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段作者的逻辑是“致良知”,是心学的逻辑,但是到了第二段,似乎有所不同了:
在《中庸》里有这样一段话:“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作者的解读是:
只有按照知天、知人、事亲、修身这样的途径来做了,才有可能治理天下国家。
这要看作者如何定义“天”了 —— 否则很容易被理解为从外在的“天”出发,回到了理学的逻辑,不展开了。
当然,从整体行文逻辑来看,前一段讲内在、后一段讲外在,实际还是在试图论证“天人合一”,内外兼修,导出作者自己的“人本”观念:
人本教练模式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把人看成立体而完整的整体,并且将人分成内外两面,以及Why(因何)、How(如何)、What(用何)三端(见下图),以便更全面地理解人本身。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08273/7c5902c9fd11d4a2.png)
在下一篇,可以再讨论一下“Why-How-What”。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