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经历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色,不同时代的人有着不同的选择,进而不同的选择也就让人有着不同的处事方式。
当下,很多农村的孩子到县城来读书。为了孩子的前程,家长们要么在县城买房,举家前来县城居住 ;要么在县城租房,父母或者上一辈的人带孩子读书,这已然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大趋势。
很多年前,多数的孩子还是在自己的乡镇读初中。有条件的,会到县城来读书。来到县城后,有的几个孩子共同租房;有的有条件的会寄宿在父母的亲朋好友家里。
共同租房的孩子很是羡慕能寄宿在父母的亲朋好友家里的孩子,总感觉可以有个依靠的人。同时,寄宿在父母的亲朋好友家里的孩子却也无比羡慕能共同租房的孩子,因为,那比较自由,不用担心自己的行为习惯是否会影响到旁人。
前几天,一位朋友跟我讲起了他儿子的事。读书时,他儿子寄宿在他弟弟(也就是孩子的叔叔)家里。在还没去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再三交代,住在叔叔家不比在自己家里,嘴巴要甜,要叫人,特别是婶婶更要记得喊;叔叔有个儿子,比你小,要注意处处让着弟弟,不要因此闹得大家都不开心。
孩子很懂事,记住了爸爸妈妈的交代,同时读努力读书,叔叔婶婶因此对他也特别好。家里有啥吃得,儿子有的,也总会有他的一份。不过,爸爸因此也再三交代,叔叔婶婶给你吃得,你就拿着。如果没有给,就算放在桌子上,你再想吃,也不能吃。所有的这一切,孩子都能做到。
某次,孩子的爸爸带了一大袋红薯给叔叔,叔叔随意把红薯放在窗户下。由于是红薯,不是别的啥水果。因此,叔叔婶婶也就没拿出来叫孩子吃。而是谁想吃谁就去拿。孩子也想吃,但是牢牢记住了爸爸的话——叔叔婶婶没有叫你吃,你就别吃。因此,尽管很想吃,但强忍着不吃。
某天,孩子特别想吃。于是,打电话给妈妈,问道叔叔把红薯放在窗户下,他现在特别想吃,可以自己拿吗?妈妈说:红薯可以自己拿,没关系的。于是,孩子开心的拿着红薯吃了起来。
几年后,由于孩子天赋不错,再加上努力学习,考上了学校。随后,参加工作成家立业。每年,孩子总会去叔叔家拜年,感谢叔叔婶婶对自己那几年的用心照顾。
参加工作后,叔叔有一些小事寻求过孩子的帮忙,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孩子也确实帮到了忙。某次,叔叔又寻求孩子帮忙。可,这次的忙,大大超过了孩子的能力范围。但是,据说孩子有个熟人能帮这个忙。叔叔的意思很简单——希望孩子能出面让这个熟人帮忙。
可是,对于孩子来说,这个事就算是他自己的事,也断然不会开口求熟人,因为熟人也很难呀。于是,叔叔三番五次的打电话,每次的电话内容都是:“从小,你就在我家里长大,我尽心尽力带你,把你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现在,这点事情,你就不能帮帮我吗?”……
孩子无比烦恼,打电话给爸爸,询问要怎么办?爸爸说,如果能帮忙,就尽力吧。如果实在不能,就把话说开吧。孩子照着爸爸的话拒绝了叔叔,可是,换来的结果是,叔叔说他不念旧情。这点忙都不帮,亏得小时候还是我带大的……
朋友说着这一切,言语里充满着无可奈何。哎,怎么说呢,或许这样解释吧——任何的经历都有利有弊,这些利弊总会在某个时期显现。
还有,世上的事有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无可奈何,不必多想,随他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