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培养放弃的能力

培养放弃的能力

作者: 蓝色多莉 | 来源:发表于2023-07-30 21:11 被阅读0次

    阅读笔记第124/365天

    今日阅读《放弃的艺术》

    作者:[美] 佩格·斯特里普 艾伦·B伯恩斯坦

    翻译:戴思琪

    第四章 培养放弃的能力

    在现实世界中,与目标或是人生道路脱离往往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在人生的一些阶段,你可能没有太多的现实顾虑,这时做出改变更为容易一些。可以肯定的说,在财务上、情感上你对别人的责任越大,就越难找到合适的时机来放弃一段关系、一份工作或是一条道路。另外,有时候放弃的时机对你来说也许合适,但对你生活中的其他来说却并非如此。

    一、抓住恰当的放弃时机。

    在我们的文化中认为放弃一条稳定而可期的人生发展道路,而去追逐未来结果不确定的梦想是一种高风险、易失衡的行为。

    放弃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决定,只有你自己是唯一完全理解自己放弃动机的人。

    放弃一条道路而选择另一条道路,这要求你能够处理好自己一系列的复杂情绪。

    在选择放弃时,你要想清楚如果目标失败,你会不会因此而感到后悔,还是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你不会认为自己浪费了时间,走了弯路。

    二、评估自己的放弃能力。

    1.家庭关系模式对孩子的影响。

    依恋理论将家庭关系模式与孩子在成年期目标的探索与形成联系起来。

    了解依恋理论,以及你是如何依恋父母的,是了解你在生活中坚持和放弃的能力的基石,依恋理论也有助于解释舒适区是如何在你的生活中发挥作用的。

    2.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是由玛丽·爱因斯沃斯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发展而来的。通过实验,心理学家重点关注母亲与婴儿之间关系的特征性。它观察了婴儿在随母亲到达实验室,母亲悄悄离开后一个陌生人进入实验室时,婴儿会做如何反应。根据婴儿应对陌生情境的反应方式,将婴儿分为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包括三种类型:回避型、矛盾型和混乱型。

    3.童年依恋会影响人们坚持和放弃的能力。

    具有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更为脚踏实地,在情绪管理上更有能力,在目标发生动摇和或失败时也能及时寻求支持;而那些具有不安全型依恋的同伴大多受消极因素的影响。具有矛盾型依恋的个体,无论在一段关系中还是在其他事件中想的,只有避免失败,因为他们最不善于放弃。

    三、不要因害怕失败而一味坚持。

    1.人们常错误地把对失败的恐惧当作一种激励因素。

    人们常常把对失败的恐惧当作一种激励因素。据称,这鼓励了学生延长学习时间,鼓励员工更加努力的取悦老板,鼓励的运动员继续坚持训练。但对失败的恐惧并非一个激励因素,它是与目标回避以及不安全的依恋模式紧密相连的。

    2.父母使用“收回关爱”将是害怕失败传递给孩子。

    人们对失败的恐惧是由父母传递给孩子的,中介是父母在社会交往中所使用的“收回关爱”。

    3.人们害怕的是伴随失败而来的羞耻感。

    人们害怕和回避的并不是失败本身,而是伴随失败而来的羞耻感。羞耻感作为人类的一种情绪,会侵蚀自我的整体结构,让人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毫无价值。

    害怕失败会导致个体在参加任务之前和在此过程中感到焦虑,并试图通过身体上(离开)和精神上(收回努力)逃离当下情景,或逼自己成功,从而保护自己不受失败的影响。

    4.父母失败的恐惧是预测孩子会采取目标回避的因素。

    收回关爱或威胁收回会灌输给孩子目标回避和害怕失败观念的行为。使用专制手段或控制行为,也会直接影响孩子目标脱离的能力。

    四、回避目标的代价。

    对回避目标的关注会影响幸福感。

    当人们的实际目标相同时,如果他们构建目标的方式不同(趋近/回避)会使结果出现很大差异。

    花点时间想想,当你设定目标时,你是如何构建它们的;当你在决定是放弃还是继续时,你倾向于如何思考这些目标。你常常会这样想“如果我做了X,Y就不会发生”,还是会想“如果我做了X,Y就会发生”呢?

    现实生活中,很多表面上看到的坚持,实际上可能受回避动机的驱使。那些在不稳定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会无意识地采取回避策略,以便远离争吵。

    有时候,拥有成绩目标的人采取回避策略,也会对其幸福感产生影响。

    五、行动导向和状态导向。

    1.人格系统交互作用理论。

    人格系统交互作用尤其承认目标实现和目标脱离所引发的压力,因此关注于人们应对各种问题的技巧——行动导向或状态导向。人们的两种应对方式也与依恋类型和父母教养方式有关,也是在人类生命早期形成的。

    这两种导向各代表着一种连续性的行为,可以是在某个特定领域或情况下,也可以是一种显性特征。在极端的压力下,几乎每个人都会变为状态导向。

    2.行动导向与状态导向及区别。

    行动导向,顾名思义,以行动为导向,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压力之下能够调节负面情绪、唤起积极而明确的自我图像,很果断,不需要依赖外部线索。他在目标投入和目标脱离的行动中都能做出有效行动。

    状态导向的行为,是指个体在压力情境中,其情绪状态主导了他在现实中的行为方式,当遇到压力或冲突时,也就是所谓高要求或具有威胁性情境时,状态导向的人会被负面感受淹没,以至于无法应对它们。

    行动导向的人在追求目标时,会从失败的想法中脱离出来,忽略其他干扰因素,而状态导向的人则会专注于发现失败的可能性。在压力之下,行动导向的人会主动采取行动,而状态导向的人往往会犹豫不决。行动导向的人专注于任务,而状态导向的人更为反复无常,可能逐渐无法集中注意力,继而脱离正轨,或者干脆放弃而无法做到认知脱离和情感脱离。

    当涉及积极控制思想和情感时,状态导向的人与行动导向的人相比处于劣势。

    但状态导向的人往往比行动导向的人有更好的表现。他们面对压力时的犹豫不决,并不总是一件坏事。此外状态导向的人确实能够得到他人的支持,而且往往比行动导向的人享有更为亲密的人际关系。状态导向的人依赖于外部线索,因此他们善于把握方向,相对来说,更能忍受挫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培养放弃的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ws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