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湖门外是侬家,郎若闲时来吃茶。
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
——《湖州竹枝词》 元.张雨
【二】
《金瓶梅》里有一句话:
——“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
自古以来,但凡人际关系的撮合,有几样逃得过从饮茶吃酒开始?
现代社会也一样,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无论是年轻人的恋爱还是已婚人士的婚外情;无论是正常朋友之间的情感维系与联络;无论是走后门请关系……
各种牵线搭桥,都是从吃茶吃酒开始。
而吃茶,大概是“文雅”人干“文雅”事的惯用手法。
所以,即便古代男人逛青楼,也需要先打“茶围”。
简单的说,就是先喝茶、聊天、弹琴,听曲。制造一些看起来很斯文的氛围,彼此熟悉一下,增加一些热络。
几次三番之后,才有可能成全那个好事。
虽然这个过程,大家都清楚彼此的目的,都心照不宣。但不影响彼此依旧各自假惺地矫揉造作与惺惺作态。
古代,青楼是高档地方,寻常人消费不起,也没资格消费。这和窑子毕竟不同。
我生活的小城,老一辈人言语里,对于男女婚配下聘礼,也尚有说“下茶礼”的说法。
但,其间究竟是如何的讲究细节程序,我都已经不知晓,亦从来未曾想到要去考证。
但可以肯定的是,旧时江南,茶,是一件很珍贵的物事。不然,不会与人生最重要的婚姻紧密联系起来。
旧时,江南地区虽然产茶,但寻常百姓家,却很少可以日常消费茶叶的。茶叶金贵,是要换钱维持生计的。这如同一生养蚕产丝绸的蚕农是一样的。“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我小时也看见过外婆采茶。
外婆家也有一片茶山,但我小时,已经凋敝,管理得也懒散零落。每次去外婆家来回,都要经过这片茶山。我时常不走大路,挑山脚边的茶树间走,去采那些个茶果子,揣在兜里玩耍。
但我没有见过外婆制作茶叶。却听我母亲说起过外婆制作红茶。据说是用脚踩压,如同腌制某些榨菜。
我听了,很多年的时间都没有对红茶产生兴趣。觉得不卫生。
即便现在,每每喝红茶,我都还要想起母亲这句话,幻想外婆赤脚踩压茶叶的虚幻景象。
然,我未曾见过外婆享用茶叶的片刻。那是不舍得。
但我倒时常可以看见长辈们请土地,祭祀的时候,摆放茶盅。也可佐证,茶水在江南民间日常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王熙凤戏谑林黛玉:“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家作媳妇?”
说明吃茶与女子受聘之间的渊源,由来已久。
我曾经给很多外地的朋友邮寄过浙江的各式绿茶。除了龙井,也还有其它地方不那么出名的名茶。
身边朋友笑话我,你撒了那么大的网,都互联网了,也算广种薄收的策略的,究竟有没有可人的女子喝了你的茶,答应做你家媳妇的?
我回答:
并无,我这不是广种薄收,我这是颗粒无收。
一直灾荒……
我这个小城,有很多故事,与当年乾隆下江南有关联。
喝茶的事情也不例外。
喝茶有一个扣手指的礼节。
即,他人予你倒茶,伸出三个手指,弯曲轻敲桌面,以示谢意。
据说当年又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海宁盐官。在一茶馆见到“茶博士”娴熟的冲茶技巧。一时兴起,抢过“茶博士”的铜壶,给身边的随从一一冲茶。
一行人都是微服私访,平民打扮。随从们都慌张不已。
其中一人机灵,伸出三根手指,弯曲了,轻叩桌面,表示自己已经下跪叩首谢恩了。
旁人纷纷学样。化解了一场尴尬。
这个礼节也就渐渐在茶客中流传开来,传遍苏杭等地。一直流传到今天。
但我曾经听到喝茶的老客另外一种说法。还有一个手势是:弯曲四指,成拳头状,摁在桌面上,大拇指轻叩桌面三下,表示下跪叩首。
当然,其实和前面说到的大同小异。或许这个姿势更隆重,而前面的伸出三个手指轻敲桌面三下,更随意,更适合广泛使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