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7 佳豫
东方有佳人,豫云圣贤道
幸福大先生,逍遥女作家
《未来学院》院长
《佳豫太空站》站长
豫见生命,绽放天性
《鸟儿没有翅膀,怎么腾空飞翔》(解读论语第262天)
日经第596篇(宪问第十四)
经典原文: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
子贡说:“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您呢?”
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这里的背景是孔子到了人生的最后阶段,当时鲁哀公去狩猎,获得一个麒麟,孔子看到麒麟死了,所以就发出这样的感叹。
孔子一生都在行道,但是非常坎坷,遇到很多障碍。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个诸侯国能够用他,让他施展抱负,能让他帮助这个国家安定繁荣,很可惜,他周游列国都没有人用他。
既然自己做不到施展抱负的可能,那只能寄希望于传承或者传人。厚德天必佑之,所以,千年下来,我们依然还在学习他的智慧。
孔子晚年丧子,儿子比自己早过世,白发人送黑发人,传承断了;最看好的得意弟子颜回也早早过世,传人没了。孔子一生挫折很多,比如,鲁国的阳虎常常来刁难他;在宋国遇到司马桓魋要害他;在陈蔡之地绝粮……这些都是恶人干的事情。
一般人难免会生怨人之心,而孔子则反求诸己。所以,孔子这段话在这里体现出他已到达五十知天命的阶段。
《中庸》里面讲:天命之谓性。这个性是指宇宙的本体,天命就是因果。也就是说,孔子已经通达一切,知道宇宙万物怎么来的。所以,他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用《华严经》里的话来讲,就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孔子只改变自己的心,心改了,外面的境界也会跟着改,叫境随心转。
鸟儿没有翅膀,怎么腾空飞翔。要想亲近善知识,必从根上求。就好比一棵大树,树长多高,根就扎多深。根就像造楼房的地基,地基越稳,上达越高。不用拔苗助长,一切水到渠成。
天底下最理解我们的人是自己,我们的长处自己知道,短处自己也知道,不需要去找一个外面的什么人来理解,如果真的有一个人非常理解,珍惜就可以。
就像鲁迅说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他是同怀视之了,但是他的同胞兄弟周作人,却一辈子不能理解他,也不能原谅他。
人生就是如此,如果定好方向,那就去做,下学而上达,走好每一步,不因别人的赞赏或质疑而停下脚步。
人生是一场孤独的前行,第一步总会跌跌撞撞,但是要走出自己的模样。
每个人,一生都在找一个能够懂自己的同行者,如果没有,那就孤独的上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