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听说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三观不合;同时也会看到,世界上大多数悲剧,就是因为人们一定要合三观所导致的。
为什么大家都感觉到三观相合难,却又乐此不疲,屡战屡败偏要屡败屡战,欠抽是吗?
原因在于,虽然合三观难,人们是一试就知道,但并不知道为什么难。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三观比较正,而别人的三观不太正。别人的三观不正,是教育的问题、环境的问题、认知水平的问题,总之是社会的问题。只要我教育好你,改变你的环境,提升你的认知水平,不就正过来了吗?
结果就是悲剧再来一轮。
如果只是后天和社会的问题,那么合三观虽难,还可以试一试。如果三观有先天成因,那么合三观难如上青天,虽然不是完全不可能,但绝大多数时候会摔得粉身碎骨。
三观形成的三个步骤
在《正义之心》这本书中,顶尖道德心理学家海德(Jonathan Haidt)描绘了三观形成之路:
第一步,基因打好初稿。
基因造就两类人的不同大脑特性,将他们区分开来,使人们在面对新鲜、变化、多元这类事情时态度不同。一类人感受到快乐,另一类人则感受到危险。前者拥抱改变,后者警惕改变。
这是三观的最初稿。
第二步,特性引领道路。
当我们逐渐长大,虽然自己不知道三观已被基因打下初稿,但初稿会引领我们的道路,自然而然地,与它相近的道路对你有吸引力,走起来也更容易。不同的初稿引领不同的道路,通向不同的人生经历。你选择环境,环境反过来选择你,在你与环境的共同进化中,初稿修改,强化,升级。
第三步,人生叙事。
当你最终成人,走过的道路已经将你带到了社会的不同位置,三观定型。这个过程大致是,青少年发育期你会形成自我意识,也就是哲学里的“我是谁”这个问题。之后,通过你对自己人生叙事的想象,找到了归属感与使命感,融汇成了自我认同,也就是:我是谁,我支持什么,我反对什么。
这三步合起来,先天特性与人生经历相互适应,彼此强化,基因适应环境,环境选择基因,最终水乳交融出你的三观。 改三观,不仅是改看法这么简单,而是改变自我认同,得从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摆脱基因的先天塑造,把初稿推倒重来。
和三观不合的人怎么共处?
1.不要认为你的三观比别人更正确,更不要撩拨对方的敏感点。
2.不要去跟人讲理,而应该讲故事。
3.接受三观不同,并寻找其中的套利空间。
三观不同,对个人来说才有套利空间,不同的地方才有交易可言;对社会来说才有参差多态。利人利己的事,何必跟它对着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