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对生存竞争的理解让人们很容易扯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并不是达尔文说的,而是赫伯特·斯宾塞。人们通过传统的理解,把丛林法则附加其上,认为一个人生来就背负着参与竞争角逐的压力,这种认知其实是极为不妥的。
一个牛逼的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巧妙的解释了“自然选择”,通过“物竞天择”的生存竞赛,作为人类成员,我们得以幸存的最好的遗传基因,指引着我们在社会上将“竞争”演化到极致。在这种逆天的基因传承下,人类身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虽然面对着浩浩荡荡的同类,但他至始至终保持着个体的独立性和封闭性,这就从根本上区分了一个人在竞争环境里看待同类关系的态度——朋友不是朋友,同事也不是同事,他们只是一个没有利益碰撞的个体。
说句不好听的,当一个人认知到了足够程度的时候,他会明白,自己已经没有朋友了,他的能力和活动的重心将回到由基因谱写的亲缘系统中来,而过往的一切社会关系将成为一种社会资源,除了相互加以利用,实在没有别的用处。这种关系就像塑料花一样永不凋零,但假的很,一旦形成竞争关系,必成水火不容。竞争的心理在于它能消灭一切背离自身利益的残余格局,像什么塑料姐妹花、塑料兄弟情,分分钟叫他们原形毕露。
贰
竞争在任何时候是相当残酷的,从那些选美啊、歌咏大赛中的落选者的眼泪,和观众的唏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落选者无不是在黑暗里阴沉的保持着一颗不屈的火种,渴望胜出的谦卑笑容挂在脸上,心里五味杂陈,这就是竞争带来的副作用之一。
如今的竞争,是对自身基因遗传和后天养成的综合测定,毕竟有人靠脸就可以混饭吃,但是有些人则不行,有些人要通过大量的学习和练习才能后发制人,有些人则更懒,本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消极思想,看着黯淡无光的前途向自己慢慢走来,他们觉得怎么做,都不行,都无法打破由资本垄断的话语权,都没有办法脱离由背景和现实搭建的牢笼,而实际上,只要你的出击有力有序,这个牢笼还是可以击垮的,力量是完全可以通过后天进行培养的。
我们首先要了解一点,自私的基因会形成竞争的心理机制,而自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需求,而这个需求往往十分泛化,它几乎来源于你的一切感受。体育竞赛就是一个普遍的隐喻,身在赛场的选手因为有了相互对抗的现实,只有打败对手才能获得荣誉,只有获得荣誉才能获得世俗的垂青,如果一个选手失败了,即使整个国家和社会对他们毫无怨言,但是他们自己心里清楚,失败就意味着没有关注,没有关注就没有未来,而这种“未来”所能呈现的种种好处正是荣誉背后支撑其奋斗的焦点。因此说竞争的目的,本质上就是为了更好的满足自己的需要。
另外,竞争不是为了需要而去准备那种姿态,而是你先前的各种准备才是为了某种竞争,是为了一种期待的预见,所以你要侧重去考量你的假想敌,并且以这种假想敌为竞争方向来塑造自己的性格,强化自己的技能,只有这样,当假想敌变成一个真人一个确实存在的对手的时候,你才有足够的准备去打垮对方。
叁
竞争无处不在,我们可以通过动物行为来看待竞争的问题。在动物界,雌性动物是不会和没有领地的雄性动物交配的。如果雄性动物的领地无奈易主,它老婆就会委身于胜利者,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即使是在单配偶物种中,雌性动物嫁给的甚至不是雄性动物本身,而是它的领地。这说明物种间的竞争优势是取决于资源本身的,而资源优势显示着其能力的强弱,无论是以一种什么形式取得资源,形式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资源本身。从某种程度上看,人类和动物何其相似。
从人类社会来说,一个男人要娶一个女人,你是不是要给人家住的地方啊、是不是要给后代准备良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资源啊、是不是要赡养两家的父母啊、当别人用其他的优渥生活来引诱你们的时候,你是不是也要向这方面靠拢啊。干什么都要钱,但是它从哪里来呢,人又不能像动物那样,看见有钱人就扑上去撕成碎片,把人家的钱据为己有,这是要犯法的。那么,到这里,竞争的边界就来了——合法性的问题。
你在社会中同别人竞争,通过合法渠道获取资源,通过资源来展示自己。但是这个时候,你会发现,现代社会的竞争的核心条件除了自身能力之外,另外一个是协同作战的能力,这两种能力全部挂靠在人格智商上面。我们必须依赖理性分析自己和别人行为的能力,依靠这种能力来指导我们如何去构建自己理想的生活,并且要善于运用这种能力把别人和自己连接起来,让自己不再是孤岛,同时,我们要在社会上的人际关系中锻炼识别人格碎片的能力,通过不断拼凑人格碎片的方法来看清楚一个人的特质,并以此进行推敲,从一个人的行为线索中搜集更多的证据来决定此人对于自己的分量和用处。
肆
当我们理解了竞争行为源于自私的基因之后,明白了竞争优势取决于你和你的竞争者的条件资源,剩下来的事情我们需要做几件:
-
认清竞争形势,对竞争环境的摸排。
一个连形势都分不清楚的人还是不要竞争了。如果在草原上,一头落单的狮子要去猎杀一头鹿,但是它看不到附近有成群结队的鬣狗存在,狮子是注定要失败的。当我们处在一个集体环境里,为了某种需求必须出人头地的时候,起码要清楚这个环境里成员的结构及其相应的背景,以及每个个体所拥有的条件资源和能力。中国有句老话叫谋定而后动是很有道理,很多肉食性动物也具备这种策略运用上的能力,在锁定了目标之后,它们会迅速积累力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审时度势,以图速战速决。作为人类的我们,在竞争环境下,更应纵观全局,将竞争对手和竞争中障碍逐一列举出来,这个过程会自动与自身的长短处进行匹配,从而让自己快速打开缺口,也能让检验自身不足,从而寻求更加方案。 -
进入竞争的备战状态,充分认清自我。
无论是什么物种,无论是哪种竞争行为,一旦一个人冒出一种竞争心理,生出要战胜别人不可的决心,那么毫无疑问的,这个人的行为策略系统里就必然会出现瑕疵和不稳定性,对迷雾般的前景我们往往缺少深刻的洞见,但是,竞争的雄心壮志会激烈的冲撞着理性的壁垒,满足欲没有得到释放的个体必然会时刻滥用竞争的心理力量。无论如何,这个时候的我们,必须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你要知道的事情有这么几点:
1.你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2.你的对手是谁?是一个还是一群?
3.你身处的环境是怎么样的?
4.你与这个环境的融合度怎么样?
5.你的自我纠错能力如何?
6.你有强大的执行力吗?
7.你善于学习吗?
8.如果竞争失败了,你的补救措施有效吗?
9.你知道你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吗?
10.你如何消除你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或者超越对手?
凡是一个人要想在一个环境中保持竞争的优势和势头,首先必须学会低头,通过认识自己的无知来认识别人的格局是强化自身的一种技巧,虚怀若谷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毕竟,挑战强者是进阶者成为强者最快的通道,所以要警惕强者的光环,它带来虚荣的时候也会带来灾难。 -
保持利他性。
任何时候要接受利他主义是美德的这种观点,这是建立信任和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核心所在。在这个时代,就发展竞争而言,资源不再是一个人成功的最大变量,人才是竞争发展中的关键和最大变量。虽然成功的基因突出了无情的自私性,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没心没肺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但是,如果我们需要巨大的成功,必须学会收敛无情的自私性,在一个竞争残酷的社会环境里,每个人面临着时刻被淘汰的危险,焦虑的根源正是孤掌难鸣的那种悲哀,因此,“人们的不安全感和存活的需求指导着大家必须靠近一个更优秀的灵魂和肉体”,这就是需要我们去学会协同作战,选择队友是成功的关键,而与队友保持互惠互利的审慎原则则是关键中的关键。我们必须学会在与队友的合作中认同双方获利的可能和方案,这是因为如果我们只想利用别人来争取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把对方看待成合作伙伴,我们彼此就会两败俱伤,这意味着个体的逐利会导致集体的失败,然而,所有的大成就和大可能都需要集体的能量,任何一种竞争的行为都有合作的影子,即使是两个人的角逐,我们还是有可能需要来自朋友的支援,因为朋友本身就是资源的一种形式,所以我们要善待朋友,善待朋友最好的方式就是利他,一旦形成利他的前提,才会有产生利己的可能。
伍
以上,一个人受限于环境的制约,其根本原因是自己没有形成竞争格局,既没有竞争的手段和技能,也是没有竞争的想法和欲望,如何突破由自身格局所建造的牢笼并非全部来自家庭与社会的限制,更深的根源是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任何的体制和环境对一个人的束缚是有限的,人的思维应该像水一样,以贴近地面的姿态虔诚的流淌,在每一个区域去寻找可以渗透的土壤,水流可以驻足的地方,就可以形成湖泊和海洋,只有这样,你才可以兴风作浪。
许多人都爱谈核心竞争力,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无非是你自己把想法变现的能力罢了,它关系到你的人格和智商,只有一点跟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没有关系的:靠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