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字子房,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她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后世敬其谋略出众,称其为“谋圣”。
张良本是韩国人,是韩国的豪族,韩国被秦灭掉后,曾施财寻求勇士刺杀秦始皇未成,改名换姓逃亡。
逃亡中,识得一老人,老人以三番五次刁难来考验张良,最后送给他《太公兵法》。得了《太公兵法》的张良,如虎添翼,如鱼得水。
后来张良追随沛公刘邦,大展拳脚,几次为刘邦献计献谋劝谏,得到刘邦的赏识和重用。
入峣关,守咸阳,鸿门宴,张良的功劳簿上满满当当,非常人能比。
刘邦评价张良说:“夫运筹帷幄之中。绝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张良素来体弱多病,随着刘邦皇 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
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刘邦称帝分封功臣知识,让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辞让,谦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今江 苏沛县),刘邦同意了,故称张良为留侯。
汉朝建立后,异姓诸侯多被消灭,宫廷中酝酿着一场风暴。刘邦欲废太子刘盈(吕后子),立赵王如意(戚夫人子)为皇储,满朝文武群起谏诤,吕后焦急万分,派其弟吕泽求助于“智囊”张良。
张良认为废立太子一事事关重大,不可轻易更立。张良对吕泽说 道:口舌已难保太子,现在有四个老者,人称“商山四皓’年皆八十有余,节义清高,很受人们敬重,现不就汉朝爵位,隐匿深山,皇上屡请不至;如果太子屈尊固 请‘四皓”下山辅佐,为巩固太子的地位一定有所帮助。
刘邦见四老已为太子左右,可见太子羽翼已丰,恐怕难以动摇,便放弃的 易立太子的主张。吕后十分感激张良,在刘邦死后,强劝张良结束学道生活,回朝做官,张良听从了劝告,回朝做官。
惠帝元年,张良病死,谥号文成侯,终得善 终。
历史遗迹——
在开封兰考县城西6公里的三义寨乡曹辛庄车站南侧,在江苏徐州、湖南张家界、陕西汉中以及山东微山等地,都有张良墓。但究竟哪一座是真墓,却至今尚无定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