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宽待一次“刁民”又如何?

宽待一次“刁民”又如何?

作者: 品藏天下 | 来源:发表于2018-07-10 16:39 被阅读8次

不失为人的善良,不失高位的雅量

◆◆

文 |品藏君

在古代,历经四朝当官的人还是少数,在朝廷供职时间最长的人——史贻直(当官六十二年,谁能比得过他?),比康熙皇帝在位时间还要长。

但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官员,他叫汤金钊,浙江萧山人。在朝为官六十多年,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官至礼部侍郎,内阁大学士,上书房陪皇子皇孙读书。

汤金钊画像

01

乾隆五十九年(1794),汤金钊22岁举乡试第一,即称解元(注: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据史料记载,汤金钊中解元,这边有一个小插曲:

清·道光甲午(1834)年 汤金钊题【解元】匾

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汤金钊家世代以经商为业,家底丰厚殷实。但在他们家族,只有他勤奋求学,一心想求取功名,为国为民效力。偶尔,会约上三五个朋友去萧山杭州周边游玩。

有一年,汤金钊到外地去收账,收好账,雇了一只客船顺长江归来,在途中,忽然听见一阵凄凉的哭声,仔细一听,这哭声是从岸边小船传出来。

汤金钊就叫船夫把船靠过去,他上前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一对父女,因为投亲不成,无钱回家,父亲无奈卖女,父女惜别在哭。

汤金钊问:“回家一共需要多少银子?”他们讲了一个数,汤金钊拿出银子如数奉送,就招呼船家开船。

那一对父女捧了银子,跪倒谢恩,当要问恩公姓名时,船已远了。他们大声呼喊,只听到:“萧山,汤——”。

后来,汤金钊到杭州去参加乡试。他考好后,递上考卷,考官一看是萧山汤金钊,就把他留下来,并悄悄地说:“中堂大人有话,请你进京会试。”

原来,那天接受汤金钊银子的那个女儿,已做了中堂大人(和珅)最宠爱的小妾,她对中堂大人讲了赠银这件事,中堂大人就答应内人:“凡萧山姓汤的,统统进京会试。”

汤金钊听了考官这么一讲,就说:“我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求取功名,决不依附权势。”说罢,甩手而去。

此后,第一年,汤金钊没有进京会试,第二年,仍然如此。一直到第三年,汤金钊听说那个中堂大人已经下台,他才去参加考试。

最终,汤金钊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进京当了大官。

02

这次经历,为汤金钊的为官清廉之路埋下伏笔......

后来,汤金钊担任吏部、户部、礼部、工部、兵部侍郎,以及之后的礼部、吏部、工部、户部尚书。他平时不苟言笑,吃小米,盖布被,节俭如同平民。他任吏部尚书时,一次,道员来子庚从外地入京到访。来子庚衣着华丽,头上的冠饰满珠宝。

汤金钊指着他冠上的宝石故意问道:“这是什么?”,“是宝石。”汤金钊摇摇头说:“宝石藏之于心,不在冠。”汤金钊一语,说得来子庚羞愧不已。之后,汤金钊官越做越大,但俭朴之风却始终如一。他为翰林时,住在光明殿旁的左廊房内。后升任国子监祭酒,住在地安门外文昌阁一带的一般平房里,也没有给自己建一座安乐舒适的住所。

后来,他官升至卿位的副职时,竟然家中连车也未备,入朝就在街上租车。

按说,一个位极人臣的高官,但凡是个官儿,都得让他三分。但是,汤金钊节俭如平民,在京城行走,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个官员。如此,一个卖菜翁也不给好眼色,敢跟他较劲。

有一次,他乘车过宣武门大街,骡车不小心碰了一个卖菜翁的菜摊,把人家的菜摊子给弄翻了,菜撒了一地。

卖菜的老头,不依不饶,抓住赶车的就嚷嚷,非要让赶车的赔他的菜。汤金钊见状,从车里探出头来,问道:你这菜值多少钱?我赔你。

卖菜老头见有人应承,挺高兴,应声言道:这些菜值一贯钱!直到这个时候,卖菜的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朝廷一品大员。估计汤金钊平时比较低调,所乘的骡车,也不怎么扎眼。

当然,当年物价很低,一担菜,无论如何,不值一贯。但是,汤金钊没有还价,回身掏钱,发现自己身上根本没有一贯钱,于是吩咐跟班回家取钱。但是,卖菜老头不肯,怕他赖账,非要就地给钱不可。

正在僵持中,南城兵马指挥来了,此官隶属步兵统领,即俗称所谓九门提督,虽是武官,但有地方治安的管辖权,类似于今天一个区的警察局长。

兵马指挥认识汤金钊,见一个卖菜老头跟朝廷大员揪扯不清,马上扯开老头,对汤金钊先施一礼,随后说,这个刁民,由下官带回衙门严惩就是。

到了这个时候,卖菜老头才知道自己惹大麻烦了。立刻磕头如同鸡啄米,痛骂自己,哀求饶命。

汤金钊对兵马指挥说,这事,你别管。有没有一贯钱,先借我一用,随后就让家人给你送去。

兵马指挥说,这等刁民,敢对朝廷大员无礼,非严惩不可!在下官的地面上,不能容忍这样的人。汤金钊还是说,你别管了,错在我,只管借我一贯钱就是。

没有办法,兵马指挥只好借给了汤金钊一贯钱,然后汤金钊把钱给了卖菜老头,老头不敢接,汤金钊命从人强塞给他,老头千恩万谢,战战兢兢地接了钱,撒腿就跑。

在卖菜老头跑路这个当口,汤金钊担心兵马指挥追上去问罪,一直拉着他聊天,等老头没影了,才放他走。

当年的北京,一个卖菜的老头,属于地位最为低下的小民。按说,被官员的车碰翻了摊子,是不敢让人赔的,碰了也就白碰。

但这个老头显然没搞清楚情况,没想到面前的是一个大官,于是放了点刁,非要人赔一贯钱不可。

这种情况,如果拉老头去衙门,无论是九门提督的从属衙门,还是京兆尹的衙门,老头不仅得不到赔偿,还得被惩治。好在,老头遇上的是汤金钊。

如果汤金钊不拉着兵马指挥说话,这家伙追上去,把卖菜老头拿了,汤金钊也没办法。

但是,至少他能善待这些人,甚至在遭遇无礼对待之时,仍然能够善待一个官员眼里的刁民,能有这样的雅量,还真是难得。

03

汤金钊为官刚正办事公道,深受朝廷器重。

道光七年(1827年),任左都御史、礼部尚书的汤金钊受道光帝指派,前往山西、宣化、四川、武昌、湖北、浙江、福建等地重新调查刑狱案件。

对那些判刑不服者,给予重新调查核实,实事求是地办案,显示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使得一些冤民得以平反昭。就连道光皇帝也深感满意,一度人称“汤青天”

当时,英国鸦片已大量输入。自雍正起开始禁烟,至乾隆、嘉庆也屡令禁烟,但收效甚微。雍正时每年走私进口鸦片二百箱,乾隆时增至一千箱,嘉庆间又增至四箱,道光时更突破三万箱。

这时朝臣对禁烟政策有两派意见,以许乃济为首的弛禁派和以林则徐为首的严禁派,两派观点截然不同。

汤金钊和林则徐一样,是坚决主张抗英禁烟的,他与肃亲王敬敏共同拟订了禁烟条例三十条,其中规定,“戒烟以一年为期,逾期仍吸食者,平民处以死刑;官吏加等治罪,子孙不得应试”。道光帝认为这个规定是于国于民都有好处,于是批准执行。

道光二十年(1840)九月,第一次鸦片战争,汤金钊推荐林则徐为两广总督赴虎门禁烟,后被革职,主和派善琦主持广东边界事务,国情每况愈下,道光皇帝问汤金钊:“广东边疆谁去合适?”汤金钊就豪不犹豫地提出只有林则徐去才能边疆安宁。

此时,道光皇帝已听信奸佞谗言,失去了抗英禁烟的信心。已将林则徐充军新疆,还牵连七十多岁的汤金钊,处以连降四级的重罚,次年汤金钊以年迈为由辞别朝政。

咸丰四年(1854),正值汤金钊中进士六十周年之际,清朝廷特地加封他太子太保衔,并赐御书“庆衍恩荣”匾额,恩宠有加。

咸丰六年(1856)四月十九日,汤金钊离开了人世。终年85岁,谥为文端公。子汤修,官通政司副使。

相关文章

  • 宽待一次“刁民”又如何?

    不失为人的善良,不失高位的雅量 ◆◆◆ 文 |品藏君 在古代,历经四朝当官的人还是少数,在朝廷供职时间最长的人——...

  • 游主席故居

    穷山恶水出‘’刁民‘’,‘’刁民‘’处处却为民。 如今满是游人客,只有故人亲又亲。

  • 每个人的一生,即便没有行走高原大漠,但内心一定要海阔天空。

    清晨的粥再好,也没有深夜的酒有味道。 把情感放置在自由的空间,宽待他人,就是宽待自己;宽待感情,就是宽待心灵。让彼...

  • 宽待

    松一松手, 退一步运筹, 看事态横流, 凝神双眸, 力挽狂澜时, 决意把场收。

  • ——宽待——

    人世间,有许许多多的事,不能一一地应对,不是没有太多精力,而是需要太多宽容和耐心。 以怎样的心,去看待世间情,确实...

  • 宽待对手

    得饶人处且饶人?要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 宽待自己

    把教育孩子注意力放在「宽待自己」之上,具体可以分为3点。 ① 承接自己的期待,允许自己做不到 当丈夫希望她独自把孩...

  • 随记

    常常感恩,也是对自己最好的宽待。

  • 穷山恶水出刁民,我为什么劝你往城市跑?

    穷山恶水出刁民,我为什么劝你往城市跑? 1 穷山恶水出刁民 穷山恶水出刁民,来源据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访时,见...

  • 刁民

    我:“最近看你好忙哟,今天终于看到你了,还在下乡扶贫么?” 她:“对啊,这段时间都是去乡下扶贫,很累。” 我:“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宽待一次“刁民”又如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cq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