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身边人都加入了学习大军,成为持续成长型选手,其用功用心程度与做学生时相比,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致敬每一位不停成长的同胞!
前几天看了本书,提到现在学习圈的诸多“怪现象”!
如何怪呢?有一种就是在学习场所就是妥妥的学霸一枚,可是现实生活中仍然一塌糊涂。换言之,就是学习成了生活的避难所,是为了逃避生活的琐碎。那不就是自欺欺人嘛!
当然,自欺欺人也没错,千金难买我愿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71908/bcfc4d551b11f614.jpg)
话说,昨天在群里有个朋友说她的一个亲戚重度抑郁,她想不通为什么生活在蜜罐里,过着有钱人日子的亲戚,怎么会抑郁?
我回了句关于《国民抑郁症蓝皮书2022-2023》的统计数据大,现实估计更大。我们需要重视身心及情绪健康。
接着又一人回:咱们只关注开心的就好了。这个提都不要提了。这些跟我都没关系,我从来不花心思在这种东西上,时间太宝贵。
我:不过份强调,但需要正视!
我当时很错愕,惊觉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点上,而我们说的也不是同一话题。
更让我思考的是:如果学习成长,变成了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选择性的失明,而美其名曰只关注美好,那和把头扎进沙漠的鸵鸟怕是没有两样吧!而周遭环境就是镜子,时刻反射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当然,我也没有资格评判任何人。只是尽量客观中正的表达,需要重视身心健康。抑郁症就在身边,如果我们能够用所学帮助自己帮助家人远离抑郁,或者能够尽早觉察到身边人的呼唤求救,那么对于家庭对于生命而言就是一份慈悲。
学习,让我们更懂得关注自己的内在,也越来越有觉知,越来越界限清晰,不会主动介入他人的因果业力。
关注积极、正向、美好也并不代表忽略社会现状、现实生活吧!
如果患者是自己亲朋自己家人,我们肯定不会选择视而不见,又或者我们已经听到了来自心底的“求救”的呼喊,那我们又能为ta做些什么呢?
社会大环境如此,这是事实。亦如当年的口罩事件,国家放开,有人反复阳,心态积极、不关注负向固然重要,当下能做的防疫难道就不做?
可能,有些灵魂选择了这个体验,但我更相信ta们是有力量去穿越黑暗的。
抑郁是现象,背后呢?有可能是说的话无人可以听懂,感受不到爱,情绪得不到宣泄,压力无处释放、社会的各种标签进而自己也否定了自己……
如果ta伸出了求救的手,而我们又“只关注美好”,那岂不是打落了ta的手?
听到呼唤,看到伸出的手,不妨抓住ta吧!守护好自己的同时,能力范围内给予适当关爱、陪伴,从心而发的信任和祝福!
有个视频中一位消防员的话让我印象深刻:我明明抓住ta的手了啊……
可为什么ta还是掉下去了呢?谁是推手?
对于抑郁症家庭来说,从刚开始的晴天霹雳,到后面的全力治疗,再到后面他们也是身心俱疲,这是一段漫长而艰难的路。而外人的点滴善意都能给他们带来莫大的安慰、鼓励与支持!
如果我们尚处在自顾不暇阶段,那就先自保吧,避免下坠的能量在一起纠缠,加速了下坠!
互联网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刽子手!
时刻警醒自己谨言慎行,也时刻觉知自己的言行,我投向社会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是否是正向、温暖、美好、积极的!
选择相信灵魂的强大与勇敢,相信黑暗中的ta们是有力量走进光明的,而我们唯有用自己的爱与活出照亮世界!
至少应该感恩,因为我们拥有完美的健康!
也深深地祝福世间万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