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些小事,让我对朋友和友情有了一些思考,暂且记述一下。
前段时间,一大学同学突然联系我,咨询了一些我单位和岗位方面的事儿,我知道她想做什么,对于她想要借用我的资源办事的请求还是婉拒了,其实她问我的这些问题去年同一时间她就已经问过我一次,她但凡还保留着我们的聊天记录都不至于原话又来问我一遍,因为从那时至今,中间她都没再联系过我。
对于用到时想起、用完就忘、平时不联系也不互动的友情,我正在做减法。
其实大学期间她算是我的朋友之一,原本玩的还不错,每年她过生日我都会送她礼物,我的生日她却从来不记得,这点事儿我原本没有在意,毕竟她也有其他的朋友,可能在她的排序里,我还不算是关系最好的那一个,从我的角度,既然拿她当朋友,这些小事不会计较,可从大一到大四,她却越来越让我感受到一种疏离,她去食堂忘记带饭卡的时候会给我打电话借用我饭卡,她从老家带了特产回来给朋友分着吃却总忘记我,她临睡前想起还有事没做完又不想开电脑,就跑来蹭我电脑用,而我偶尔请她帮忙时,她不是碰巧出去了没在就是碰巧也没钱了无能为力,这样的友情让我感到不适,我开始和她保持距离,但也不是绝交,偶尔还会约饭逛街,只是没那么亲近了。
刚毕业的一两年,时不时还联系,其实与她的相处并不太愉快,她问我的事情我无论多晚看见都会回复,而我给她留言她经常“忘记”、“没注意”、“不知道”、“不清楚”。有一年我问她现在有对象了么,她一口否认,我原本还想着她在的城市有我同学什么的帮帮忙介绍之类的,结果没几天她就在朋友圈发布婚纱照,这波操作我是真的无语了,并且之后我才知道她已经没有在原来的城市生活了,不声不响地到了另外一个地方,不知道她有没有和别人提过,反正是从来没有跟我说过一句,而我当时在调动工作到另一个城市时关系好些的朋友基本都告知了,也包括她,以便他们以后来到我的城市,我可以接待或者帮忙,也以免他们哪天到了我以前的城市还以为我在那,又白白留出时间准备找我玩。
从那之后,我没有再联系过她,最近的一次是去年她问我事情,然后就是今年又问了我一遍。原本我觉得,毕竟是大学同学的情谊,终归比别的社会关系亲近些,还是想要去维护这份友情的,可是她眼里,我就是个可以打着同学的名义随时利用的人脉而已。
有时我也会想,朋友,那不就是要互相用的吗,我有难时借你一力,你低谷时靠我一把,都是应该的,可友情区别于人脉的地方,在于友情里总是会有些真诚和体谅,一味互相利用,那不是友情,顶多算是利益共同体。
可是学生时代的友情,现在还余下多少?这个问题我也不敢细想。这些年来,大家各走各的路,处境不同,共同语言越来越少,最近几年更是一次相聚也没有过,不可否认的是,不管当年如何好,时间和地域的间隔都会使情谊淡化许多,所幸还有两个高中好友不曾生疏,一直在联系。
只是在这座城市,没有我的同学发小,身边只有同事,同事可以成为朋友吗?我不知道,因为现实从来没有给过我对等的答案。
刚入职的时候,领导安排一位师兄带我,正逢他婚期将至,我于是提早准备了礼物,除了普通随礼,我另折了一瓶一百个纸百合送给他们,取百年好合之意,后又赶上我出差一趟,就带了份护肤品给他的未婚妻,我做这些全无他意,完全是因为大家都是朋友,结果周遭一片奇怪的声音“啧啧,看看那新来的小姑娘,一来就知道巴结师兄”,“还不是因为XX(师兄名字)快要提干了,她赶紧攀上高枝儿”……朋友之间带个礼物再正常不过,落在别人口中就是功利巴结、别有用心,让我无语的是那位师兄原本很高兴我送礼物,却在流言四起后与我划清界限,那是我第一次明白,职场关系与校园情谊是大不相同的。
几年前有个同事,是我师傅,也是长辈,带过我一段时间,给我很多指点,他酒量不行,有次聚会他被领导灌多了点,我见他不胜酒力,散席后买了瓶酸奶给他,他接过酸奶,对我异常感激,那种过分的客气让我有点不知所措,在我心里他是师傅也是朋友,买个酸奶这点小事没必要这样。过了几天,他突然拿了一大瓶饮品给我,只是寻常的饮品,价格应该不会太贵,但从那瓶子的精美雕饰可知也不会太便宜,他说:小E,我上回办事儿买多了的,也不能退,就送你吧,你是个小才女,这么好看的瓶子送给你插上花才合适。
他称呼我的小名,说的也真诚,让我觉得就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点关切,欣然接下,回到家老公却笑我不明就里,说他是为了还我上次买酸奶的情才送我的,我本不相信,但后来种种证明他没说错。你当做友情,对方却只当作礼尚往来的平行关系,或许也只有这样的关系才会让大家都感到安全吧。
当明白身边不会再有人平白接受我的礼物时,我的生活里早已没有了纯粹的友情,而我也渐渐变得,不敢轻易接受别人的礼物。而这些年,当我受到领导赏识时,总有不同的朋友三五不时约我打球吃饭逛街,当我休了产假稍显劣势,这些所谓朋友又悄无声息地消失,我已对友情不再奢求,或许人到了一定年纪,就注定不可能纯粹了。
也只有维护好现存的珍贵友谊,至于今后,随缘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