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读朱自清的《背影》,总会让我想起我的父亲的背影。那年8月,我考上了广州的一所大学。本来家里过得捉襟见肘的,父亲种植的果蔬因为天气干旱,几乎没有收成了,真是祸不单行呀。但是父亲却下定了决心,再苦再难也要让我上大学。一贯傲气的他,只能拉下脸面向亲戚朋友们借钱,最终凑齐了学费。
很快就到了开学报到的日子了,父亲不放心我一个人出远门,他便陪我一同来到了广州。为了省车费,我们乘坐了夜班车,那是一种人货同行的班车,行李层全塞满了货物,晚上8点出发,全程走低速,一路摇摇晃晃,到次日早晨8点左右才到达广州。时间虽久,好在车费是白天直达班车的一半都不到。达到广州后,父亲没顾得上吃早餐,就扛着我的大包小包行李往学校班车直奔。
到了学校,办理完了新生报到手续,在老师的指引下,父亲二话不说又扛着我的行李往宿舍方向走。可能是运气真的不是一般的“好”,我的宿舍竟安排在最高层——7楼。我和父亲饥肠辘辘的,他扛着我的大行李,我提着一袋小行李,爬到四楼时,我已气喘吁吁。父亲走在我前面,黝黑的脖子上豆大般的汗水沿着颈部往下溜,湿了整个背部,深蓝色的短袖衫因为汗湿而紧紧贴着背部。由于常年劳作,父亲的手臂显得很粗壮。越往上爬,我越喘得厉害,父亲也有点累,但是他的两个大手臂仍稳稳地托着行李。见我快爬不动了,他夺过我手里的行李,往肩上一扛,就继续往上爬。看着他略有些驼的背,我有点泪目了。
自从他辞去跑长途车的工作后,就回到家一心务农。日晒雨淋,早出晚归,肩上常挑重担,压弯了他的背部。无奈,务农所得的收入十分微博,仅能维持家庭的日常开支。虽然生活拮据,但是父亲从不舍得让我们姐弟俩吃苦。这次为了凑齐我的学费,父亲更勤快地在地里劳作着。凌晨一两点钟,他就要到地里割菜,赶着天亮前可以把收割好的菜挑去集市上,期望卖个好价钱。卖完菜,他匆匆吃完早饭,就又去地里除草、犁地、浇水,直到中午十一二点才回家吃饭。中午只是小憩一会儿,又去地里忙活了。父亲不爱说话,他就像是个不知累的默默工作着的“永动机”,只为了让家里人生活得更好,而腰酸背痛,肌肉劳损,就像老朋友般,时不时就来关照他。想想我都二十岁的人了,竟还要让父亲如此操劳,顿时觉得羞愧难当呀。快爬到六楼时,父亲回过头来看我,“再坚持一下,还有一层就到了。”等他转身继续向上爬时,我的眼泪又来了。
大学毕业后,我回家的次数寥寥可数。幸运的是,家中的光景一日胜过一日,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父亲的勤快。我不敢偷懒,辗转于各个城市,努力工作,期冀着能减轻父亲的重担。近些年,我发现岁月已在父亲的脸上刻上了深深的皱纹,并染白了他的双鬓。他还是不太爱说话,一有空就往地里去。夕阳西下,他黝黑的脸上好像涂满了金粉般,埕亮埕亮的。他挥着锄头,犁着地,背影随着西沉的暮光而被拉得细长细长的。望着那抹背影,我的眼中又盈满了泪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