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老水井挖掘于50年前,与老房子同龄,井水清甜甘洌,冬暖夏凉,是村子里现存的唯一一口还在使用的水井。
村子里有几户人家共用一口公共井的,有的人家也打过井,要么井水苦,要么水量小,要么有杂质,都不算优良的井。只有我家运气极好,井在院子里,一年四季泉台无恙,水清如镜,这口井养育了我们一家四代人。
记得我小时候,最喜欢干的活就是压水了。双手抓住把手,一上一下,“嘎达嘎达……”,几下子,清澈透明的水从龙头处缓缓流出,用现在的话说是“解压”。有时候,压着压着,桶已经满了还没发觉,“嘎达嘎达”像一个悠长的故事,讲也讲不完,我想一直听下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37044/02c53210d4cf1005.jpg)
爸爸和妈妈相亲时候,媒人着重介绍了我爸的优势:家里有井。果然,这一条让我的姥姥姥爷心动了,用我姥姥的话说“去了,不用挑水了,少挨累”。说我爸爸因为这口井娶上了媳妇也不过分。妈妈和爸爸拌嘴,也常说“要不是你家有井,我指不定嫁给谁了”。
十几年前,村里安上了自来水,邻居们的井都废弃了,填上了,水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哪里有自来水方便啊,一扭水就来了。只有我爸还坚持留着它,有一种执念,不可或缺。
有一年夏天,天气特别干旱,门前的小溪露出石头,小鱼曝尸荒滩,连自来水也不是一扭开就有,能不能接到水全凭运气了。地里有活的人,怎么能天天坐在家里守着呢。有的邻居们几天才能接一次水。
于是,我家的水井前络绎不绝的人前来取水,找出多年不用的扁担,或者推着车,“嘎达嘎达”压上几桶清甜的井水,做饭、喝水、洗衣服,那几天,老井仿佛重新焕发了生机,一种重新被需要、被肯定的自豪和骄傲昂扬在“嘎达嘎达”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好水让乡亲们后来念叨起它,是不绝于耳的赞叹,连我爸也凭着它积攒了一些好人缘。
就算数九寒天,井水也不能冻住,照样汩汩流淌,冬天用井水洗衣服,水温竟然是比较温暖的。腊月天宰年猪,更是多亏了这口好井。
喝惯了井水的老爸老妈,凡是需要入口的东西都要用井水,烧水泡茶,洗水果蔬菜,刷牙和洗头发也用井水,感觉就不一样的滑溜。而家里的自来水却用来浇菜,洗洗衣服,不够食用的级别。
一家四代人,几乎每人都压过它的水,喝过它的水,玩过它的水,都能说一件和井有关的事。
它已经不单单是一口井,它见证了孩子们从小长大,陪伴了年轻人逐渐衰老,它才是我们家的大家长。
“嘎达嘎达……”这一次轮到了女儿,老井欣慰地看着又一个孩子学会了压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