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家庭篇想法简友广场
常年在外的孩子,如何平衡自我追求和增进与父母间的感情?

常年在外的孩子,如何平衡自我追求和增进与父母间的感情?

作者: 苏苏_苏小姐 | 来源:发表于2021-02-11 16:12 被阅读0次

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寄宿读书,工作后也一直在外地,算起来一年365天不间断地和父母住在同一屋檐下的时间只有初中二年级和三年级。虽然说亲情血浓于水,但是也是需要用心经营的,尤其是常年在外的孩子,更是需要花些心思去增进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在香港完成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之后既没有回到家乡,也没有选择父母建议的教师行业,近几年进入竞争激烈的手机行业成为一名产品经理,这些决定都会让父母多一份担忧,以及表面上说的不支持。他们会担心我无法胜任,担心行业压力太大、太辛苦,认为前景不好等等。我们为此也有过争吵,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父母不再过多干涉与质疑,甚至会去了解我目前所处行业的情况,以及会接触我工作所涉及的产品。

常年在外的孩子,应该要如何平衡自我追求和增进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呢?

一、心平气和地与父母分享你的选择

这里要强调心平气和,因为父母在沟通的过程中是带着他们自己的焦虑和质疑,难免说话不中听,甚至有些刺耳,这个时候我们的情绪不能轻易被带跑,而是尽可能心平气和地与他们沟通,介绍你目前的工作内容,你的选择背后的原因,以及将来的打算。或许在聊天当下父母不能马上同意你的看法,仍旧保留质疑的态度,不过没关系,至少父母对你的选择有了初步的了解。其实父母之所以存在质疑,常常是因为你的选择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他们并不了解其中的状况,就好比假如你对股市一窍不通,那你就会抱着质疑的态度去看那表面红红绿绿的涨跌,等你认真了解了背后的操作逻辑,你才能更加从容地面对。试着让他们了解你的生活,他们也会慢慢理解和接受,甚至会在私底下自己上网查资料去了解更多,更新他们的认知,说不定还会给你一些有用的建议。

与父母沟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反逼你自己努力一把。因为你想让父母肯定,想证明自己选择的路是正确的,这样你就会更加努力,获得一些小成就,让父母放心,让父母明白其实你在认真地选择一种从心的生活,在踏实地为了未来打拼。不要忘了父母的初衷都是希望子女可以过得更好。

二、多与父母分享身边有趣的事情

常年不在父母身边,父母并不清楚你当下的生活状况。试着平日多和他们分享你身边有趣的事情,例如说你今天的一日三餐,同事之间有趣的话题,所见所闻,甚至是你觉得不错的文章和视频。即使是琐碎的事情,多发微信交流,偶尔与父母视频聊天,能让父母从中了解到你当下的生活状态,这样会多一份放心,少一分顾虑。

和爸爸一起贴春联,是每年常规保留的节目。今天贴春联的时候我就打开了最近很火的聊天室软件,像放广播一样在听。我会跟爸爸聊这个软件的功能以及最近走红的原因。当听到一位海归提出想出海做高端宠物产品的想法时,因为家里以前养过宠物,我就抓住这个话题跟爸爸聊了自己的看法,包括国内外宠物市场的现状和差异,爸爸也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多人会觉得父母跟自己有代沟,其实可以尝试多跟他们分享你关注的事物,然后双方都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一个了解彼此的过程,还能让父母多了解一些当下热门话题,拉进彼此以及他们与时代的距离。

这将近十年的时间,互联网的发展迅猛是始料未及的。对于千禧一代来说适应当下速度不是一个难题,但是对于父母辈来说,尤其是年龄到了知命之年以及乐龄人士,很容易与时代脱节,他们学习的成本不小,比如说使用微信发表情包,视频聊天,扫健康码,甚至用手机相册编辑图片,这些都是全新的知识,我们可以很快上手,但是父母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熟记和掌握,这时候需要我们耐心地教他们,可以今天教一遍,明天再教一遍。你做了一回小老师,父母掌握了新知识,这不仅是增进感情的方法,也是一起进步的过程。其实维系亲情不难,只要你给予时间和耐心,即使无法常常在父母身边,也能平衡好自我追求和增进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对于常年在外的孩子,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时刻更是难得可贵。或许是随着年岁的增长,越能感知时间的匆匆流逝,愈发珍惜身边人和美好事物。过年了,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人只能就地过年。如果你还能回老家过年,多花些时间陪伴父母,他们一直是你在外打拼的坚强后盾,也是你最忠实的拥趸。

祝牛年大吉,好运连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常年在外的孩子,如何平衡自我追求和增进与父母间的感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lr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