对象提供了内容,人提供了形式。

    二——“二领域”

    由于划分出本体和现象,康德的哲学就存在着本体的不可知领域和现象可知德领域,对本体不可知,只能用实践去把握,对现象可知,则可以用认识去把握,由此产生了实践与认识的区别。实践依赖信仰,认识产生知识,最后又得到了信仰与知识的关系。

    一——“统一”

    康德哲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点就是在于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肯定,也就是从哲学层面给人的自由进行了现实性的论证。所以他的所有内容的基础,从认识到实践的根本,就是在于人的一种自我“统一”。只有一个连续的、统一的人才能去认识,才能去实践。康德的哲学中,蕴含着对人的一种最高的尊重。

    另外,人的理性所追求的,就是对一种统一的世界的追求,从有限到无限的追求。从知识的角度,如果没有一种统一的知识假设,人们就会丧失不断进步的动力,如果没有一种总有一天会完成的期待,人就会陷入一种虚无的境地。

    从人生的角度来看,当我们提到“人生”时,本身就是一种统一,对人已经经过和还未经过的生活的一种统一,很多人生内容,也只有在这个统一的基础上进行的思考与判断。

    但人永远也无法确切的获得一种统一感,理性也无法追寻到世界的终极统一,就连人生也在最后一刻之前是无法完全想象的,而到了最后一刻,自身也无法对这个完整的统一人生进行思考了。

    但正是如此,这种无法彻底获得的统一,变成了一种理想,一种信仰,一种追求的目标,人生才因此而有了高于物质生存层面的追求和希望。这种追求就是对理性当中的那个终极目标的无限迫近,理性主义者必然是完美主义者,完美是不存在的,只能在理性中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们可以从很多的角度去解读《纯粹理性批判》,从认知、从实践、从理性、从自由、从道德等等,但这些都可以看做康德对完美的一种追求,其理论本身,也是对完美形式、完美的人类思维方法的追求。

    所以不能说《纯粹理性批判》是一本完美的书,但是它是康德所能设想出来,最完美的关于人类如何在现实的世界中追求完美的理论,康德也给出了自己的判断——理性使人趋向完美,理性本身塑造了完美。

                                                     三、借鉴与反思

    这是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三篇总结,第一篇主要是从历史、背景、目的和意义等角度来去理解《纯粹理性批判》,是一种外部视角;第二篇是以内部视角,以通俗和简要的方式对康德的观点进行了理解。

    如果让康德自己来看,可能这即将展开的第三篇是他最乐于看到的内容。可以说是康德在哲学领域重新发现了辩证的方法,并赋予了一个全新的哲学意义,他的“批判”系列也成为哲学史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所以在此就斗胆用康德的方式,即用“批判”来审视《纯粹理性批判》,也就是“批判的批判”。

    这篇总结将会以如下的方式展开,首先提出几个康德思想中能够超越时代的深刻洞察;其次针对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的七个不同的问题作出批判式的评述;最后给出一些康德之外的畅想。

    【康德遗产中的钻石】

    康德留下了一座矿山,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已经融在了大众文化中,成为了常识,一些在全新的观念冲击下,显得暗淡无光,而还有一些,经过时间的淬炼,反而历久弥新,保持了钻石的本色。

    如何解决一个难题?

    在我看来,这些钻石中,最闪耀的并不是康德的那些划时代的哲学观点,因为纵使再完美的观点,也总会有缺失,但得到这些观点的方法,也许永不过时。这些方法里,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康德认为——问题总会有答案,如果没有,那就是问题本身出了问题,要回到问题的本质层面去重新思考甚至重构问题。

    在现实中,人们总会遇到生活所提出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无暇反思,而是像做数学题一样,直接去找解题方法,去寻求问题确定的或最优的答案。人生的很多困境,就是被困在问题的迷雾中,陷入诸如必须要进行二选一的境地。

    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康德在当时面对人们对理性能力的质疑的时候,也就是说理性能认识一切或理性什么都无法掌握的争论中,并没有掉进这个非此即彼的困境,反而是去重新思考问题本身,这种争论不休的状况,是不是问题出了问题,也就是问“理性是否能认识一切”本身就是不恰当的。

    也正是这样的思路,让康德超越了同时代的其他哲学家,跳出了问题去看问题,从一个更高维度给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康德这种“反思问题本质”的方法具有一种永恒的效力,时至今日,当我们陷入一个又一个难题而无法自拔的时候,不妨问一下,这个难题究竟是客观无法改变的,还只是由于我们自身的认识方式而给自己造成的,也许会有一大半的问题迎刃而解。

    如何理解问题的答案

    前面说了康德在面临问题时,首先做的并不是着急去解决,而是反思问题本身。那么接下来,在解决问题层面,可能一百个问题,会有一万种办法,这是一种具体的、偶然的、特殊的内容,当然其中也会有很多方法,但很难提取出一些更具有普遍和借鉴意义的东西。所以我们跳过问题解决,直接到解决问题之后,如何去看待一个被解决的问题。

    一个被解决的问题,跳出这个问题本身来讲,可能会成为一个经验,进而成为一种知识。对此康德做了一个区分,他认为知识可以分为“历史的”与“合理的”。大多数被解决的问题,都是“历史的”,也就是一种可以被用来借鉴的内容,但并不是知识本身,只有那些“合理的”(也就是具有一种普遍意义的,逻辑的,必然的知识)才能被人们反复、广泛的理解和使用。康德认为,人只能学习“历史的”知识,但无法学习“合理的”知识,“合理的”知识只能被训练出来。

    在这里不妨对康德的观点进行一个重构,任何一个被解决的问题中,都存在着“历史的”和“逻辑的”(合理的)两种借鉴意义。比如一次政治危机的解决,其中必然与当时的实际情况分不开,这些都是历史的,但在解决过程中所使用的某些思维逻辑,是与历史无关的,是可以被反复应用的,这些就可以被称为逻辑的。

    人类的发展,正是建立在对解决的问题的不断总结,形成知识并应用于新问题之上的。那些已经解决的问题,是前人留给世界的宝贵财富,但只有掌握了芝麻开门咒语,也就是学会理解和应用它们,才会真正发挥它们的作用。

    康德在此就提供了一个方法,我们不能对所谓的知识全盘的接受,而是要进行一个辨别,那些历史的知识,很多时候并不具备知识的真正价值,人们只有不断在已经解决的问题中,拨开历史的迷雾,发掘那些合理的知识,才能发现知识真正的价值。

    【七个批判的批判】

    前面讲了从普遍性上去理解康德如何看待问题以及看待解决问题所得到的答案,接下来,将会具体的来看康德面对“理性”能力这个问题上的解决办法,由于这里就涉及到了他独特的观点,也就同时可以对这些观点进行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批判。

    这些“批判的批判”将会涉及七个方面,从《纯粹理性批判》的大前提开始,深入到康德的时空观、经验与先验的区别、认知过程的划分(从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极其重要的知性生成概念的原理、实践的特性以及对理性作用的追问。

    批判1、《纯粹理性批判》的根基——本体与现象的划分

    《纯粹理性批判》的一切内容,都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基础上——在主体与客体发生认知关系的过程中,客体可以被分为“现象”和“本体”,现象就是主体(也就是人)思维中的一个领域,而本体则是人永远无法触及的东西。

    简单地说,康德的观点就是认为人所产生的一切认识,都是在现象领域,至于说本体,人是无法认识的。

    这个划分的根源,来自于对当时哲学领域中,唯理论和怀疑论争执的反思。唯理论认为人可以通过理性认识一切,而怀疑论则认为人的理性所得到的只不过是一些习惯的连结,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对此,康德给出了一个自己的答案,也就是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也就是这世界上是有可知的,也有不可知的。他将可知的归为现象,将不可知归为本体。所以现象与本体的划分,实际上是可知与不可知的区别。

    那么为什么康德要作出这样的划分呢?如果按照唯理论的观点来说,人类对自身的认知能力就过于自大,而按照怀疑论的观点来看,人就无法确定已有的知识。所以康德划分出本体与现象的首要原因,就是为了划定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稳固住人的知识,也就是对这些知识进行肯定。

    那么如果要肯定知识,也可以完全的肯定人类的认知能力,干嘛要划一个范围呢?这就要说到康德作出本体与现象划分的真正动力,正如康德自己所说,他要对知识进行限定,从而给信仰留出空间。设想一下,如果人类理性可以认识一切,实际上反过来说就是一切都是在因果链条当中,那么“自由”又从何而来呢?如果没有了自由,人类对未来又能有什么期待呢?那些对来世、对美好、对幸福的期待,不就正是信仰的本质么。

    康德的这种极具创造力的划分,其意义就在于,首先,对于理性能力的问题,他并没有给出一个无端的回答,反而是确认了一种“可知/不可知”共存的状态。虽然这种观点看似有些妥协和暧昧,但实际上对后世的影响反而是更大。特别是在科学领域,如哥德尔曾证明:一个足够复杂的公理体系,如果它是一致的(相容的,无矛盾的),那么它就是不完备的;以及量子物理中的“测不准原理”,都说明了在某种程度上,认知是存在缺陷的,我们必须容忍“不可知”的存在。

    其次,当承认了“可知/不可知”共存之后,康德也极具创见的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操作方法。因为如果我们承认了不可知,那么就我们无法对不可知说任何事情,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呢。康德给出的方式是在认知层面“悬置”这些“不可知”,把它们当作一些概念,在逻辑上进行操作,同时去探索其在实践上的意义与价值。

    最后,在更高的维度上去理解现象和本体,实际上背后是关于一个更加古老的话题的展开,那就是关于“认知与存在”。在一种惯性的思维里,可以被认知就是存在的,不可被认知就是不存在的,认知和存在是一种紧密相关联的关系。而康德使二者彻底脱钩(当然也不是完全),认知是现象领域的事情,存在是本体领域的事情,认知和存在之间有关系,但就不是一种必然联系了。

    那么从批判的角度来看,这种划分又有什么问题呢?奥卡姆提到定律中说“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但康德为了解决认知的问题,硬是将客体做了一个本体和现象的划分,相当于增加了一种“实体”。这并不类似于解决几何问题时引入的一个辅助线,而是完全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对于本体,康德认为是不可知的,那么问题就是对于这些不可知的东西,人们是毫无办法的,即不能说是,也不能说不是,既不能感知,也不能作判断,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本体/现象的划分,作为《纯粹理性批判》的基石,本身就是一种“悬设”,或者说就是康德的一个假设。

    并且在这个假设之上,康德还可以反复的、随意的引用,当遇到了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个假设拿来去解决问题。虽然康德立意去批判独断论,但对于本体/现象,康德本身就陷入了独断论的危机,并且这种划分也带来了一种将客体神秘化的危险,最终导致了看似严谨的《纯粹理性批判》也只是建立在危险地基上的知识大厦。

    批判2、现象领域的形式——空间与时间

    在有了本体/现象的划分这个前提之后,康德就要开始着手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其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一改人们只能被动的认识世界的观念,让人在认识中具有自己独特的地位,最后达到康德所称“人为自然立法”的状况。

    那么人如何为自然立法呢?康德认为,在人可知的现象领域,一切现象都是具有双重特点,一方面现象有着内容,另一方面也被空间和时间这种形式所限制。现象的内容是来自于外界,而空间和时间则是来自于人的思维之中。所以在认识的过程中,自然提供了内容,人提供了形式,没有形式,自然无法被认知,没有内容,形式也是空的。

    康德的这种看法,也是有一定的历史根源。首先要说明的是,他对于时间空间的看法,虽然来自于自然科学,但更多的是一种哲学式的,现代人不能完全用物理式的看法去理解。在康德的时代,有两种典型的时空观,有趣的是持这两种观念的代表人物都是曾经宣称发明了微积分的科学家。

    牛顿认为,时间和空间是客观存在的,并像两个大容器,把一切都装入其中。空间就像一个大空箱子,而时间则像一条河流,世间万物在空间上是置于绝对的空间当中,在时间上是置于时间之流上。

    莱布尼茨则认为,时间和空间并不是绝对的存在,而是一种关系的表示,其最后都能反应为一种数学关系,时间和空间本身并不是客观的。

    康德就像是一个历史争论的“和事佬”,又一次把两种典型不同的时空观念综合了起来,康德认为时空既不是存在于客观当中的,也并不是单纯的关系表征。而是存在于人思维逻辑里,是人认识世界的一种形式,或者说我们能认识到的一切事物,都必须在这个形式当中,否则就是无法认识的。

    在此,搁置从纯粹物理的角度去评价康德的观念,这种将时空作为认知必须的形式的设定,从积极的角度来说,首先是抬高了人作为认知主体的身份,人不在是被动的对自然的反应,而是在认知中也同样贡献了重要的东西;其次是康德将一切经验划分为了内容和形式两部分,内容来自自然,形式来自人的思维,这样的分解给后续的理论操作提供了一个平台式的解决方案;最后这样的一种认知观念也隐含了一个重要内容,即人的一切认识,即一切知识产生的基础,是来自于人“自我的统一”,因为认知需要人提供时空作为形式,那么提供这种形式的前提就是人要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自我认知,否则这一刻和下一刻的东西无法被认为是同一个,就像一个没有记忆的人永远无法认知任何东西一样。

    那么从批判的角度来看,康德的时空观又有什么问题呢?

    首先,关于为什么时空是人认识世界的形式这一点,康德并没有给出解释,就像他对本体/现象的划分一样,也都是独断地给出了结论。另外时空是否是完备的,也就是说在时空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形式条件,康德也并没有进行探索。

    退一步来说,康德只不过是借用了时间和空间的名字,并不是去探讨自然或物理上的那个时空的本质。他想说明的只不过是认识中,有内容和本质的区别。

    但这也导致了第二个问题,内容与本质,其本身就是两个概念,这种概念是有现实基础的还是只不过是一种悬设呢?更明白点说,内容与本质的划分,可能也不过是康德的分类方式而已,只有“可能性”,而并不能确认“现实性”。所以除了本体/现象的无法确认之外,进入了认知中的一对重要概念——“内容/形式”也同样只是假设而已。

    批判3、知识的构成——经验与先验

    接下来,康德在“内容/形式”的划分中,又生出了一对概念——“经验和先验”。我们认识的内容,来自于经验,康德也明确说,一切知识都是发源于经验的。但知识并不是百分之百来自于经验,还有一部分是他所说的对应内容的形式部分,这部分诸如时空观念,是先于经验发生,就已经在思维中准备好了的,所以这个叫做“先验”。

    康德将自己的哲学称为“先验唯心主义”,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讨论的,全部都是先验的东西,包括先验感性论、先验分析论等等,实际上这也非常合理,因为经验的东西千差万别,很难在一个体系中完整的表达出来,而先验的,也就是形式上的东西则可以通过体系式的构建,把一切知识的骨架勾勒出来,这也正是康德的目的。

    经验/先验的划分,脱胎于内容/形式的划分,其核心目的,就是为了明确人在认知过程中的主动作用。其积极的意义在表面上确实是将人在认知中的地位提高了,但实际上经验/先验的划分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这个意义就是对“时间在先”和“逻辑在先”的区分。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开篇就明确了: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但后来却又提出了先于经验的形式,这又该如何理解呢?可以说,从时间的角度来说,经验在一切知识之前,这是一种“时间在先”,但时空形式,是必须在思维中准备好的,并以此去组织现象,这是一种“逻辑在先”。

    时间在先的现象,现实中有很多,很好理解,比如太阳升起来之后,温度慢慢升高。而逻辑在先如何理解呢,好比我们把一个铁球放在沙发上,放下的瞬间沙发就会被压出一个坑,从时间的角度看,铁球压下和沙发有坑是同时出现的,但在逻辑的角度,我们可以说铁球压下是沙发有坑的逻辑前提,也就是逻辑在先。

    所以康德关于经验/先验的划分,从更深远的意义角度来说,是提供给我们一种关于时间在先和逻辑在先的思维方式的模板。但其背后的问题也正是在于这种时间和逻辑的划分,如果从逻辑上去追溯形式,那么继续追溯下去,先验的东西是从何而来呢,康德没有给出解释,而是用了他一贯的方法——悬置。

    而且既然强调了人的作用,那么“先验”的东西,为什么最终会趋于一致,也就是所有人共享一个“先验”模式,而不是呈现出千奇百怪的先验形式呢?是不是进一步的推断,先验的东西在具有差别的人类思维中,呈现出一致,其背后一定有着一个原因,这个原因在很大情况下,可能来自于人之外呢?

    批判4、认知的过程——感性、知性到理性

    康德用本体/现象划分做了一个底盘,用内容/形式,经验/先验造了四个轮子,接下来就在认知过程中飙车了。他构建了一个认知模式,即感性产生素材,知性产生概念,理性进行推理,层层递进,从现象到概念,从有限到无限,从特殊到一般。

    康德划分出认知过程的各个阶段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研究每一个步骤的特点以及其功能和限制,在这方面,康德的理论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同时也给后世诸多启发,并将认知的模式基本固定了下来。

    但从批判的角度来看,康德自己也认识到了,比如感性中也有知性的参与。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并不是在顺序上的结构,而只是一种逻辑的结构。虽然这样的划分可以详细的研究每一个阶段,但却也带来了僵化的观念,让思维变成一个个割裂的步骤,而不是一种整体的化的进程。特别的,对这种整体化的隐蔽,同时也就隐蔽了在认知中的“主体”,也就是好像自我在认知中缺席了。

    虽然此前康德明确了自我在认知当中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似乎是以一种机械的方式,即便是有先验的形式提供,认识仿佛也像是在一个流水线上,根据来料进行加工,而完全没有一种个性的成分(康德晚年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在《批判力批判》中提出了一些新观点)。

    批判5、知性的关键——十二范畴

    在康德的认识过程划分中,感性是由内容和形式构成,内容来自经验,形式来自先验,既然是这样的一种混合体,感性就天然的具有了现实性。而在感性之后的知性,是产生概念的过程,概念没有像感性那样的直接的经验内容,需要解决的就是知性概念的合法性,也就是现实性的问题,以及在这个现实性基础上,知性如何工作的问题。

    康德的逻辑是,借助“时间”这个概念,将感性的现实性传递给知性,保证了知性的合法性。并借助传统的“逻辑表”,构建了一个“范畴表”,明确了知性的工作方式,也就是参考“范畴表”去生成概念。

    从积极的角度来说,康德在构建范畴表的时候,使用了超越传统二元论的“三分法”,也就是基于正、反、合的一种划分。任何一种概念,都可以找到其反面,这很正常,但康德提出了一种思想,也就是将正面与反面结合,从而产生一个更高境界的状态,这是以前的哲学观念中少见的。

    从批判的角度来看,康德的这种三分法又过于僵化,也就是简单的停留在正、反以及正反综合之上,直到后来黑格尔才将这种综合完善成一种进程,也就是世界是在这种不断地否定之否定中前进的。(康德的哲学思想更加注重理性和道德的普遍性以及先验知识的概念,而黑格尔的思想则更侧重于历史和文化的发展,通过辩证法理论和对矛盾的统一来达到更高级的认识,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是从康德的思想基础建立起来的。两者在哲学史上都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提供了对现代哲学思考的不同视角)。

    另外康德提出的十二范畴,是基于他的时空观,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以时间为基准,进行一个完备的划分,这样并没有问题,但却有些片面。比如在关系范畴中,康德根据持存、相继和并存,找到了三种关系:实体/偶性、因果、协同。但如果不以时间的视角,比如以非欧几何学的视角,或其他,同样也能看到更多的关系存在,所以康德在此也是受到了局限。

    康德认为,他提出的范畴表,就已经是完善的了,但实际上这部分内容,应该算作他所说的“历史的”知识,如果说非要算“合理的”知识,也只能算作“一种”,一个视角之下所产生的,而并不能代表全部。

    批判6、认知的目的——实践理性

    人的生存,是以认识世界为前提的,但最终的目的应该并不在认识上。康德提出了三个核心问题——“人可以认识什么?人可以做什么?人可以希望什么?”,认识是给实践铺路的,一种理论如果不能把认识过渡到实践,那么就会是一种残缺的,甚至是“无用”的学问。

    康德的认识论,就是在给实践扫除障碍。在那些可知的领域,人们根据认识到的知识来行事,这在数学、自然科学领域非常奏效。而在不可知的领域,康德认为理性虽然无法获得认识,但可以用理性去实践。而理性参考的应该是道德,即人们的理性能共同到达的一个道德领域,并以这些道德律令来约束实践。

    在积极的方面看,康德通过限制知识,在哲学领域,将自由彻底的还给了每一个人。但没有约束的自由是危险的,所以康德希望通过道德,以及道德的终极领域,也就是信仰来去约束自由。这种思想,可以看作是哲学领域的“社会契约论”,只不过人不是与国王或民众立约,而是与自己的理性立约。

    但批判的看,康德关于实践的论断,首先就是独断的。或者说人具有实践自由,是康德的一种设想,同时这种自由会被道德、信仰所约束,这也是康德的一种理想,是康德的“理想国”。同时,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所呈现的道德观也过于形式化,在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时,只能为信仰做一个支持,从而缺乏了世俗层面的力量。

    批判7、理性的终极作用——知识、实践与人自身

    《纯粹理性批判》讲的就是关于人类理性的一种批判,是关于理性的能力、范围、规则的一些论述。但其背后所悬挂着的,永远是一个最终的目标,也就是“理性的终极作用”究竟是什么。

    显然,认识是理性的作用之一,人的一切知识都离不开理性,但想必也不会有人将理性的终极目标定为认识。当然,这中间理性还有一种对无限、对未知的追求,这些也是引导人不断求知创新的动力。

    在康德的观念中,理性的终极作用应该是引导人们过上一种“道德的”生活。康德认为,人都是在追求幸福的,而道德是在幸福至上的一种更加高级的境界,幸福并不见得是道德,但通过道德可以希望幸福或确切的获得幸福。

    所以康德在构建自己世界观的时候,认为“人为自然立法”,同时也认为道德是“律令”,人可以为自然立法,但人也要听命于道德,在这样的基础上,才会形成一个美好的社会。而理性,就是达成道德的关键因素。

    这种理性终极作用的观念,其积极的作用,也同时就是其限制。在描述了一个道德主宰的社会的同时,也扼杀了多元性,消除了人的更多可能性,在鼓励人用理性探索道德的同时,也否定了人可以通过理性达到更多,诸如审美的可能性。

    【用康德的火种点燃新的世界】

    我们不知道人的思维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或者说我们只能选择默认接受。即便是在康德之后的200多年,我们似乎依然用着跟康德相同的方法去理解这个世界——

    我们无法用混沌、整体、动态的方式去理解世界,当我们想要了解什么的时候,最先做的就是分类、细分,以静态的方式去观察、理解。但是当我们用这种方式觉得已经足够了解对象的时候,就会发现,最早的分类方式,也就是我们看世界的方式会有一些瑕疵,限制了我们更加深入的去理解对象。

    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了“范式”,从伽利略到牛顿再到爱因斯坦,就是范式的革命,是在一种思维方式下对世界达到较为丰富的理解之后,对思维方式本身的解放,从而获得了更大的理解能力。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康德,那么他所谓不可知的东西,就是在我们思维范式之外的,人需要范式去理解世界,同时也需要打破范式、重构范式去更好的、更深入的理解世界。康德提供了一种理解世界的范式,同时在这范式背后,也似乎隐藏着关于范式的范式,关于如何打破范式如何不断提升认识能力的模式。

    康德受制于其时代的观念限制,比如认为无中不能生有,比如还是以一种较为静态的方式去看待世界。如果他生活在当下,也许他会产生一种更加进步的范式,比如将世界看作普遍联系的事件,而不是一个个分散独立的个体;将概念理解为对界限的圈定,而不是一个个共性的描述等等。

    批判的来说康德,其理论是历史的,但他的思维方式却是保持活力的。我们不能带着康德的眼睛,以一种18世纪的观念去看待21世纪的世界,但我们可以参考康德,先给自己划定范式,在范式下去理解世界,同时认识到范式的限制,要有打破固有范式的勇气和能力,在不断的动态中,找到自己和世界的平衡。

    这样说来,康德仿佛是棱镜,将人的思维方式散开,让我们看得更清晰。康德仿佛也是火种,带着他的思想的火,可以照亮更多黑暗的地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康德哲学与《纯粹理性批判》--非原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ci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