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父辈如果能够上学毕业后拿到一个包分配的工作,那可谓是能够令全家人开心地横着走路了。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根本不会考虑毕业后学校分配甚至帮忙寻找到的工作,大家对于自由的追求很明显,有的人甚至开始寻找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职业外的新的工作可能性。

我自己对于很多新兴职业的观察,发现有三种新的职业形态很有意思,并且都很有意义。
一、在地青年
当大多数人都从农村开始往城市迁移寻找机会的时候,有些年轻人却开始思考在繁华的都市以外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他们回到小城市,在当地发发展,以“在地生产、全国销售”的方式发展自己的事业。

吴晓波打造的新匠人计划就是在着力找出这些在地青年的创业实践,帮助在逼青年们理清自己的创业思路、扩大自己的创业宣传、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安徽合肥的一个小女生回到砀山老家承包300亩土地种起了梨树,生产梨膏。她的梨膏通过自媒体平台被推广,品牌故事逐渐被认可,来自全国各地的人通过电商平台来关注到她的产品,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收益。

在地青年通过在地生产、全网销售的方式,不用挤到一线城市也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什么在地青年能够获得成功,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成为在地青年?
1、互联网的链接属性。互联网的作用是链接,通过廉价的网络费用、一很简单的网线就能将分布在地球不同区域的人联系在一起紧紧的结成一张网。所以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区位优势的意义变得不是很大,没有了沿海城市和内地城市的明显区分。

2、物流的高效便捷性。中国的物流高速发展让许多低线城市获益,以前我们生活在南方的人可能不知道山东的苹果会滞销,然后农民会全部被倒进海里;我们也不知道离我们非常远的许多地方水果蔬菜产生滞销,我们感知到的是自己花昂贵的价钱去购买它们。现在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影响,然后借助物流的高效送达,早晨摘下来的水果,可能晚上就已经送到了你的家中。物流让我们对于远方的事物产生了即得性。
3、消费升级,寻找稀缺。最近几年周边游火了,农家乐活了,因为城市人周末总喜欢开着车去农村体验一把农家乐。在这背后隐藏的是消费升级带来了大家对于真正的特色的自然原生态的优质资源的渴求。很多人都已经不担心多花钱,而担心自己花了很多钱却没有办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在地青年产生的稀缺优质资源符合了消费升级的消费群体的需求。

4、用人成本低、生活压力小。逃离北上广成为了许多承受不住一线城市压力年轻人的口号。一线城市的确存在着许多的美丽的风景,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在一线城市也承载了他们的梦想和远方。但是抛下梦想,回归现实,一线城市的许多压力也是悬浮在一线城市打拼的外地青年身上,生活成本高、竞争压力大、低成本机会少等都是让青年人难受的地方。而回到当地,青年人能够在创业时想用低廉的用人成本,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能体验到生活的不同面,感受到生活的趣味性。

在地青年的工作新模式是一种把工作和生活进行相互融合的新的职业形态。如果你热爱你的家乡,并且你的家乡有独特的地理优势、拥有被人传诵的人文、文化优势,那么你也可以发挥当地的优势通过互联网的特性,把自己打造成为在地青年,这可能是你开拓职业新战场让自己实现职业逆袭的好机会。
二、新工匠
古代的时候社会没有那么发达,商业的多样性、多元化也没有现在这么丰富,职业的选择面也非常窄,所以很多人一辈子就会干一件事情。比如一个铁匠,他可能一辈子都在打铁,从年轻18岁开始一直打铁到默默的离世。那个时候的铁匠,他只要每天打铁,服务好这个村子的几十个人,最多100个人。所以他们每天要做的就是想怎么打好这个铁,在这工作的过程中他们无意的将自己的工匠精神磨练出来,成为自己的一种内在的职业方式。

现在互联网很发达,我自己作为猎头,我能很清晰的感受到大家现在缺的就是那种工匠精神,因为社会发展变换太快,所以大家有时候是被发展的大潮推着走。我们能看到的是很多人一年内换两三份工作,有的人甚至在一年内更换两三个不同的工作内容。大家已经没有精力专注在自己的某一个细分领域,而是做着自己的事情,想着别人在做的东西很赚钱很有前景。
所以新的职业选择的方式就是成为一名新匠人,找到一门你独特的手艺,成为一个手艺人。
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个新匠人是浙江的一个90后青年。她对雨伞有着特别深的痴迷程度,有一次在外国旅行,他在欧洲买了一把雨伞,花了2000多块钱。他就在想为什么中国生产不出这样的雨伞,于是拿着这把2000多块的雨伞回来仔细的研究。通过不断的尝试他生产出了属于她自己的雨伞品牌,她的雨伞不论是在外观、质地、功能等各方面都能与欧洲的雨伞媲美甚至超过国外品牌,然后通过与知名人士联名,他打造了中国的千元级的雨伞,并且雨伞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他现在能很骄傲的说,在雨伞行业他一定是最专业的那一小部分人。

如果你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爱好、手艺,或者你认为你能将它做到极致的东西,那么请你培养它,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匠人。
三、社会企业与公益
之前我们公司有帮一家上市公司寻聘公益相关的人才,那段时间我们看了很多做公益人的简历。我当时是有一些差异的,因为很多学历背景特别好的,有来自清华北大的,也有来自哈佛耶鲁的年轻人,他们毕业后没有为了金钱去加入哪一家公司或者创业,他们投身公益事业,为了那些真正需要得到帮助的人,花费时间花费自己的精力为他们募集资金。他们很多人能够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募集到上千万甚至上亿的资金,但是他们只拿着一万左右的薪资,这个薪资还不及许多专科毕业一年的工程师的薪资。但是在与他们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是真正的能感受到他们的快乐、自豪感。
1、经济压力小,高性价比找到意义感。有的人真的很想帮助他人、奉献社会,投身公益,但是自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也怕自己没有办法让自己活下去。加入一个社会企业或者公益组织能够帮助他们在这个艰难的社会中,通过最具有性价比的形式,实现他们的公益梦想。
2、企业内做社会公益。有些企业会给员工许多的自由度,企业文化非常open,比如我的一个候选人是阿里的员工,他们几个程序员自主的研发了一个APP,这个APP可能没有许多的商业价值,但是它具有相当的社会公益属性。这个APP是一款帮助主人找到自己丢失小猫的公益软件,这个软件不收取任何的费用,旨在于帮助猫主人。

3、身边自己关注的社会问题。有的人可能没办法投入持续的时间做社会公益,但是他们会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做一些社会公益的事情,比如说每年到高考的时候总有司机在车灯处绑上绿丝带,免费的在考生去考场;有的律师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帮助年底呗,老板拖欠薪资的农民工打讨薪官司……

著名的学者丹尼尔平克曾说现代工作者的三种内驱动力分别是自主、精专和意义感。在地青年、新工匠、社会与公益的分别对应着这三种内驱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