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家人一起视频,弟弟妹妹那边各自做着可口的饭菜。我中间去书房了一会儿,回来后看到弟弟正在把饭菜盖上保鲜膜。妈妈视频这边问弟弟:“你不吃饭吗?怎么封上保鲜膜了?”,弟弟那边没有回复,我追了几句,末了弟弟回复我“我刚刚吃完了,所以封上口”
我的内心产生了情绪,我没看见你吃啊,你怎么说吃了?随后我脱口而出一句话:“你当我们瞎啊!”声音还特别大,弟弟那边没有回复我
而后视频到了9点多,我问他:“你怎么还不吃饭?”他回复我:“我吃了啊”。
“我怎么没看见?”我问
“我就吃了一点,因为这几天长胖了,在减肥”弟弟回复我
我才意识到,我真的误会他了。而且,中间有一段时间,网络出现卡顿,没看到也是正常的。而我,却因为“我没看到”所以就判断为“对方说谎”,进而贪自嗔他,暴力的语言随口而出……
为何我会说出这样的话?似乎也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自己的话语却这么轻易传递出暴力,究竟发生了什么?
视频过程中,当妈妈一遍遍询问,弟弟怎么把饭菜封上了?怎么不立马吃饭?因为网络问题,弟弟那边没有立马回复
此刻,我的情绪已经产生,“你怎么不说话”,因为这种黏著,而一叶蔽目,看不清此刻的整体状况,而简单地给对方做了判断——“你不回答,你在干嘛,不专心视频”,这些念头,在我内心触发了暴力的种子
进而,当我进一步追问,弟弟回复我“吃过了”,我进而大声回复“当我们瞎啊”
《非暴力沟通》中所说: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痛苦是由他人造成的,并认为那些人应该受到惩罚或谴责,那么,我们就播下了暴力的种子
因为提问,对方没有回复,我内心暴力的种子开始萌芽;进而追问之下,对方的回复与我的设定不符,我内心暴力的种子立马长大,我口出恶语
恶语之因,是因为我认为我的不愉快是对方造成的,是因为对方的撒谎。
一直在视频,我没有看到你吃饭,所以你就一定没吃饭。但你说吃了,就是在骗我。
因为无明而产生我执,有我就有他,进而产生对立,贪自嗔他。我的观点、我的判断就是对的,与之设定不符的,就是有问题的,引发我慢,各种暴力、冲突不断滋生……
“指责一个人,往往使我们的愿望难以得到满足”,我大声的指责,弟弟问我你说什么?我又说了一遍,弟弟没有回复我
这个过程中,我们之间很难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因为我的错误设定!
后期当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平复情绪,表达出自己的疑问,“我没看到你吃饭?”对方回复我:“最近吃的比较少,因为胖了,要减肥”,刹那间所有的疑问烟消云散。
指责一个人往往使我们的愿望更难以得到满足。然而,若我们用心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或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的需要就较有可能得到满足。
观念决定心态——当我们面临对境的时候,多一份觉察,去体会背后是什么观念在主导,也许内心的自由之门,就在向我们打开……
祝福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