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上个月都做了哪些事呢?2月,我做的事情比1月要多些,但不再感觉是“瞎忙”,这大概是心智又被打开一点点的缘故吧。
来看看我的数据:11部电影、1部电视剧、4篇文章、31张卡片、27篇日记、约聊3个007。
人际交往
2月7日和007“不脸王”高勇大哥第一次对话,很受触动。
勇哥今年呈现出“爆发式”成长,这一点得益于他最近几个月的践行。谈话期间,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勇哥在40岁“高龄”与原生家庭达成和解,他说自己之前一直没有走出这个怪圈。我也顺便跟勇哥聊了聊自己的原生家庭,后来得出这么一个认知:
一个人要想变得成熟,就必须冲出原生家庭的束缚,这种心智上的突破一旦取得成功,是不可逆的,对个人来说就是一种“重生”。
2月约聊的另一个007,是1班第一个月的志愿者。
这次谈话改变了我对出局战友的看法,之前想不通:这么好的社群,他们怎么就放弃了呢。聊完之后才意识到“事出必有因”,重要的不是盯着现象不放,而是找出现象背后的原因。
只通过表面现象去主观臆断,会导致我们的认知出现偏差。
休闲娱乐
哎呀,上面聊得话题是不是有点沉重,请收下我的膝盖,原谅我的伤害,接下来我们换个轻松点的话题,聊聊电影吧。
推荐几部不错的电影:《美丽人生》、《摔跤吧,爸爸》《放牛班的春天》。这3部电影,或是反映人性,或是传达一种生活态度,都属于好电影之列。
你有没有想过,挑选好电影的方法论是什么呢?
看豆瓣评分高的电影。
虽然每个人品味不一样,但大众的品味却是出奇的一致,好的电影,一般评分都比较高。这样的电影看得多了,你理解力就会不知不觉提高,品位也会提升很多档次。
当然,不妨偶尔刷一些烂剧,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这样一来,你识别好电影的能力会更强。
听起来是不是觉得跟找伴侣类似?见过了烂人,才知道好人有多好。
学习成长
光娱乐也不行啊,该学还是要学的。放松过后,我们来聊聊学习。
2月份开始写卡片,找了个小伙伴一起写,两人互相鼓励、监督,到了月底,我俩都完成了目标,首战告捷!
写的多了,我发觉以这种方式读书效率很高。我称之为“卡片读书法”,这不是我的原创,前人早有尝试。网上资料介绍:
卡片阅读法是指在读书中运用记卡片的方法来掌握知识、储存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一种读书方法。清代的学者十分讲究读书做卡片, 许多人有着很大的资料柜, 就像中药店的药柜一样, 内分许许多多的小抽屉, 并分门别类地贴上了标签, 每天读书, 每天做卡片, 分类放入不同的小抽屉中去。天长日久读书多了, 卡片也积累多了, 无论是钻研学问还是撰写论文, 需索取的知识随手可得, 十分方便。
现在比过去更方便了,我们可以通过印象笔记将卡片电子化。
李笑来在《七年就是一辈子·概念是一切知识的基石》中提到,阅读速度,其实是一个毒概念。
因为阅读必须以“理解”为前提,否则读得再快,也比不过复印机。因此,“阅读速度”是个伪概念、毒概念,取而代之的应该是理解速度。
又,怎么就能证明你理解了书中内容呢。在书上做批注?这当然是一种方法。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有。遇到有用的内容,将其制作成卡片,用“见感思行”梳理一遍后,想不理解都难。
卡片告一段落,我们来聊聊日记。
很多人都听说过晨间日记,我的日记从2016年至今,换了很多个版本,一直都不太满意。
1月晚些时候,从菜菜那里看到了她的日记模板,有点心动,就拿过来用了。
刚开始感觉尚可,过了一个月觉着有些别扭,故而着手修改,成为了现在的版本。


经过修改的模板,写起来顺手多啦,自己也更愿意记录了。
怎么,想要我的模板?那就来找我吧(关注我的公号,后台可以加我微信,给你共享模板)。
安利一个小窍门,印象笔记可以生成目录,每月结束,我会把当月的日记做一个目录,方便检索回顾。

是不是很赞?想看哪篇日记,直接点击目录即可。
以上方法侧重于查找,那有没有一种比较全局的记录方式呢,有,请看下图。

这叫“月历”,每月对应的每一天都有一个方格,你可以把你认为需要记录的内容写在格子里,最下面是总结。
有了它,每月的重要事件一目了然,下次写年终总结不用愁啦,哈哈。
这个月历来源于印象笔记,点击链接获取模板:印象笔记模板
你说,这么好的文章,不点赞打赏怎么好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