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了一条勇无止-境的不归路,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奋力前行。刚刚被《越努力越幸运——年轻老师的成长秘籍》的题目吸引,打开周凤老师的公众号,周老师讲述她参加至善学院邀请分享自己成长经历的事情。周老师的的成长经历从这篇公号中看不出来,但是从与会老师的赞赏中能看出周老师是一位锐意进取的展翅高飞的领头雁,任教八年就成了名师,这样的成长速度是击败了全乎99%的在职教师。从肖胜怀、钟杰等名师的认可中能看出周老师是一位有才情的难得的人才,好多大咖都是爱才惜才的人,后生可畏,让很多老教师都望尘莫及。像王弯弯、周凤等年青教师,都是我们这些深陷泥潭却又想挣扎一下的老教师们学习的榜样。
野蛮生长是需要能量的积蓄。
毛竹是一种生长在亚洲一些国家的竹子。在它一生中的最初五年里,你几乎观察不到它的生长。但是,只要五年时间一过,它就会像施了魔法一样,开始以每天两英尺(1英尺约合0.3米)的速度生长,并在6个星期之内长到190英尺的高度。毛竹的野蛮生长告诉我们,坚定的目标,静心的潜沉,耐得住寂寞,努力积蓄力量,一定会迎来野蛮生长时期。
野蛮生长是需要展示的勇气。
老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好的品质和口碑是靠口口相传的,而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人人都是自媒体,好多老师开通了自己的写作通道,或是简书或是公众号,目的是记录梳理自己的成长过程,还可以向外界展示自己。“教育行走——日更挑战赛”以及刘恩樵老师发搭建的“写作淘宝一条街”都是为了让老师们把自己的读写展现出来。一直以来我都蜷缩在简书里,除了参与“日更挑战”很少接龙淘宝一条街。最要原因是对自己的文字不自信。每每看到别人公众号的文章时,心底里油然而生的是懊恼,为什么自己想不到,为什么自己的条理没有这么清晰 ,越发的就不敢展示了。不逼自己一把怎么能知道自己有多大潜力呢?潜力得不到激发就只能处于平庸状态。
野蛮生长更需要内驱力的驱动。
王弯弯老师说成长先从功力之门入,讲公开课、优质课、参评学科带头人都是评名师的先决条件,这些看似是对名利的追求,实则是对自己努力的一种肯定。教育行走的点赞之交蒋铭国老师每年都要在年末总结盘点,把奖状拿出来晒晒,一般人一年一张两张就不错了,而蒋老师一晒就是50+,这样的“凡尔赛”,让人肃然起敬,对蒋老师是仰止摩拜。远方的榜样,让我们找到了前行的目标。所有一切的努力不是为了职称而奋斗,而是为了实现自我的价值,成为孩子的榜样,不为自己留下遗憾。曾经的同事曾经告诉我,做人既要埋头苦干,又要抬头看路。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锐意进取向上生长,又要仰望星空,寻找前行的动力,成为最好的自己是坚持下去的唯一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