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句话“真正优秀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我想:那和机器人又有什么区别,生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在他心里都不会起任何波澜。
但我的理解错了
这里说的戒掉情绪,是对控制情绪的能力的比喻,比如,公司遇到危机,高层负责人即使内心波涛汹涌,但从他的情绪上你看不出一丝波澜,并且能临危不乱的控制局面、控制所有人的紧张情绪。
著名产品人梁宁曾说:情绪是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驱动一个人的,正是他的情绪,他的底层操作系统。
在危机时刻的情绪控制能力,是一个人的顶级实力。也能体现一个人的格局。
我在公司招聘面试的时候,总喜欢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离开前一家公司?你对这家公司的印象如何?比如你觉得好的和让你不喜欢的方面?
问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想听听其他公司的优点,我们可以学习、改善,同时就想了解一下面试者是否是位愿意抱怨的人。
记得今年面试者中有一个女孩子,在听到我们问这个问题时,就开始非常激动的说了一堆前公司的不好,抱怨公司、抱怨领导、抱怨客户还有业务的琐事,她说她工作的非常不开心,工作也没有动力,所以辞职了。
听到这里,我们几个面试官相互看了看,再问几个重要问题后就对她今天来面试表示了感谢。 结果大家肯定能猜想的到。
情绪是容易传染的。领导的情绪会传染给员工,员工的情绪会传染给客户,客户的情绪会反过来传染领导和员工。
当有问题时,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情绪的产生,但如何在问题发生的时候放下情绪,而专注于解决问题是关键。因为情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戒掉情绪,减少精力消耗,聚焦工作和生活,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
90%的沟通问题,都是情绪问题
《好好说话2》里,周玄毅讲到一个沟通技巧:在聊天时,少问“为什么”,多问“怎么了”。这两种带给人的感情/情绪是不同的。
他说,“为什么”容易显得有负面态度,潜台词是:我不懂,你有义务给我解释,会让对方产生不悦和压力。
而“怎么了”的潜台词是:我虽然不懂,但认同你的观点,你没义务和我解释,但我想多听你说几句。
就像有人说的那样:与人沟通,70%是情绪,30%是内容。
当我们有心里情绪要爆发的时候,不妨先给自己3秒钟深呼吸,延迟判断—转移注意力—寻找情绪的根源。
不少朋友不清楚什么是情商,包括我在内也是今天才学到,情商的情不是感情的情,而是情绪的情。
稳定的情绪管理,是我需要不断学习并希望做好的本事。
韩寒有一句话说:听过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希望我们在不断学习的路上,不仅能懂得很多大道理,也能控制好自己的小情绪,让这个本事成为我们一切成功的重要基石。
网友评论