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很多物理学家、科学家的创造力巅峰都在20岁~30岁。比利时数学家阿道夫·凯特勒 发现了一个关于创造力的倒U形曲线现象:一个人的创造力会在工作几年后达到巅峰,进入中年之后则开始下降。这意味着:年龄与创造力成反比吗?越年轻越有创造力?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创造力会呈现递减趋势?
并非如此。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人类的创造力并非注定要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日渐削弱。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西蒙顿认为,创造力和年龄并没有直接关联,关键在于他们掌握相关领域知识的多寡:但并不是越专业越好,也不是知识越多越好。只不过这个趋势看上去正好和年龄正相关而已。
他认为,创新常常发生在学科的边缘处;对于个人而言,则常常发生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年轻人正是得益于他们“局外人”的身份。他们涉世不深,知识也有限,文化上也没有受到传统经验的羁绊,因此也更愿意接受全新的观点。但是在经过几年的学术生涯之后,“创造者开始自我重复,因此也越来越难以超越自己了”。这时候,他们已经成了局内人,失去了创意。能创新的,很多都是局外人。
芭比娃娃的由来其实就是一个局外人的想法诞生的,汉德勒的丈夫是美泰玩具公司的高管。在此之前,儿童的玩具看上去都是清一色的娃娃相。但是,一次假期让这一切发生了彻底改变。1956年夏天,汉德勒一家第一次去欧洲旅游。当汉德勒绕着一个瑞士小村庄闲逛时,她在一家售卖香烟店铺的橱窗里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玩具娃娃。这个玩具娃娃足有30厘米高,头发是淡淡的金黄色,双腿修长,胸部丰满。这个玩具娃娃实际上是一个性玩偶,主要卖给中年男子。可汉德勒一眼看到金发女郎玩具“丽莉”,心想,“对小女孩来说,这是再好不过的玩具了。” 当她回到家里时,汉德勒继续怂恿丈夫生产一款美国版的丽莉。其实这个想法在玩具领域的人看来非常不靠谱,因为专业的人都知道,小女孩喜欢照顾小宝宝,外形一定是娃娃样子的,从没有过这么成熟的形象。但是露丝毫不知情。最后她老公尝试说服了高层,做了第一版的芭比娃娃,后来大家都知道现在芭比娃娃有多流行,小女孩有多么喜欢!
创造力与年龄的关系:创造力与年龄没有直接关系,创意常常发生在学科的边缘处;对于个人而言,则常常发生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保持局外人心态的三种方式:跨领域、跨文化、跨学科地学习!创造力并不会随着年龄越大越减退,反而是你在一个领域待得越久,越衰退。所以我们都需要刻意地让自己成为局外人——主动地迎接领域外难题;旅游和出国;跨学科学习,从而成为创造力源源不断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