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实现吃饭和玩耍两不误?亲子餐厅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孩子可以在游乐区愉快地玩耍,家长不必担心无人照看,美味的菜品又能让小朋友胃口大开,解决他们不爱吃饭的难题。
随着消费升级趋势延伸至亲子领域的各个方面,亲子餐厅逐渐兴起,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和孩子的欢迎。
抓住家长痛点
亲子餐厅成餐饮界“新潮流”
吴女士是一名上班族,有一个两岁多的宝宝,平时要兼顾工作和照顾孩子,让她颇为头疼。“对家长来说每天都有很多挑战,孩子需要陪伴,同时工作上的事也不能放下。所以外出就餐的时候,我会选择去亲子餐厅,一边谈事情,一边不用担心孩子无人照看。在游乐区里面,她可以自由自在地和小朋友玩,有利于培养孩子交际和独立能力。”
对李女士而言,解决孩子挑食问题是她选择亲子餐厅的主要原因。“在其他餐厅就餐时,大人喜欢吃的菜不一定适合小孩胃口,劝孩子吃饭特别费力。亲子餐厅的菜品经过了专门设计,更合孩子胃口,大人也会比较轻松。”
近年来,针对亲子群体的各种需求,市场上涌现了众多亲子餐厅,已成为餐饮行业中的一股新兴潮流。
与普通餐厅相比,亲子餐厅普遍采取了“游乐园+餐饮”的模式,既能让小朋友吃得开心、玩的开心,又能解放家长的双手,各自获得舒适的体验。
尤其在游乐区部分,大滑梯、攀爬架、换装区、过家家区、玩具区、绘本区······各式各样小孩喜欢的项目都被搬进了亲子餐厅之中。而餐饮部分,亲子餐厅一般会针对孩子和家长的需求,各自研发专门的菜品。
满足个性化需求
就餐之外还有体验服务
随着市场上亲子餐厅数量不断增多,为了提升竞争力,不少餐厅开始在体验上下功夫。
杏夫人亲子餐厅是重庆开业最早的亲子餐厅,除了把游乐场搬进了餐厅之外,还定期举办主题活动,例如“美式baby音乐会”、“儿童音乐剧专场”、“世界插画大展”、“探寻故宫之美”等。
“餐厅除了是吃饭的地方,也是一个互动交流的空间。孩子可以通过玩耍互相交朋友,家长也可以在此社交,互相分享亲子经验。所以我们会提供定制化的服务,例如派对包场、主题沙龙、亲子类课程等等,来延伸孩子和家长的体验感。”杏夫人创始人之一康力告诉记者,他们一直在活动上推陈出新,以此增加消费者的粘性。
他介绍,目前餐厅每周都会举办主题活动,在亲子群体里形成了一定的口碑,也为餐厅带来了人气。“今年六一包房预定已经很早就爆满了,平时周末预定也会达到近八成,每天接待的人次在350人到400人次左右。”
亲子餐厅竞争将迎来关注孩子心智阶段
根据中国儿童产业中心的数据,80%家庭中儿童支出占家庭支出的30%到50%,家庭儿童消费平均为1.7万到2.55万,儿童消费市场每年约为3.9万亿到5.9万亿。而据亿欧统计,中国城镇家庭平均每月投入到孩子饮食上的费用是500到1000元,中国儿童餐饮的市场规模目前约为500亿元。
《魅力金字塔》作者、重庆理工大学MBA教授姜维认为:“亲子餐厅的爆发,是我们社会进入消费升级趋势后的必然结果。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很早就流行营销的3B:美女、小孩、宠物,就是说人们生活水准提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特别关爱小孩。因此,以小孩为主的消费将成为父母们心安理得的选择。”
不过在他看来,目前中国还处于亲子消费的初级阶段。很多商家只是简单地呈现了“餐厅+游乐区”的模式,尚未完全实现差异化发展。对消费者而言,由于亲子餐厅近几年才逐渐兴起,消费习惯和认知度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他指出,未来亲子餐厅的发展趋势,或者说竞争优势,会更多来自孩子的心智关注方面。一方面,围绕孩子的创新更容易造成差异化,比如将独特的艺术教育、情感交流、角色扮演之类带入亲子餐厅,竞争对象就难以模仿,孩子也会有粘性。另一方面,随着商业、社区公共空间的日益完善,父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人们也会不自觉地渐渐以孩子的心理感受为选择标准。因此,以孩子心智导向的亲子餐厅会必将带来更多频次的、更高价位的消费,值得商家们主动去探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