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的河水潺潺流淌经久不息,对面的青山依旧未改它葱绿的颜色。田婶喜欢这山水相伴的地方,虽然她的脚步依然匆匆,却没有被苦累拦住停止不前,没有被流言蜚语绊倒一蹶不振。岁月流逝,增长了年龄,改变了她曾年轻的容颜,却未改变她好好活着的信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她是在拼着命的吮吸着这一方水土的营养,延续着苦多的生命,养育着一个老人、三个儿子的成长!
不怀好意的人眼里永远是关于她的无聊八卦,真心善良的人眼里永远是她的勤劳和不易。
她知道寡妇门前是非多,只要前脚有男的进了她的屋里,后脚就有人说,不好好的嫁个人,总是时不时的有男人进进出出的,影响多不好,儿子们都大了,也不知道廉耻。
你看,这是什么世道啊!就要那么想那么说吗?不说不想要活不成吗?一个女人的廉耻就是被闲人一句句话定论的吗?我不崇尚男女可以乱来,但也不赞成乱说别人,谁能保证句句真理,件件属实?谁能断定哪些不是无中生有?有好些事特别是这男女之事,管好自己就行了!闲得没事,多花时间好好经营自己的家!
田婶相信身正不怕影子斜,那么多苦累交加的日子都扛过来了,那流言蜚语比起孩子生病没钱医治、挨冻受饿,又算得了什么呢?
虽然世俗束缚,人言可畏,唾沫星子也会淹死人,但是嘴巴长在别人的身上。她没有时间、也无力更无权阻止别人的嘴巴不说。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她不听之任之又能怎样?这是做寡妇的悲哀也是做妇人的悲哀吧!
不过她后来她尽量少请工换工,更多的时候她都是自己一个人做,两亩地她分几天种,秧分几天栽,这栽种还好,特别是收庄稼的时候,要赶天气,别人都很快的抢在大雨前都完好收进家里,她很多时候不是在大雨中抢收就是背着粮食袋在雨中蹒跚……每次见到这样的情形都不由得心酸……
她也相信guo家的政策越来越好,日子终会越过越好。在她和丈夫最难的时候,实行了包产到户的责任制,让他们有了自由空间,后来丈夫去世了,在自由经济的带动下,市场自主,她走村串户卖冰棍,砍山竹卖,一个人养活一家老小,孩子们也可以上学,她虽然几十年从未添置过一件新衣裳(都是妹妹们和亲戚给的旧衣服)但她再省吃俭用都会在过年的时候给老人和三个儿子买一套新衣服穿(在别人那里很容易的事情,在她这里都要精打细算。)虽然她为没能给孩子们读很多的书,以至于在他们打工时吃苦力还挣不到多少钱自责,但她一直感恩好政策,感谢亲友。如果没有好政策,没有亲友,别说吃饱穿暖,她连养活他们都难,自从治病有了新农合报销,她又少了很多愁绪。
2014年,已经五十六岁的她又迎来了她意想不到的惊喜,精准扶贫的春风又给她送来了福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