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感谢梁俊的这位叔伯爷爷一家收留了这三个可怜的孩子。虽然没有舒适快乐的环境,起码给了他们生存空间;虽然没有丰衣足食的待遇,起码没让他们流落街头;虽然没有给他们温暖的呵护,起码不至于冻死,饿死。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梁俊在那里生活了半年。他的两个妹妹在那里生活了三年。初到那里,三个孩子显得格外拘谨和胆怯。在那个物质贫瘠的年代,他们的到来,无疑让那位爷爷感到无奈,让那位奶奶嫌弃。奶奶为他们安排了繁重的劳务。做饭、洗衣、打草、割麦……他们要起的很,早睡的很晚。吃的是别人酒足饭饱之后的残羹冷炙。住的是牛棚马厩,忍饥挨冻是常有的事。动挨打少则挨骂。梁俊受够了这样的生活,尤其看着妹妹们受苦,他心如刀绞。他开始盘算自谋出路。直到一件事的发生,坚定了他出走的决心。
那是一个深秋的傍晚,杨俊和他的妹妹们割完了所有的麦子。爷爷要将所有打捆后的麦子运回家。梁俊和妹妹们负责运,爷爷负责码。麦子一捆捆码上了马车。麦子垛在车上,足有两米来高。
"这车不是装歪了吗?"爷爷发现了危险,"这样不等到家麦垛会散掉!"
"重装吧,爷爷。"梁俊问爷爷。
"那多麻烦呀!"爷爷看了看大丫,二丫"你们俩上去压车。"
"爷爷,那样很危险。妹妹很有可能被甩下来。"梁俊阻止到。
"哪那么多危险,让上就上,赶紧的!"爷爷命令的口吻不容置疑。
姐妹俩不敢怠慢。艰难地爬上了车。麦垛往左歪,她们拽着捆绳压在右侧。仅仅是拽着捆绳,没有任何防护。两个已经精疲力尽的孩子,死死地抓住捆绳。马随着爷爷的吆喝声,或快或慢的走或跑。偶尔拐弯儿偶尔急停。两个妹妹随着马的脚步不同频率的颠簸着。梁俊好害怕,一旦妹妹抓不住,就会被摔伤,或摔死的。他跟在车后,大声地提醒妹妹们"一定要抓住了,千万要抓住,不准松开!"
回家的路感觉好长,梁俊的担心引起了路人的注意。
"呦,那不是两个孩子吗?这太危险了"
"是啊,孩子会被摔死的!"
"快让孩子下来吧"
……
路人的品头论足没有改变老梁头的主意,他用一句"马上到家啦。"敷衍所有的问题。
是的,终于到家了。当两个孩子被放下车时,双手都勒出了血渍。杨俊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看着妹妹们流血的手,泪水浸满了双眼,却没说出一句话。他心疼的领着妹妹们去吃饭时,却发现碗里几乎没有饭,等待他们的只有洗澡碗的活计。
她们饥肠辘辘地熬到天亮。他们是幸运的,因他们还活着。他们咽下了所有的痛。梁俊一夜没睡,他数着天上的星星,筹划着兄妹的未来。他知道爷爷们并不把他们兄妹的死活放在眼里。他一定要出去,为自己和妹妹找条出路。经过一夜的思考,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杨俊偷偷将两个妹妹叫到了一边"哥哥要走了,你们要照顾好自己。不要和爷爷们顶嘴。一定要等着哥哥回来。"
"哥哥,你要去哪儿?带我们一起走吧。"两个妹妹舍不得哥哥。
"哥哥现在还带不了你们。哥哥现在也不知道要去哪。但是哥哥一定会来接你们的,你们要相信哥哥。"
就这样, 杨俊和妹妹们辞别了。踏迎着晨阳,踏着晨露,出发了。他去了哪里?过得怎样?请待揭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