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钻之旗简诗
谁说李白浪荡,看他这首诗

谁说李白浪荡,看他这首诗

作者: 王家二少2 | 来源:发表于2019-08-05 07:03 被阅读8次

鲁东门观刈蒲

(唐)李白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

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

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鲁东门外农家深秋割蒲的劳动场景,并以夸张手法,赞美了蒲草的可贵与作用。

在诗人笔下,蒲草经过农户的辛勤劳动变废为宝,妙笔生花,富有浪漫色彩。

刈蒲时“挥镰”、“拂水”的比喻,透露着诗人对农事劳作的喜爱,是丽句;“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

则是警策之句,似有评击上层贵族奢华放纵、穷奢极侈,表达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译文

鲁国的秋天来得早,初霜时便开始割蒲。

挥镰就好象转动弯月,掠过水面生起串串连珠。

蒲草最可珍贵,何必看重那龙须草?

织成草席铺上玉床,清静的夜晚躺在上面多么欢娱。

罗衣能够再次拂扫,不必担心会蹲上尘土。

注释

鲁东:指曲阜城东。《埤雅》:“蒲,水草也,似莞而褊,有脊,生于水涯,柔滑而温,可以为席。”

寒事:指秋冬的物候,寒冷时节。陆倕《以代书别后寄赠》:“江关寒事早,夜露伤秋草。”

刈渚蒲:割水边的香蒲草。刈:割取。渚:水中小洲。蒲:香蒲,水生草本植物,嫩芽可供食用。其叶供编织,可作席、扇、篓等用具。梁简文帝诗:“渚蒲变新节。”

镰(lián):古谓之刈钩。因形曲如钩,故名。《方言》:“刈钩,自关而西或谓之钩,或谓之镰。”

转月:因镰刀弯如新月,故挥动镰刀如“转月”。

连珠:溅起的水滴像连串的珍珠,喻浪沫。《洞箫赋》:“扬素波而挥连珠。”

龙须:龙须草,多年生水生草本,茎可织席等,多为帝王豪贵之家所用。《蜀本草》:“龙刍,丛生,茎如綖,所在有之,俗名龙须草,可为席。”

欣承清夜娱:是说夜间睡在蒲席之上感到清凉适意。

罗衣:轻而薄的丝绸衣服。

能再拂:可以反复拂拭。言蒲席光滑平贴。《咏席》诗:“但愿罗衣拂,无使素尘弥。”

素尘:聚积的灰尘。

芜(wú):杂乱。谢脁《咏席诗》:“但愿罗衣拂,无使素尘弥。”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用铺叙手法描绘出一幅秋寒已至、初霜割蒲的农人劳作景致,“寒事”、“初霜”点明主旨,秋寒的物候时节,交代“刈渚蒲”事件的起因及背景,字里间处处充溢着高寒、肃杀之氛围。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运用比喻手法,贴切自然,把“挥镰”、“拂水”渲染成“转月”、“连珠”,间接描写出鲁东门外深秋割蒲草的“挥镰”“拂水”劳动场面,意在歌颂农民的辛勤劳动变废为宝,创造了财富。为下文称赞“蒲草”作铺垫。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生动形象地以夸张手法,赞美蒲草比帝王豪贵之家所用的“龙须”更可贵,表达出人对蒲草的可贵有独特的见解。

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承接上文,讲述诗人对蒲草“最可珍”的作用,勾勒出一幅蒲草织作玉床席、清静夜晚躺欢娱的景致,侧面烘托出农人刈蒲以作编织之用,点明题旨,紧扣诗题“鲁东门观刈蒲”,陈述了诗人见农人刈蒲的纪实。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借用谢脁《咏席》诗:“但愿罗衣拂,无使素尘弥。”讲述出所咏之蒲草的品性,“不畏”、“素尘”更显得蒲草高洁纯净、“最可珍”。

相关文章

  • 谁说李白浪荡,看他这首诗

    鲁东门观刈蒲 (唐)李白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 织作玉床席...

  • 骄傲而伟大的李太白

    说到李白,大家应该都会想起《将进酒》这首诗,这是李白诗中我最佩服的一首诗歌。这首诗激情豪迈,任何有气势...

  • 谁说只有苏轼会作《赤壁赋》,李白也会啊!

    2020.10.7 谁说只有苏轼会作《赤壁赋》,李白也会啊!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介绍李白这首“赤壁赋”——《赤壁歌送...

  • 我与《蜀道难》

    李白简直就是上帝派来的诗神!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蜀道难》这首诗。读完这首诗让我对李白的认知更提高了一个档...

  • 汪伦仰慕李白竟然欺骗了他

    《赠汪伦》这首古诗是李白特作赠给汪伦的,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盛情款待自己的感激之情。这首诗背后有个有趣的故事。 唐朝诗...

  • 所有诗都应该从这首诗开始

    对话: 所有诗都应该自这首诗结局 这首诗出自诗经 经过李白王维杜甫李商隐 现在将以我署名 现代诗里加韵律,渐入佳境...

  • 李白的浪荡

    有这样一个人,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有这样一个人,发髻高耸,长袍飘然,不畏强权,喜好剑术...

  • 《静夜思》教学反思

    本周教了《静夜思》这首诗,教学之后感触不少: 《静夜思》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之一,其语言凝练,感情...

  • 赠内

    【唐】李白 三百六十日, 日日醉如泥。 虽为李白妇, 何异太常妻。 这首诗是李白三十五岁时所作,由于李白喜欢饮酒,...

  • 随笔(菩萨蛮李白)

    " 这首诗不象李白写的风格。" "什么诗,读来听听。"刚好孩子他爸回到家。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说李白浪荡,看他这首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tp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