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具备这三个条件,失败才真是成功ta妈!

具备这三个条件,失败才真是成功ta妈!

作者: 熊妈侯蕾 | 来源:发表于2023-06-08 16:59 被阅读0次

    上次“童书妈妈江河营教研备课会”上,我的俩同事吵起来了。

    说起来都是为了工作:这节课内容是“形成的观点”,选用的是金字塔原理中的SCQA模型。两位老师就“怎么把这个方法传递给孩子”意见相左。

    A老师认为,开场第一步,直接用一张PPT把SCQA是个啥东西给孩子们介绍清楚;第二步带他们一起讨论一个话题,体验一下这个模型是怎么用的;接下去再布置几个练习大家现场演练;最后进入写作——流程很顺,自然而然。

    B老师的意见倒也谈不上颠覆,就是想把第二步放到最前面来,让孩子们在“还不知道理论”的时候先体验过程,先有个直接体感再去讲解模型。

    可能你会觉得,这俩……有啥大差别吗?不就是教孩子写个作文嘛?先体验还是先讲解又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还犯得着为这事儿吵架?

    说到这儿,有必要郑重的介绍一下我们单位——童书妈妈。

    作为一个专注儿童写作教育的机构,“怎么教会孩子写东西”是我们的关注核心。不同于坊间大多数教作文的培训班,我们希望孩子们的“写作”是自然生发,而不是被要求甚至被强迫的过程。

    相比于“给你个题目,跟你讲讲该怎么写”,我们更愿意给孩子提供充分的时间,深度体验、积累感受、形成观点,再进行写作。一次线上课1.5小时,前面大段的时间都是在帮助孩子有效“蓄水”,真给写作的也就最后20分钟——想要“水到渠成”可是要花功夫的。

    正因为这样的理念,先讲解模型还是先体验过程才成了重要的纠结点。

    先讲解,从理解事情的逻辑上来说,没问题。知道是什么,再看怎么做,孩子们不仅很好接受,而且应用的成功率高,很容易有成就感;

    先体验,就要给孩子们更多自己探索的时间。如果摸索出来,印象肯定会更深刻,那就不再是“别人教我的东西”,而是“自己找到的结论”;问题是这样有挺大风险——谁也不能保证他们100%能摸索出那个内在规律啊,万一跑偏了,这节课不就玩儿不下去了吗?

    两位老师的想法,一个出于保证课堂效果的考虑,一个是对认知规律的坚守,在“课堂时间有效、必须达成教学目标”的“镣铐”下,如何“把舞跳好”就成了对课程研发水平的挑战。

    听着他们的争论,我想起最近自己在读的《学习的经营法》一书。这是专门研究学习法十几年、精通心理学和脑科学的专业人士——彼得·霍林斯的最新作品。

    虽说是“最新作品”,这本书中的很多观念其实不算独创,无论是“将已有信息和新信息结合增进理解”,还是“利用自我测试调取头脑中的经验进行检测实践”,亦或“利用番茄技巧调整注意力”,都没有脱离很多人已知的“学习方法”。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从宏观上建构了“自主学习的规划框架”,让你能把以前就知道的很多有效的自学方法,有意识、有秩序的贯彻下去,真正成为主动吸收知识和先进方法的人。

    说起来,成年人的自学和设计出科学的方法教孩子其实挺像的,至少在开始的时候都得做好心理建设。

    最简单直接的就是:怎么面对“失败”。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将成就等同于成功,包括获胜、取得积极结果和找到解决方案。不过在学习中,失败是成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和我们耳熟能详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既有差别又有联系,霍林斯并没有停在抽象的概念总结上,他不是单纯的为了鼓励失败的人勇于再次挑战,而是在认真的探讨“什么样的失败会更有成效”这个看起来有点矛盾的话题。

    有成效的失败是新加坡国立教育研究院研究员马努·卡普尔(Manu Kapur)提出的概念。这种理念基于一个学习悖论:没有实现理想结果和实现这一结果同样有价值,甚至价值更大。这不是情绪影响,而是神经影响。

    是的,你没看错,“没有实现理想结果”,也就是我们平时认为的“失败”,和“顺利实现了理想结果”的“成功”相比,可能更有价值。

    卡普尔的教学试验把学生分成两组,面对同样的问题,第一组有教师现场提供充分指导和支持,第二组没有教师提供任何帮助。试验结果一点都不意外:第一组可以正确解决问题而第二组没有。

    如果仅以“正确解决问题”为导向判断,显然第一组是更“有效”的,但跳出这个判断标准,从更开放的“收获”来看,结论可能更有启发性:

    由于没有教学指导,第二个小组不得不通过合作更加深入地探索问题。他们形成了关于问题性质的思想,对于解决方案进行了推测。他们试图理解问题的根源,思考哪些方法可以将其解决。他们研究了许多解决方案、策略和角度,最终形成了对于问题的立体理解。

    第二小组虽然没有解决问题,但他们对于这些问题学到了更多东西。当这些学生在另一次测试中遇到新问题时,和被动接受教师指导的学生相比,他们可以更有效地对他们通过实验获得的知识加以运用。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但无论是作为机构的老师还是老母亲,我们都得面对一个现实:

    孩子“通过过程学到的东西”是长期效果、是“渔”;但“正确解决问题”是即时收获,是“鱼”。谁都知道会打渔特别好,但当这条“鲜活(马上就可以吃)的鱼”近在眼前,你是不是还有放眼长远的智慧和魄力?

    这让我想起正面管教家长课堂上每次必做的“两列表”:面对“当下的挑战”和“未来的品质和技能”,你把注意力重点放在哪里?

    不用纠结!实际上你也没有多少可选的余地。

    卡普尔的教学试验当然能给第一组孩子配备辅导教师——这让我们有种错觉:我们有权在“有/没有教师指导”中选择一个(也就是在“正确解决问题”和“获得学习技能”中选择一个);但真实的情况是,每一个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无法保证自己只要想选,就一定能“有教师指导”。

    假如真能为孩子选择一条一帆风顺的路,“要不要培养ta面对困难的能力”才是“可选项”。问题是……这不可能。无论我们花多大力气,也不可能一辈子罩着孩子,他们总得面对独立学习以解决问题的场景——这是个“固定项”,没得选!

    这个扎心的事实就是——

    你不需要将失败当成朋友,但它一定会成为你偶尔的伙伴,不管你是否愿意。

    因此,“让失败成为一种有效的过程”就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无法回避。

    好在卡普尔的试验也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就可以让“失误、错误和摸索”变成“有成效的失败”。

    · 选择“具有挑战但不会使人受挫”的问题。

    · 让学习者有机会解释和阐述自己的解决过程。

    · 允许学习者对于好坏解决方案进行比较和对比。

    哪些问题“具有挑战”、有很大可能不成功,但即使不成功也不会让人受挫?这取决于学习者的心态。提前预测挫折是一个好办法,因为你可以预先做好应对计划。

    通常,只要暂停一下,你就会恢复客观视角,更加清晰地看到问题的症结。至少这种暂停可以缓解你最直接的焦虑,使你有机会用更轻松的心态去处理问题。

    另外,这三个条件还同时指向了“被允许、被接纳的环境”。

    孩子所处的环境是否允许和接受“非正确答案”出现,决定了学习者是否有机会解释和阐述“未能达到‘正确’的解决过程”;这个过程又是“充分认识非正确解决方案”、把它和“正确的解决方案”进行对比的前提。

    简单的说就是:如果孩子“失败”了,你能把这当成个好玩儿的事儿,并跟ta一起、乐呵呵的一通研究吗?

    想清楚这个问题再看我这两位同事的想法,很多东西就变得豁然开朗了:

    他们争论的焦点,并不是“是否允许孩子经历探索的过程”,而是“怎么找到一种更好的方式来保护并放孩子探索的过程”。

    毕竟,在当前坊间的一众教育培训机构中,还有哪个能比童书妈妈更允许孩子慢慢来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具备这三个条件,失败才真是成功ta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qa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