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9月29日 · 1966,破四旧与大串连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9月29日 · 1966,破四旧与大串连

作者: 冯晓晖 | 来源:发表于2022-09-29 00:48 被阅读0次

1966年9月29 日, 全区第一批师生代表赴北京。

地点:

九江

类别:

政治

破四旧期间,双峰小学被改名为红卫小学,图为师生们在双峰北院改校名 图源:张廷

1966 年 9 月 29 日,全区第一批赴京的教师和学生代表 5300 余人,先后由九江、德安乘火车前往北京接受检阅,并赴外地串连。

资料来源:九江市志

虽然很多当事人仍然在世,但那段的历史无论是整体还是细节都已模糊。本系列有过记述这段历史的两篇文章,见《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2月22日 · 夺权》和《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4月21日 · 成立》,两个事件都很重要,文章却写得极简略,就是因为手上的资料实在太少。虽然这段历史却特别难讲述,但笔者依然尝试做些记录。

本篇讲述 1966 年下半年发生在九江(也是全国)的两件大事:破四旧和大串连。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本文多处缺少主语或姓名。

首先讲述事件的背景,不少年轻的读者对这段历史并不了解。文革的起点是 1966 年 5 月 16 号,即《五一六通知》,5 月 29 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红卫兵组织。6 月 18 日宣布高考被废除。8 月 8 日,发动文革的决定(后来简称《十六条》)被公布,标志着其全面开始。“十六条”中的第九条规定:中等学校放假闹革命,直到明年暑假。在此前后,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破四旧”运动。

破四旧运动中,都昌县城东街改名为红旗街 图源:张廷

“四旧”即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与“破四旧”相对应的是“立四新”,意指“树立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破四旧运动最初的重点在破除某些旧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如更改商店、街道的名称等,随后发展到焚烧古典著作,捣毁文物字画,破坏名胜古迹等。

据《九江市志》等记载:7 月 18 日,江西中医学院、云珠中学的“红卫兵”及云山垦殖场部分职工 2000 余人拥上云居山真如寺“造反”,千年文物古迹遭到严重破坏。

8 月上旬,“九江红卫兵指挥部”成立,能仁寺、烟水亭、天花宫、小乔梳妆台等名胜文物单位楹联、匾额、碑刻被毁。烟水亭陈列的部分文物及能仁寺铁佛丢失。被视为“有毒”的古书古画及古装戏服以及家俱被焚。一切被视为牛鬼蛇神的住宅遭查抄查封,许多道路、商店传统名称被改成体现有“革命”意义的名称。

正在捣毁能仁寺佛像 图源:张廷

8 月下旬,宣化宫(琵琶亭遗址)、濂溪墓及太平军炮台均遭严重破坏,浪井被填塞。湖口县明嘉靖年间始建的鞋山宝塔被炸毁。星子县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嘉靖牌坊”、“观音像碑”、明代“梯云塔”及县城六座牌坊被毁。

到了 8 月底,全国兴起了“大串连”活动。“大串连”是以大中学生红卫兵组织或个人为主体,在全国范围内免费乘车(或步行)、接待(食宿),互相串连、交流和宣传的活动。

大串连期间的免费乘车证 收藏人:张廷

9 月 5 日,通知要求组织外地高等、中等学校学生代表和职工代表来京参观、学习运动经验,交通、生活补贴由国家财政开支。坐车、乘船不要票,吃饭、住宿不花钱;腾出各大中小学校的宿舍、机关单位工厂房屋开设接待站。

据《九江市志》记载,九江市第一批出发的师生有 5300 人,时间为 9 月 29 日。据永修史料记载,该县第一批赴北京学生有 200 余人,出发时间为 9 月 18 日。

大串连期间的免费乘船证 收藏人:张廷

串连从单一的以北京为目的地,到开始向南京、上海、成都、武汉、广州、长沙其他地方辐射分流,也出现部分工人、干部离开岗位参加大串连。在江西,大串连的主要目的地是井冈山。由于交通工具已难以承载,很多人选择徒步串连。

黄梅县徒步串连介绍信 收藏人:张廷

大串连在 1966 年底达到高潮。1967 年 2 月 3 日、3 月 19 日,两次发出停止全国大串连的通知,各地接待站陆续撤销,串连逐渐减少,但学生依然能免费乘车、免费吃住。

1967 年 8 月,“就地闹革命”的号召发出,10月,发文要求“复课闹革命”,大串连活动才基本结束]。

大串连期间的餐票与借据 收藏人:张廷

如何抑制群众们串连的热情?很多讲述这段历史的文章中并未进行详细介绍,九江文史专家张廷老师提供的两份资料很有意思。一份是江西省商业厅发出的,时间为 1967 年 2 月 3 日,正是中央发通知的那一天,该通知强调我国是个社会主义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因此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通知要求停止将布票借给外出串连的师生。

省商业厅通知(部分) 收藏人:张廷

另一份通知更有意思。这份由九江县革委会于1968 年 12 月发出通知,该通知称,师生们在外地串连期间,所借的钱、粮、物的借据已经汇总到本县,按规定应予以归还,故要求各公社办理对个人的催收手续,并做好政治思想工作。

九江县革委会通知(部分) 收藏人:张廷

1966 年九江的故事,就到这儿了。1967 年的混乱,实在是不好讲,以后再说吧。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是介绍本地历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选取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发生在当日或当月的一个事件,配以相关的照片、新闻图片和文献书籍等影像资料,并对事件缘由及产生的影响作出适当的评述。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资料残缺,必有谬误及取舍失当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相关文章

  •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9月29日 · 1966,破四旧与大串连

    1966年9月29 日, 全区第一批师生代表赴北京。 地点: 九江 类别: 政治 破四旧期间,双峰小学被改名为红卫...

  • 不灭圣灯:成吉思汗墓葬之谜 为何有部族为他守灵700多年年

    1966年,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一群狂热的“破四旧”小将撬开了一座有700年历史的银棺。这座银棺就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

  • 择日选方

    古人比较重视择时择方,由于历史上破“四旧”破除封建迷信等运动,现代人认为做个事还选个时分明是封建脑袋。其实对不了解...

  • 2018-06-24

    立此存照 —— 往事漫忆 5. “长征”路上趣事 那是1966年深秋,我和几个学生步行串连去北京,在河南...

  • 他走了很久

    由孔乙己想到了刘四新。 1966年破四旧,他出生了,起名刘四新,上面已有三个哥哥,父母对于他的出生感觉极度不悦。 ...

  • 悟莘斋一字成文·破

    正所谓 天下武功 唯快不破 破字的组合有很多 多以动词形容词形式存在 诸如破功破四旧破除迷信 也如不破不立破罐子破...

  • 霸王别姬Ⅱ虞姬为何而死(四)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来临,全中国上下处于一种“文化断层”的灰色阶段,“破四旧”的活动也如火如荼进行着,戏曲作为...

  • 陈年旧事之破“四旧”

    “破四旧”,是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中指出的“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

  •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8月7日 · 1998九江洪水——大溃堤

    1998年8月7日,长江九江大堤发生决口。 地点: 九江 类别: 灾难 《中国青年报》1998 年 8 月 8 日...

  • 中國家谱收藏面面观

    柳哲 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家谱的收藏与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呈现出起起伏伏、冷热不一的状态。破“四旧”时期,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9月29日 · 1966,破四旧与大串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ph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