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上的时间,用来思考是极好的。
(一)
回家,望着窗外变换的景色,总是不自觉会想起自己喜欢的人,在心底期盼着有机会的见面,但是我知道的是,只要没有一方的主动,这样的机会就是微乎其微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年复一年,我越来越能够耐得住不联系,但是我的心里清楚的是对于他们的感情从未改变。
变了也好,没变也好,对他来说不都是一样吗?多年不联系的老同学,此时此刻在哪里也是不知道,做什么当然也是无所谓的。当你明白自己的存在对于他来说就是可有可无的时候,你的心里其实也不好过,但是这就是事实,你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喜欢一个人,在没有合适的时机之前,也许顺其自然是最好的方式。
暂且放下,你还有好多的书没有来得及看,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思考。
(二)
长途的硬座,特别是晚上的旅程,坐起来是极度的不舒服。下车以后,我直接去往旅馆,睡了四五个小时,身体的疲倦才算一扫而空,开始明白一个道理,有些花费是省不下来的。随身带了很多东西,笨重的感觉让我思考人生的状态,我希望今后,我可以慢慢步入到极简的生活,衣食住行在一定程度上,是越简单越好。做喜欢的事情,让生活回归平静的状态。带回来许多的书,我的书架上终于塞满了喜欢看的书,那些看过的每年回家还是会再看一遍。
下午回家的车上,我坐在了前排,睡不着,便开始思考一些问题。
考上清华北大能否改变人的一生?
这是我昨晚在知乎上看见的问题,有些清北的学生说可以改变他们的一生,有些说只是人生的附加值而已,他们很多的同学,在高中时期曾经志向做科学家、哲学家的那些同学,最后迫于生活的压力,还是放弃了自己的梦想,选择找一份高薪的工作,在北京安家,或者在硅谷做码农。有些人的人生确实得以改变了,特别是原生家庭是较为低的那种阶层,至少他们跨越了原来的那个阶层。
我考研的目标一直是北大,其实我中途也有过思考,究竟一定非北大不上吗?以我三跨马理论的水平来看,二战真的还有机会奔向那个目标吗?我是不确定的。
这个问题给了我某种程度的启示。我问自己的内心,究竟什么才能够改变人的一生。
从心底泛起的答案是那种伴随人一生的东西,人的健康,人的习惯,人的品格,人的本性,人的知识等等,这些伴随人一生的东西才是真正在改变人的一生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而外界的机会,运气,名校的光环,家庭的背景,或多或少能够促成人们变得更好,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但是如果没有前一项,没有人本身的优秀的素质,无论是身体基因本身的,或者是后天得以培养的品格和锻炼的心性,那么外界再多的机会也会远去。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外因,没有内因的外因,有即是无,而没有外因的内因,只要这个人不断的进取,终有一天他会成为他梦想中的模样,而普遍意义上,他也就完成了属于他的蜕变与成长。所以,在我看来,真正能够改变人生的是人本身的内因,内因可以通过人的自主得以养成,也就是人的命运是人本身可以决定的,即便不是百分之百,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所以有无清北的经历不是人生得以改变的必然原因,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生的轨迹,但是长久看来,这不过是一个附加的砝码,拥有它的话能够让你在短期内获得更多的机会,拥有更多的资源,但是要说读了清北就一定能够改变人生,这不是一个绝对肯定的答案。同样,不是说人们没有读清北,就一定不能改变人生,相反,纵观历史英雄人物,杰出的人才,并非都是名校的出身,但是有一点相通的是,他们终其一生都在努力奋斗,都在成为更好的自己,从未停歇,也从未因为挫折失败而放弃。
在我看来,人的健康是第一位的,虽然有些疾病是天生带来的,但是并非所有,所以在当下拥有好的身体的情况下,应该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身体健康,需要注重锻炼、作息、饮食、疾病预防。在这一点上,舒本华的看法也是如此。前段时间住院,身体的疼痛让我把一切抛之余脑后,因为痛的时候你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工作。
人的品格中,我放在第一位的是自觉的吸收知识。
大多数人的人生都处于无知的状态,人的知识有多有少,有些人总是被动的接受,从离开校园以后便再也没有动力去吸收知识,这是一个坏的习惯。都说圈子很重要,有些人没有什么本事,自身的素质不是很高的,却满脑子都在想怎么挤进去大圈子,高学历圈子,金融大咖圈子,等等。殊不知,只有自己真正具备某种价值的时候,也就是获得与圈中人同样的价值,他才真正的受到欢迎。巴结别人,倒不如先提升自我,等大家水平相当,志趣相投时,自然而然也就会成为好朋友。伟人都留下了卷帙浩繁的书籍,互联网的发达在一定程度上给世人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想要学习,资源是不缺乏的。即使你没有上名校,你依然可以与伟人进行对话,你依然可以上网搜索哈佛大学著名的课程,只要你想学习,摆在你的面前的是几千年的文明史,知识始终都在,真理亦是。
在我过往的人生之中,我思来想去,乐观当是第二重要的品格。人生处处都会遭遇挫折,人生处处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很多人并非在学校时期就会醒悟过来,而更多可能的是人生的某个阶段才醒悟过来,这个时候人回首往事,也许看见的是自己惨淡的人生,试图尝试去过那种曾经向往的生活,却被现实打脸。在这个时候,乐观便是一种力量。只要人生持有乐观的心态,一个人就会越挫越勇,即使如上文所说的中国有千百万的学生都未考上清华北大,他们中依然有许多人创造了更大的价值。我们不应悲观于这个社会,悲观于自身的状况,悲观于失去,当心变得开放,人变得乐观,你才会发现原来下雨也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也蕴藏着美丽,雨过天晴,你才会更加的珍惜。
原来的同事说,你辞职考研,考上了固然有考上的好,但是没考上也有没考上的好,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待。关于自己做出的选择,我反复的去思考各种得失,是非对错,我自始至终相信的是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我为自己为了追逐理想,而放下了高薪资和股票,放弃了好的职业发展机会,重要的是我做了勇敢的自己,我保持独立的思考,做出了独立的选择,我迈出了这一步才是最重要的。也许这条路并非我设想的模样,也许困难远比想象的大得多,我依然为自己在毕业后两年的这个选择而感到骄傲。我会坚持不懈,一直走下去,读更多的书,让自己对于这个世界和社会有更多清晰的认识,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走下去。至于是否一定选择北大,其实并不一定要一根筋的看待,也许即便我抱有必胜的心态再准备一年,我依然不敢肯定会得到最好的结果,至少当前是的。自己的基础本来是相对薄弱的,如果能够利用研究生的几年得以锻炼,博士时期再选择,可能是一条更好的道路。我相信无论在哪里,我要做的都是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使得自己能够与之匹配,即使现在考不上,只要一直保持精进,将来自己的发展也会配得上那个圈子。这大概就是曲线救国的说法吧。
关于品格暂且只说这两点。
一点感想,不过是要理清楚自己想法,坚定于对于某事的看法。
对着问题进行思考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看看别人的看法,思考自己的,总会得到某种程度的领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