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413817/abdac5b4a03c200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413817/cb170f5e6d5d3b06.jpg)
自从两年前决定要练字起,有过纠结,有过排斥,有过断跟,虽然一路上坎坎坷坷跌跌撞撞,还是坚持了下来。还记得当初本意不外乎是为了静心、为了臭美、为了应试,看着字帖中乱中有序的笔画和连笔姿势很是羡慕,再加上身边亲友的鼓励,果断开始了。
中文汉字一直以来,讲究字正腔圆、横平竖直,老人一直强调写字如同做人,笔画歪斜则人品差劲,过于取巧则为人浮华不实,过于用力刻画则为人木讷笨拙。写字讲究力度恰好、连贯恰好、笔意恰好,读者能从写字观察出一个人的为人处事方式,虽然不尽准确却也八九不离十,这不是一个讲究蛮力的过程,需要巧劲结合经验,手眼协调、腰马合一,将一遍遍的运笔起笔手法贯通至形成肌肉记忆。
英文字帖讲究圆润,笔法浑厚有力,选择意大利斜体和圆体并非为了哗众取宠,只是单纯觉得衡水体打印体过于呆板,已经不适用成年人的思维习惯了。首先一遍遍的学习角度、力度、勾画倾斜度,这是一个违逆多年练习习惯的过程,所幸坚持了下来。再到学习连笔方法,什么样的字母该连出锋,什么样的位置浅尝辄止该收即收,英文斜体与汉字写法有很大区别,但追求连贯性的笔意大同小异。写文字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练字讲究笔力有劲笔意无穷,让人感叹文字世界的奇妙。
圆体在书写上更加肆意,看似不讲究美观,实则美观就蕴藏在整体完成之后,慢慢我明白了练字也有练字的大局观。一副好的作品,并非每个字都挑不出毛病,而是一副完整作品完成以后,觉得所有的安置好像都恰到好处,优点缺点鲜明,互相补充互为配合。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嫉妒考验功力的时候,这一行丝毫偷不得懒。
汉字硬笔一途选择了比较适合自己的连笔行楷字帖,又是一个挑战多年书写习惯的过程。从拓写,到格临,再到空白纸上随意涂鸦,把每个字的连笔技巧都需要烂熟于心,这个过程就像洗煤球,越洗越黑但越洗越小,越洗越熟练。刚开始很久一直停留在楷书中走不出来,慢慢的人也受打击了索性自创了一段时间,发现毫无美感。几个月后再次拾起字帖,发现好像连笔技巧已经潜移默化的记在了心中,虽然书写技术还没有质的改变,但我已经深有体会接下来该做的就是记忆和强化记忆知道熟练。
毛笔写法是一直以来的难题,自己一路写来也是磕磕绊绊的。从基础笔画描红练起,一步步到米字格临,田字格临写,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幸的是有老师的批改指导,进步虽然缓慢,却也慢慢心领神会。切换几种字体以后我选择了欧楷,虽然偶尔还会在笔画连接处犯错,对于犯过的错越来越了然于心了,积累的错误多了,我感觉我离正确字体的距离正在一步步逼近,水平虽然算不得高,却也在日复一日中收获着进步。练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天赋异禀,只是有人愿意做那个笨鸟先飞的人。天下之大巧,唯天下之至诚至拙可达也,这一过程虽然缓慢,每个人却只能走自己的路,尽管从入帖到出帖还有很长的路,我却发现自己越写越有精神气了。
文化的世界博大精深,从写字一行就可旁窥一二,我们从学会写字开始是为了获得知识,形成思维定势和书写固癖后才发现文字还有更美的表达方式,于是我选择重新洗礼自己,改变自己,争取未来遇见更好的我。获取知识的路是永无止境的,这一路上有孤独陪伴,行动的身影到最后只有自己。练字以后我才发现,谁都无法做到完美无缺,即使是创造字帖的人也不例外,完美总在下一次的更好。既然如此,我们更无需有压力,苛求完美不是一个一次性的过程,而是不断在补充完善中实现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6413817/9e7afc1b195a07a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413817/276b2ace2de637a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