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你心中有没有这样一位绝世高手,你是不是渴望成为这样的绝世高手。
《好好思考》,助君一臂之力。
作者成甲无疑是一名高手,他是得到每天听本书栏目作者,被罗辑思维评选为「中国最会学习的人」。
三年前,诞生《好好学习》,授之以鱼,推开思维模型的天窗。
三年后,新作《好好思考》,授之以渔,揭开深度思考的奥义。
书的副标题是如何练就高超学习力,谈学习方法,更谈底层思维。
成为绝世高手,你要学学这些新时代的新思考。
刻舟求不得鱼
包租婆,绝世高手,她说:要成为绝世高手,并非一朝一夕,除非是天生武学奇才。但是这种人…万中无一。
成为绝世高手是困难的,你的过往,既是牢笼。
成甲在一次企业家聚会上提问:如果在你管理的团队中,有下属缺乏工作责任心,你会怎么处理?
得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不尽相同,但是,答案的来源非常相似:源于个人的过往经验。也就是说,我们做决策的依据,主要是个人的过往经验。
成甲说:靠个人经验来做决策,在过去是很有效的策略,然而,今天,我们生活的村落已经扩展到了全地球,任何一个人的有限经验,都无法应对未来的问题。
这时,我们需要有新的决策依据。
换句话说,经验决策,有如刻舟求剑,缘木求鱼,求而往往不得。
曾经的我,陷入过学习漩涡。
经验告诉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习是占有知识,是跟随好奇。
但订阅了海量内容,越学习越沉重,知识的涌入让我无法思考。
学的越多,忘的越多,对生活工作没有改变。
经验又告诉我,学不够多、不够好,于是去找更多的课,去寻更好的师,但没有好转,越学习越焦虑。
我希望自己有北冥神功、化功大法。但是,即使修炼了此类功法,高手们无一不被功法反噬。
我终于开悟,经验是学习起点,不是学习终点。
习招法,铸格局
郭靖大侠,绝世高手。他说:别人三五遍就会的,他要练三五十遍,难点甚至百十多遍才能学得会。
而也就是这样,他以拙为始,以勤为基,化大拙为大巧,一式降龙打遍天下。
成为绝世高手,要会小题大做,厚积薄发。
成甲说:在我过去的经验中,成长就要学习,而学习就是要掌握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变得越来越厉害。
然而查理·芒格彻底颠覆了我对学习的理解。他认为,学习并不是追求更多的知识,而是要寻找更好的决策依据。这个更好的决策依据,就是那些经过广泛验证的原理和规律。
原理和规律从何而来?
成甲道:关键根本不是学习更多的知识,而是找到不同领域间面临的共同问题。因为,尽管各个行业看起来差别很大,但从本质上来讲,每个行业或者学科都是人们在解决某些问题时发展起来的。
只不过,相同的问题,在不同的行业出现时,披上了不同专业术语的外衣,让我们误以为它们是不相干的问题罢了。
换言之,小问题中体现着大格局。
我从漩涡中脱困,始于接触学科。
我学习了认知科学,这是一门研究人如何记忆,如何推理,如何认知的学科。
在最新的研究中,认知科学家颠覆了人们以「学会了」的感觉来评价学习效果的常识。
人们的记忆是无限容量,都会写入到大脑硬盘上。但是,这些硬盘上的资讯会相互竞争。
学习时,越舒服,效果越差,越艰难,效果越好。如果你有些吃力,那么,记忆更好,存储更好。
知识和食物不同,精加工反而阻碍吸收。学习时感到困难,比起感觉轻松,长期效果更好。
我阅读了学习科学,这门学科探索如何更好的学,更好的教。
一位新西兰学者主持了一场跨越15年,覆盖800多个项目的教育研究。
结论出乎意料,最影响学习效果的,不是课程内容,排名第一的是教师的热情,是一颗师者之心。
换而言之, 贪多嚼不烂,学习需要难度,要拥抱热情。
绝世高手,当有勇扣难关之胆,有万夫莫开之气。
举一隅,知天地
西狂杨过,绝世高手。所学武功博杂,聪明无比,涉猎古墓派武功、蛤蟆功、打狗棒法、弹指神通及一些九阴真经;举一反三,独创了黯然销魂掌、海潮内力等功夫,成为一代大侠。
人之所欲无穷,从问题找答案,何时方能穷举。这时,需要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当年牛顿借助三棱镜,把看似简单的太阳光分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不同光谱层次七色光。
成甲说:我们需要一个拆解问题答案深度的三棱镜,从日常问题中挖掘出不同层次的思想。这个思想的三棱镜就是,问题不仅要跨领域地寻找答案,还应在获得答案的基础上继续追问。
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时,就会发现,芒格不像大多数人,在遇到问题时只想着如何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而是会在具体问题答案的基础上,提炼更普遍的方法,即把答案从具体问题中抽离出来,抽象成有效的策略,指导解决未来的类似问题。
这种批量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质上是从现象中抽象规律和原理--不断追问问题和答案的背后是否隐藏着更具普遍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原则。
这些解决问题更具普遍性的思路、原则和规律的积累,能够让我们越来越有智慧。
回到学习,如何举一反三,已有大师指路在前。
两位咨询顾问制作了一个管理大师排行榜,然后问上榜的大师们这样一个问题:谁是你们心目中的大师?
根据收到的回答,他们又制作了一个“大师的大师”排行榜,发表在2003年12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上。
詹姆斯•马奇排在第二,仅次于彼得•德鲁克。马奇名气不显,却是管理大师心目中的大师。
马奇特别强调了,别再去寻找什么最优学习方法了!学习在三个层面同时发生:
第一个是学习做什么:寻找好的技术、战略或合作伙伴;
第二个是学习如何做:精炼并改进在某技术、战略或合作伙伴上的胜任力;
第三是学习期盼什么:调整绩效目标。
选择学习方法,没有唯一的好方法,在不同阶段要调整聚焦,焦点错误,往往低效努力,在现实和理想间产生落差,这是焦虑的来源。
马奇还说,如果只在不被辜负时去信任,只在有所回报时去爱,只在学有所用时去学习,那么就放弃了人之为人的特征。
人之为人的特征是:人可以自己评价自己。你应当学会,也可以学会。
举一隅,知天地。
高手的当下所为,重要,高手如何成为高手,更重要。
行云流水,挥斥方遒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绝世高手,张无忌横扫光明,北乔峰聚贤绝义,绝世高手,华山论剑,书剑恩仇。
成甲说,成为高手,要学会深度思考型学习。
深度思考型学习的假设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我们不需要重新造轮子,很多问题前人已经发现和总结了高效的方法和规律。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能否从各种貌似新问题的现象中,洞见问题的本质。能够快速洞察问题本质的人,就能比积累经验的人,用更短时间找到更好的答案。
如何达成,你需要口诀:「超一流」。
成甲讲到:所谓「超一流」,是在生活中提炼和运用思维模型的三个核心环节。
第一个环节:「超」,是指遇到问题时要先从超级人脉找答案,提炼思维模型。
第二个环节:「一」,是指对提炼的思维模型举一反三,多维实践,理解「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第三个环节:「流」,是指要把掌握的思维模型训练成行云流水如闪电般的直觉反应。
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就形成了掌握思维模型的核心流程。
学习时,如何做到行云流水,闪电直觉,归根到底,唯有反求诸己。
如曾国藩所说,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读难的书,一遍不懂,读两遍三遍,去写卡片,去写笔记,让高手附身自己。
啃难的课,一次不懂,听一次两次,不求名太骤,不求效太捷,由险阻随风而逝。
这些年,我阅读难书,一本又一本,一点点理顺思维。
这些年,我攻克难课,一次又一次,一步步修正习惯。
看似绝技,皆有苦功。
高手之路,「超一流」开道。
成为绝世高手
成为绝世高手,除了道,还有法。
画知识地图,向书本学习;写五星笔记,从工作学习;善用「问思模」,建成知识体系。
读《好好思考》,听成甲娓娓道来。
表面,书写的是成甲,表里,有绝世高手查理·芒格。
如芒格所说,我的剑只给能够挥舞他的人。
这本书并不适合所有人,只适合那些相信理性思考、相信长期价值、相信终身学习力量的人。
你可能觉得,高手遥远,但超越自己,你已然绝尘。
好好思考,感受那缕锋寒。
好好思考,发现世界不同。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红尘弄潮,几世逍遥。
(本文内容整理自成甲《好好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