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科普:
哈希时间锁定协议(Hashed-Timelock Agreements, HTLAs):是一项可以使不同链上发行的代币之间进行交易和互换的技术。
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一看到这个题目就会想这个概念有点高大上,跟我好像没有什么关系,点个赞就好了,阅读就算了吧。哎,员外也理解大家,如果不是币乎,我也不会去写这种枯燥还没人看的文章的,说到底还是为了赚点外快嘛。
好吧,我们言归正传。大多数人都做过币币交易,在交易的时候,我们需要先把自己的币存到交易所里面,然后才能去选择自己想要换的币去交易。那么在我们把币存到交易所的时候,就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毕竟交易所频繁出事,搞的大家都不太放心了。同时在交易中还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也可谓是一重风险加一层损失了。所以,我们今天的主角出该出场了,那就是哈希时间锁定协议,在这个协议中大家在交易的时候,只需要发送方、连接方和接受方,然后就可实现币币交易了。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任何的交易所介入,如果交易失败了,也不用支付任何的gas,而且您发出的币将原路返回。
what?这不是还有一个连接方了吗?这根交易所的中间方的模式差到哪里了?别着急,看员外给大家好好解释一番。与交易所相比,哈希时间锁定协议的连接方其实不是第三方,仅仅是起到了牵线的作用。
背景
我们之前写过关于闪电网络(一)、闪电网络(二)的文章,没有印象的朋友员外在这里给大家复习一下。在闪电网络中,为了提升交易效率,为两个用户开辟了一个小额的支付通道,用户需要提前锁定一定量的代币,然后这两方用户才能够在链下进行交易。在这两个用户最后交易完成之后,就可以把自己的交易数据上传到主链,进行区块的确认。这样做的目的是,大量的小额交易在线下完成,就可以从整体上提高比特币网络的交易速度。
那这个闪电网络跟今天的主题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是闪电网络中用于锁定用户代币的哈希锁合同(Hashed Timelock Contracts, HTLC)启发了后来的开发者们。在闪电网络中,代币之间的交易,需要由中间人来进行转换,所以这个中间人就必须取得用户的信任。而对代币锁定的过程,不就是一个可以产生信任的质押过程吗?
构思
为了能够保证交易双方和中间连接方的利益,需要做到的是交易双方同时释放手中的代币,然后才能实现双方同时受到对方发来的代币,这实际是提现了交易的“原子性”,要么代币交易全部完成,要么代币没有转移,不存在任何中间的过渡状态。然后这一问题由预共享密钥(Pre-Shared Key, PSK)技术解决。
想知道什么是预共享密钥吗?记得继续关注员外,明天再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