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蝲蛄吟唱的地方》读完了,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已经很久没有读完一本书让我如此牵念。这是有史以来不受任何干扰读完的一本书。所谓的不受干扰,就是忍住不去查阅相关的任何介绍和图文,只是安静地一页一页,一个字,一个字地将它们融进自己的心灵。
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主人公基娅一次一次被抛 弃,家人,朋友,爱人。第一个弃她而去的是母亲,这是令基娅终其一生都无法释怀的一次抛弃。母亲走后的每一天,她都在等待着她的回来,但终其一生,都没有等到母亲回来,也再没见过母亲一眼。
虽然,最后她终于释怀,但是听到母亲已离世时自己的梦想也随之破灭,她的等待瞬间凄凉又悲哀。
后来,她的哥哥姐姐也想继离开。由于年纪相差很大,她对他们的离开只有小小的一点遗憾,然后遗忘。而对于她爱着的乔迪的离开,又一次令她悲伤。乔迪是她最小的哥哥。乔迪教过她很多,也陪伴她很多,但最后,他也选择离开。
最后,只剩下那个嗜 酒 如 命,暴 躁 不 堪的父亲。这个让所有人离开家的罪 魁 祸 首。
但有那么一段时间,父亲和基娅很亲近,带她去钓鱼,带她去镇上吃饭。但在收到母亲的一封信后,他重又变回从前的他,嗜 酒,打 人,有一天出去以后,再也没回来。到最后,基娅都不清楚他是生是死。
于是,她开始一个人在荒野中生存,那一年她十岁。她最好的朋友是那一群群海鸥,是银鸥,是大蓝鹭,是萤火虫,是螳螂,是羽毛,是贝壳,是一切大自然中的生物。
直到,泰特的出现。
那一段时期,或许是她最快乐的时光,只上过一天学的她,在泰特的帮助下学会了认字,学会了阅读,学会了写字,最后成为了一个传奇。
当然,故事并没有这样结束。
这虽是作者的处 女 作,但作者的文字却优美的让人心醉,那是大自然的美,也是野蛮生长的基娅之美。
虽然,小镇上的人都不喜欢她,给她贴标签,但还是有很人愿意平等对她,帮助她。老跳是她为数不多的朋友,虽然他是个黑人,生活在最底层,但要是没有他的帮助,基娅很难度过孩子时期的生活。
还有老跳的妻子,善良,可爱的妇人。她那厚实的胸脯就是基娅最温暖的港湾。
或许,人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真恶,不管事实如何,都会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加害于人。一类是真善。这两类是两个极端分化,但绝大多数人都属于中间这一类人——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他们并不坏,但也说不上好,只是不嫌事大只喜欢凑热闹而已。
镇上许多人都属于当中这类人。他们没有自己的分辨力,或者说根本不想去分辨,别人说什么他们信什么,然后跟着一起 歧 视像基娅这样底层的异类。
那个地方,那个年代,种 族 歧 视 相当严重,黑 人不能上白 人的教 堂,不能进白 人的饭店,无论男女小孩都可以对他们掷石子。
但基娅不一样,她会反抗,当然她不是种 族 问题,她在他们眼里是怪 物,是文明时代里的野 蛮 人。
但是那些为数不多的善良的人,虽然表面冷落冰霜,但内心站在正义的那一方,这更让人为之感动。
故事的最后,却是一个让人震惊的大转折,虽然开始可能也怀疑过,但都被自己一一否认。但当真相毫无防备地扑面而来的时候,一开始真的让我有些无法接受,内心不自觉地涌起一股寒意。
但平静下来分析一下,或许这才是合理的真相。对于基娅来说,她的一切生活习惯和方式都来自野蛮生长下的自我保护和生存法则,她不属于文明教化下的产物,所以她处理事情的方式必定也是作为生物最为原始的最为古老的生存本能。
就像那美丽的萤火虫,为了自己的生存,引诱雄性的靠近,然后将它一口吞下。有错吗?没有,这是它们的生存法则。
基娅也是。她勇敢地反抗着来自外界对她的暴 力,以 暴 制 暴,她不求于任何人,因为她明白没有人可以靠得住,唯一可以相信的人只有她自己。
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其实一开始作者早已告之了真相——湿地居民就像酿造威士忌一样非法炮制了自己的法 律——不同于那些灼刻在石板上或记录于文件中的条文,这里的法律更为深入,烙印在人们的基 因里。它古老而自然,类似于鹰和鸽子演化出的法则,在走投无路、绝望、孤独之时,人们会找回直指生存的本能。
快且公正。
这些本能将永远是王牌,因为它们传给下一代的概率远大于那些更温和的基 因。这无关道德,只是简单的数学问题。在种群内部,鸽子和鹰的争斗一样频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