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砭法 | 砭治痛经

作者: 静静生长_ | 来源:发表于2017-12-07 00:04 被阅读847次
虎符铜砭在握,奈何以病懼之
一般资料

女,25岁。

诊断:痛经

主 诉:经行腹痛7+年。

现病史:缘患者既往月经规律,一月一潮,5天干净,量中,2-3天量多,4-5片日用卫生巾/日,湿1/2,色暗红,血块(+),痛经(-),腰酸(+-),乳胀(+)。2010年无明显诱因出现经行腹痛,得温稍舒,每次需服芬必得方可。遂到外院就诊,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给予药物处理(具体不详),患者自诉服药效果不佳。今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芳村分院刮痧门诊的就诊。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内科疾病史。否认肝炎等其它传染病。否认其他手术史、外伤史及输血史。

专科评估:经带胎产史12岁初潮,月经情况详见现病史。平素带下量不多,色白,无异味,无阴痒。肛检外阴正常,子宫前位,饱满,活动可,无压痛,左附件稍增粗、压痛(+-),右附件未及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无

处理方案:予李氏砭法虎符铜砭刮痧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四诊摘要:患者,25岁女性,因"经行腹痛7+年"入院,痛经剧烈,得温稍舒,症见面色晦暗,无恶寒发热,无头晕,时有头痛,怕冷,无胸闷心悸,无腰酸腹痛,无口干口苦,纳眠可,二便调。舌淡暗,苔薄白,脉细。

辨病依据:患者,女,25岁,因"经行腹痛7+年"入院,四诊合参,当属中医学"痛经"范畴。证属“寒凝血瘀”。

辨证依据:缘患者平素素体阳虚,寒客冲任胞宫,寒凝则阻碍运血,血行不畅则滞,血阻滞胞宫,发为“痛经”。怕冷,为体内有寒之象;经行腹痛,血块多为血阻滞、不通则痛之象;舌淡暗,苔薄白,脉细数为寒凝血之征。

综上所述,本病病因为素体阳虚,病机为寒凝血瘀,病位在肝脾,病性属虚实夹杂。

治法:通调冲任,行瘀止痛。以任脉、足太阴脾经经穴为主。

主刮经穴部位:颈背部,重点大椎、肩井、大杼、膏肓、神堂、带脉刮透。

配刮经穴部位:关元到中级、地机到三阴交、八髎、太冲、足三里、命门

方义:关元到中极为任脉经穴,可通调冲任脉气。地机到三阴交能疏通脾经经气而止痛。八髎为治痛经的经验有效穴。太冲以疏肝理气,足三里、命门温养冲任调补气血治疗气血亏虚之痛经。

经过:患者第一、二次不易出痧且痛感较为明显,脾经筋结较多。第三、四次出痧较好,且痛感不明显。第五次患者手上、脚上磨出黑痧。

第一次痧像 第五次痧像 四井排毒 黑痧滚滚 美眉反馈
患者反馈经过5次刮痧后,目前月经周期25天,经行5-6天,无痛经,睡眠较之前改善,但仍难入睡。后续因工作缘故未继续门诊治疗,但目前痛经情况已得愈。
门诊预约微信二维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氏砭法 | 砭治痛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yr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