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日更050|不谈中印边境冲突,谈托尔斯泰

日更050|不谈中印边境冲突,谈托尔斯泰

作者: 听雨呢喃 | 来源:发表于2020-06-20 23:24 被阅读0次

《名人传》之《托尔斯泰传》,读到最后,因近日中印边境冲突引起的内心愤愤,被托尔斯泰抚慰了。

罗曼·罗兰所著《托尔斯泰传》,不仅收录了托尔斯泰给达斯的回信,还收录了托尔斯泰逝世前二月致甘地书。不读此书,不知道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圣雄甘地的非暴力哲学思想,曾与托尔斯泰有过这样的交集。

合卷回顾托尔斯泰的一生,有三个词在我心里打下了烙印——坦白、孤独、赤诚。

001 坦白

“你知道我为何爱你甚于他人,”涅赫留多夫和他说,“你具有一种可惊的少有的品性:坦白。”

他永无休止地分析自己,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他将自传性的坦白融入他的作品。

“我完全如畜类一般地生活,”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是堕落了。”

用着分析法,他仔仔细细记出他的错误的原因:“一、犹疑不定或缺乏魄力;——二、自欺;——三、操切;——四、无谓的羞惭;——五、心绪恶劣;——六、迷惘;——七、模仿性;——八、浮躁;——九、不加考虑。”

这份坦白,源于对自身深切的自知。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

托尔斯泰的结局悲惨吗?世俗的眼光来看,如果他不离家,也就不会病死在出走的路上。

可我却读出一种“自胜”,那是他在生命的最后做出的忠于自己、对自己坦白的决定——从“既不能强迫他的家族弃绝人世,也不能和他们与他们的生活分离”的矛盾与纠结中做出了选择。

002 孤独

他在家人中间,精神上是完全孤独的。

其实贝多芬和米开朗琪罗也都是孤独的,但为什么独托尔斯泰的孤独给我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相比单身的孤独,这种家人中间完全的孤独,是多么深重。

真切地看过大都市光鲜亮丽背后的满目疮痍,他再也不能安然地独善其身,安然地享受自己的好日子了。然而家人不能理解,更无法给予他支持。

关于他出走的原因,坊间不乏其他版本,我独信罗曼·罗兰。他的出走是注定的,心怀人类的人注定是孤独的,因为他们无法在小情小爱上停留。

孤独是蚀骨的,然此消彼长,骨蚀的同时长出思想来。就是在这种深重的孤独中,托尔斯泰写出了诸多传世名作。

如《名人传》译者傅雷之家书名言: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003 赤诚

托尔斯泰自己因为富于热情之故,往往在他相信,在他爱的时候,以为是他第一次相信,第一次爱,而认为这才是他的生命的开始。开始。重新开始。

坦白的背后,是他的赤诚。支撑孤独的,也是他的赤诚。这腔赤诚,是力,是火,是成为大家必不可少的精神养分。

更多人信奉明哲保身,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如果说贝多芬和米开朗琪罗的悲苦有一部分是客观(家人拖累)及主观原因(惯于自苦、乐施他人)造成的物质上的贫乏,托尔斯泰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他是明明可以过好日子的,却为着心中的信仰愿意放弃所有,奔向劳苦大众。——为了要爱全体,他终于没有什么偏爱。

写到最后,再来看近日被热搜的中印边境冲突及《名人传》中托尔斯泰穿越时空给予中国的支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更050|不谈中印边境冲突,谈托尔斯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fw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